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故事 | 2022“故事点”(三之一)

若干年以后,当我们回忆2022年时,“疫情”终究是绕不过去的话题,那些与防疫相关的节点和词汇贯穿了这一年的生活。这里面有意外,也有无奈,更有2022不可替代的“故事点”。

■晶报元故事写作团队

慢生活

3月14日至20日,深圳全市公交、地铁停运,全员核酸,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动与活动。以“快”著称的深圳突然开启“慢生活”。

晶报打算推出一款视频产品,来表现这样一种“慢生活”。

“最好以诗的形式来表达。”同事彭健说。

于是,文案写作的任务,就落到了我的头上——作为一个前诗人,虽然其实多年不写诗了,主要是因为自觉写诗的灵感已燃烧殆尽,但因为曾经在报社开设过一段时间的诗时评专栏,也曾完成过领导布置的一些诗歌作业,如诗社论等,写诗的差事,往往还是会交给我。

好在“慢生活”的意象很有一种张力,当深圳成为一座“慢城”,它给人带来的不一样的体验,也是前所未有的。要知道,在人们心目中,深圳,一直是一座奔跑着的城市,一座拧紧了发条、高速旋转的城市。那么,它慢下来会怎样呢?

“太阳如期升起,天空依然蔚蓝。但城市轰鸣的马达,切换了速度。”

写下这样的句子,我觉得自己的与诗有关的荷尔蒙起来了,于是一路情感饱满地抒情下去,“那么请相信,城市,只是在做一次加速前的深呼吸。”

最开始的标题叫《今天,我们一起深呼吸》。胡洪侠总编辑不太满意,几经修改、推敲,最后胡总将它修改为:《这几天,你要适应“深圳慢”》。

3月14日,观点类视频产品《晶报说|这几天,你要适应“深圳慢”》,经各新媒体平台发布后,反响有点出乎意料,话题#体验一下什么叫深圳慢#登上微博实时热搜,占据微博同城热搜第1位,话题阅读次数破亿。

这样一条风格甚至偏文艺的短视频,为什么会击中这么多人的内心?

也许和你想的一样,就是那一个充满新鲜感的词汇:“深圳慢”——它包含了一个关于速度的相对论:慢,是为了快。暂停,是为了重启后的加速。

好吧,不管怎样,我算是以诗的形式参与了一回深圳的“慢生活”。(李跃)

闭环转运

我在深圳北站下车。那是2022年11月初的一个下午,14点30分左右,天正阴雨。出得站来,见广场上红色塑料栏杆早隔出几条出站路径。正不知走哪条,就听见有人说,从汕头回来的请走最右边通道。我心一暖,感叹还是深圳服务贴心。

外甥刚发微信来,让我出站后往右转,他的车在那边的公共汽车站广场边上等我。沿“汕头通道”前行,前方也需右转。真是巧了。再往前一看,那边有一个广场,停着几辆公共汽车。如此顺畅:享受专门通道,不挤不闹,做核酸不排队,还直通接站地点,真是无缝对接。

猛然间,“汕头通道”到头。怎么?竟然还需要右拐?拐弯处坐着两个大白。其中一人伸手一指,示意我顺着先拐弯再调头的通道往回走。

接我的车在那边,我说。

这边也有车接你,大白说。

谁安排的车接我?我犹犹豫豫,不由自主地乖乖沿通道前行。前面又出现两个大白,坐在一张桌前,说,去哪个区?在这张表上签个名。

回家还需在这里签名?疫情期间不断出现各种新规,我承认无知,于是乖乖填表签名。

往前走,往前走!大白一边喊,一边“啪”的一声,往我胳膊上贴了一张不干胶空号牌,然后用笔写上“53”。

什么意思?我觉得不对了。我有车来接啊!

