通济堰发现清代重修拦河坝石碑

12月24日,记者从四川省水利厅获悉,近日,通济堰管理处在整理老站区地坪时发现了几块刻有文字的石碑碎片,经过拼接,对石碑上所刻的文字进行辨识,初步确定该石碑制作于清朝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距今已有189年历史。碑文记录了当时眉山、彭山二县要求加大渠首进水量和新津县磋商重修拦河坝的情况。

该石碑的发现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通济堰的灌溉历史,对研究通济堰水文化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当前通济堰管理处已对该石碑采取保护措施,下一步将由专业人士对石碑记录的文字进行辨识并拓印,供研究通济堰灌区历史文化使用。

通济堰始建于公元前141年,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在用古代大型水利工程,因其有坝引水的重要特征,成为中华水利文明划时代的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的典范。今年10月,通济堰正式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如今,通济堰灌区已成为都江堰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成都、眉山两市的新津、彭山、东坡、青神4县(区)52万亩农田的灌溉重任,兼具防汛功能,并为灌区提供生活、生产、生态供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