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重庆长风机器厂

历经三年迁建完成

如今的它

不仅仅是长风厂标志墙

还有个响亮的新名字

江津三线建设纪念墙

江津三线建设纪念墙 记者 胡耀方 摄

江津三线建设纪念墙

江津三线建设纪念墙

在原长风机器厂外的滨江路上,有一块江津三线建设纪念墙,墙体高约8.5米,宽约12.5米,正面呈牌坊形,镶嵌着“讲团结 重科学 求实效 勇开拓” 四排十二个大字,下方书写厂名“重庆长风机器厂”,背面有江津三线建设史和长风厂简介。

江津三线建设纪念墙背面 记者 胡耀方 摄

标志墙上中间的12个大字是凝聚出的长风精神,两旁的图案是厂徽。厂徽蓝色部分是“长风”汉语拼音“长Chang”“风Feng”字首,红色箭头(矛尖)外形似“人”字,尖角23.6度,寓意厂代号236,组合在一起寓意着长风人一颗红心听党召唤,靠山隐蔽备战、备荒,顶天立地于江津卵石堆上建厂创业,以及先进技术、高质量的长风兵器,穿越蓝天,刺破天窍,势不可挡。

这面标志墙,原本坐落在原长风厂北院生产区大门内约35米的地方。后来长风厂拆迁,这块标志墙从2019年研究会立项、无数次现场调研……历经三年,终于迁建完成。

这面墙究竟有什么魅力?还得从老长风厂说起。

国营长风机器厂

国营长风机器厂

国营长风机器厂(代号236厂),是1965年初由重庆长安厂重机枪生产车间设备、人员整体分迁,在江津新建的第一家三线企业,占地595亩。

鼎盛时期,厂里共有职工、家属近万人;工厂从建厂初期规划的中型一类企业步入到了大型二类企业行列。

原长风厂(资料图)

1965年4月25日,由长安厂第一批抵达江津的建厂筹备组12名人员,组成现场指挥部。一批接一批长安厂职工的到来,在城关镇东门外武城山荒坡周边的原江津党校、财贸校等地安营扎寨,加入了建厂队伍。

原长风厂(资料图)

起初,有的职工住牛奶场养鸡场牛棚鸡棚;吃饭在露天坝坝,三五成群或站或蹲。工程展开时,边设计,边施工;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厂房和河卵石干打垒住宅一栋栋完工,实现了“当年设计、当年建厂、当年投产”的规划目标。

1966年3月1日第一批产品下线。三线建设期间,共生产多种类型重机枪近7万挺,手枪近5万支,为部队备装和国防建设作出了贡献。

1973年建成的长风厂生产车间全貌

1980年前后,囯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工业“保军转民,军民结合”。工厂军品锐减,生产难以为继。

为保工厂生存和发展,厂党委总结经验,规划未来,做出“转民保军”抉择。同时凝聚出了“讲团结  重科学  求实效  勇开拓”的长风精神,并书写在厂内大型标语墙上时时予以警醒。

在此激励下,干部员工陆续开发了“嫦娥牌”电风扇,汽车方向机、脚踏板、传动轴三大总成等产品;引进了澳大利亚电冰箱压缩机生产线,逐步建成“军民结合”型现代化企业。

1月17日,原长风厂启动整体搬迁

2014年10月,长风厂与建设厂合并为“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长风厂作为该公司的“江津分公司”。随后,遵照江津区政府城市建设规划要求“退城进园”,入住到了德感工业园。强强联合,蓬勃发展,2020、2021、2022连续三年斩获重庆企业100强、重庆制造业企业100强殊荣。

这一座纪念墙,承载着长风人数十年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光荣而自豪的辉煌岁月,展示着长风老三线人实干智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不仅是长风厂的遗迹,更是江津人共有的三线建设文化遗产和宝贵精神财富。

全媒体记者:胡耀方

编辑:陈柳颖 编审:吴 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