你去那边,找你要去的区,一会儿有车送你。大白说。

我有点懵。广场上临时搭建起一排棚子,每个棚下都有许多人。入口处摆着蓝边白底牌,上写着区名。

我找到“龙岗”入口。又有两个大白坐在一张桌前。其中一人默默递给我一包东西。我顾不上看包里是什么,急切地问:这是怎么回事?

闭环转运啊!大白看了我一眼,似乎我的无知简直难以理解。

我蒙蒙腾腾走进“龙岗圈”,见许多人都戴着N95口罩和面部防护罩,或低头刷手机,或者东张西望。这是怎么回事?疫情怎么突然紧张了?一个小伙子见我是“新来的”,笑眯眯地问,广州来的?

我说,汕头。

他说,我广州……昨天我去广州看我女朋友,今天回来就碰上闭环转运了。他熟练地使用“闭环转运”这个词,好像是日常用语。

怎么个“闭环转运”?我终于找到人可以请教了。

小伙子说,就是从有高风险疫情城市来深圳的人,不能直接回家;你家哪个区?龙岗是吧,我们得等龙岗区来车接我们到一个地方,然后街道再派车来,然后再接回你住的小区,然后,就闭环了。广州早上了需要“闭环转运”城市名单了,今天新加上了汕头。

我低头看了看手里攥着的刚才大白给的塑料袋,发现里面有矿泉水一瓶,N95口罩一个,面部防护罩一张。我给外甥发语音说,你回吧,有人接送我了。(胡洪侠)

管长

管长的“管”,是核酸混检中的试剂管。“管长”,又名“捅领”“十户长”,指的是核酸混检中,十个人中的第一人。这人负责手持试剂管到采集处检测,而后续9个人无需持管到采集处采样。持管者由于“带领10人团队完成国家级大型检测任务”,而被民间戏封为“管长”。

原本,这个title对我家并没有太多意义。直到2022年3月的第一天,一觉醒来发现小区被封控了,对“管长”的期待才仿佛如约而至——每天下楼测核酸的无聊与无奈中,能不能命中“管长”成了一个悬念。而对悬念最好奇的,莫过于我儿子了。

记得有一次测核酸,他刚好排在我前面,轮到我时,恰好是又一个十混一开始,我顺利接过红色盖子、红色液体的试剂管,头一次当“管长”,忙不迭地手机拍照留念。结果,儿子非常失望,他想跟我换个位置,让我排到他前面。我俩刚要有所行动,志愿者就过来说,不能任意调换排队的顺序,扫粤核酸码和排队的顺序必须一致。

从那以后,再排队测核酸,儿子一定要排在我后面。在他的逻辑里,上一次他先我后,我是管长,意味着排在后面的人,命中几率更大。他完全忘记了,长长的队伍里,充满了各种机遇和巧合。

也可能是他的执着,让概率的天平也产生了细微的倾斜,从3月漫长的每日核酸开始,到后面整个春天、夏天、夏秋之交……测核酸成为深圳市民的每日功课,儿子的“管长之约”,也隔三岔五就偶遇一下。直到又是一天,扫码员拿出一支新的十混一试剂管准备扫码,儿子突然叹了一声:啊,为什么又是我?扫码员笑着问,“小朋友,不想做‘管长’吗?”儿子眉头微皱,“烦了啊……”(李岷)

扫码

“绿码,请通行。”

我无法确定,如果进一扇门之前,没有从一部叫“电子哨兵”的机器里听到这句话,自己还敢不敢踏进那扇门。其实这话说得有点矫情。实际情况是,如果电子哨兵没有发出那句话,自动铁门根本就不会打开。你也就不得其门而入。

在2022年的大部分时间,你能不能进面前的那扇门,不取决于是你有没有钥匙,也不取决于你有没有门禁卡,而是取决于你手机里“码”的颜色。不论你是上班,还是回家。

如果扫出来码是绿的,一切都还好说。如果码变了颜色,麻烦也就接踵而至。说起来,我算是幸运的,手机里的健康码,绝大多数时间里都是“绿油油”。唯有一次变身“小黄人”的经历,虽然与很多人相比不足挂齿,但也足以成为疫情三年难得的记忆。

