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纪录片《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之《天书密语——澄江化石地》将于26日

12月25日,记者从云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创作中心(省志愿服务促进中心)获悉,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统筹、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出品、中共玉溪市委宣传部协拍的大型纪录片《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之《天书密语——澄江化石地》将于12月26日和27日在CCTV—4中文国际频道播出,播出时间为22:00。这是云南省继《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丽江古城》之后的又一重磅力作。

(抚仙湖美景 金云龙 摄)

(澄江化石地吉祥物设计元素)

据介绍,该纪录片系中宣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国家文化记忆和传承”中国的世界遗产记录传播项目,用纪录片形式对中国所有世界遗产进行整体盘点和系统梳理。

(帽天山 李江 摄)

(纪录片截图)

云南省澄江市,因特殊而典型的地质构造而闻名,自18世纪以来陆续有人发现了不同种类的化石标本,吸引着更多科研学者前来勘察研究。1984年7月1日,在抚仙湖畔帽天山发现的澄江动物化石群,形成于距今5.18亿年的寒武纪,其化石之精美、门类之众多,为世界近代古生物研究史上所罕见,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将之命名为“澄江动物群”。1989年,在美国召开的28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中国展出的澄江化石引起了世界古生物界的强震。1991年,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则消息:中国澄江动物群的发现,是本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

(三叶虫)

经统计,在澄江发现的动物化石共计20个门、280个物种,几乎涵盖了现生动物所有门类的代表,而其呈爆发式突然出现在地层中的现象,指向了生物进化史上的另一个重大悬案——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抚仙湖美景 金云龙 摄)

2012年7月1日,在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澄江化石群作出了中肯的评价,评审认为:澄江化石地是距今5.18亿年前寒武纪早期,地球上生命快速多样化的见证。其多样化的地质证据,代表了化石遗迹保存的最高质量。澄江化石地成功通过评审,晋身为亚洲唯一,全球仅有三个的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之一。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 金云龙 摄)

《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之《天书密语——澄江化石地》纪录片围绕一批有理想、有文化的无名守望者对于保护澄江化石,探寻远古世界作出卓越贡献进行讲述。2020年8月10日,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通过纪录片,可以了解到,该博物馆通过技术手段复原了寒武纪海底世界,复原了化石生物的原型,以声、色、光的生动演绎,让我们得以一睹5亿年前远古海洋的真容,能够看到这些已然凝固在岩层中的生命,曾经美妙游弋的鲜活姿态。生命的爆发,与科技的创想,在声光交错中,构成一场壮丽恢弘的视觉盛宴。

(纪录片截图)

12月26日、27日,锁定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一起走进云南省澄江市,走进《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之《天书密语——澄江化石地》纪录片。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陶江 文

玉溪市委宣传部 供图

责编 代汪媛

审核 华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