话说8月12日下午,正在报社开会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小道消息”:前一天深圳特区报业大厦某楼层的某个工作人员,被发现“阳”了。当下心头一紧:昨天我正好去了报业大厦38楼开会。马上打开手机查看健康码,不出所料:黄了。

健康码是黄的,心情是灰的。连忙到“黄码检测点”做了核酸,随后回家。来到小区门口的那一刻,对保安说:“不好意思,我的健康码黄了,但是我已经在黄码检测点做了核酸,结果还没出来。”

说来奇怪,明明自己没有做错什么,而且只是回自己的家,却要自证清白!而且,自证清白的时候,心里还有点发虚。

心虚的根源在于,你拿出手机给保安看的那个码,是黄的。你连绿码也没有,凭什么证明自己的“清白”呢?好在保安态度不错,看了核酸检测记录,留下电话号码,让我进门回家了。

晚上,核酸检测结果出来,“阴”着呢。立即跟楼下的保安通报。我想,这事就算过去了吧?

想得美!这才只是开始。

第二天一早,手机铃声响起。社区来电话。工作人员义正辞严:你昨天“黄”了,按照规定(不知何方的规定)必须居家健康监测三天,在此期间每日一核酸,其中一次单人单管。

听到这里我与其说是生气,倒不如说感到莫名其妙:我是8月11日下午与报业大厦的阳性感染者有“时空伴随”。如果我被感染了,那么8月11日、12日两天在外面游荡,早已传染一大波人了。那时候不来“抓”我,反倒是现在我已经核酸检测“阴”的,被证明不具备危险性,却要把我“关”起来!

当然,不管高不高兴、愿不愿意,都得乖乖地接受这一切。否则,三天之后也出不了门。谁让你的码“黄”了一下呢?

疫情三年,一路扫码。就“黄”了这么一次,权当是留作纪念吧!(马骥远)

居家

虽然我天天在家或者回家,可是这已经不能算是“居家”。起码是今年,至少对于我,“居家”这词早失去了它“闲居在家”的本意。岂只不“闲”,还严肃、重大、紧张。再说明白点,你在不在家,那是你自己的事,可是“居家”不一样,你虽然在你自己家里“居家”,但这是“公共”的事,你必须奉命在自己家里规规矩矩

“居家”,老老实实隔离,严禁自由出入。

屈指一算,2022,一年下来,我有3次规定的“居家”行为,而名目却各不相同。先是“居家隔离”,再是“居家监测”,最后是“居家管理”。三者虽然同是“居家”,但是自由度依次提高,正对应着奥密克戎毒株变异后毒性的依次递减。

第一次居家记得是个烈日当空的天气,我们刚在小广场排队做完核酸,借住我家的侄子接了个电话,突然小脸变白。问其缘故,他颤颤抖抖地说,“他们说我是密接。”

这还得了!他要是密接,我们不就成了次密接? “他们说你在哪里密接的?”我问。

“他们说时空交错。”侄子说。

新词汇层出不穷,这又来了个“时空交错”。侄子说:“我前几天在公司附近做核酸,他们说那天在那里做核酸的人确诊了一个,所以我是密接,和那人时空交错。”

我们急急回家,按微信指引,等候网格员上门。侄子呆立一旁,眼睛不敢离开手机,唯恐接不到网格员的最新指示。突然,他拿手机的手一抖,含含糊糊地说,“要去酒店!”

“谁去酒店?”我一愣, “去哪里的酒店?”

“要我去。”侄子说,“不知哪个酒店,一会儿网格员上门来接。”

“那我们呢?”

“你们居家隔离。”

叮咚!门铃响了。我们三人一起冲到院子里。大门打开,外面站着穿防护服的网格员。他开始一一报出我们的名字,问我们是不是叫自己的名字。我们都说“是”。

网格员对侄子说:“你去指定酒店隔离。马上就走,车在外面等着。”然后他对我们说:“你们都是次密接,现在开始,居家隔离4天,这是告知书,你们读一下,签字表示同意。”

这时有大白拿来一个黄色的垃圾箱,放在我家门口。网格员说,“黄色垃圾箱是专门放医疗垃圾的,生活垃圾直接放门外,有人来收。每天有专人上门做核酸,到时候请注意戴好口罩。一会儿关门后,我们会贴封条。你们有事需要开门,要先联系网格员,你们自己不能开门。现在关门吧,我们要贴封条了。还有几户等着我们去隔离呢!”(胡洪侠)

网课

当我们谈论疫情的时候,我们更多谈论的不是疫情本身,而是“次生灾害”。除了有病进不了医院、被封在家里打不上工等等,一个严重的次生灾害就是——网课。

而我本人,就是这种次生灾害的“重灾区”。

之所以这样说,首先当然因为我是上网课孩子的家长。疫情3年,正赶上孩子从初三到高三,本该寒窗苦读的时候,却长时间被封在家里,对着一方电脑屏幕度过。既然是网课嘛,就离不开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电子产品落到这个岁数的孩子手里,那可不就是把一只小绵羊扔给大灰狼吗?

个中酸甜苦辣,请容作者在此删去五千字。之所以说我是网课的“重灾区”,是因为不仅我的孩子是“网课一代”,就连我自己,也是“网课一代”。

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原则,我在2020年报了香港一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课程。疫情之下,香港老师的课程因为老师来不了深圳,上网课理所当然。内地的老师则可以在深圳线下上课。学制两年,读到2022年初,还剩下最后一个学期。心想,前三个学期网课一大半,线下课一小半,还有好多同学连面都没见过呢。于是,特意选了两位内地老师的课。一门是中国海洋大学王天定教授的“媒介法律与伦理”,另一门是中山大学张志安教授(现已加盟老东家复旦大学)的“中国互联网概论”。

人算不如天算。时间一跨入2022年的门槛,深圳疫情接踵而至。学期开始前,接到了一个最不想看到的通知:线下课改为网课。

从元旦到春节,从春节到清明,从清明到五一……

研究生的最后一个学期,本打算在教室里与老师和同学们面对面好好交流一番的学期,就这样,在网课中度过了。

当然,像我这样勤奋努力的学生,上网课自然是不会摸鱼的。相反,为了冲破那一层屏幕的阻隔,与老师有更好的交流,我还在张志安老师的课上,主动提醒张老师:2018年跟着胡洪侠总编辑去成都开会时,跟您见过;为活跃课堂气氛作出了积极贡献。

就在写下这段文字的前两个星期,我们这一届举行了毕业典礼。学校“空前绝后”的网课一代,毕业典礼上互相打招呼的话也别具一格:原来你就是传说中的谁谁谁,真人比微信上看着帅嘛!(马骥远)

刘畊宏女孩

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闺蜜间讨论最多的话题永远是吃和减肥这对矛盾的“朋友”,一边互相种草着各种美食,一边“督促”着吃完这顿必须得动起来。为此,朋友间大大小小的运动健身打卡群建了8个,什么“帕梅拉”“周六野”“韩小四”“美丽芭蕾”“兔子舞”……热门的跟练视频整整齐齐地躺在收藏夹里等待着被“翻牌”,对于减肥这件事,可谓形式上丰富多样,效果上嘛……管它呢!

今年4月,在上海居家隔离的刘畊宏和妻子一起通过网络直播燃脂健身操,成了直播界的“现象级”博主。一时间,有了一大群被称为“刘畊宏女孩”的跟随者。作为运动界的“弄潮儿”,抱着“跳跳看”的心态,我最终也没能逃过入坑“刘畊宏女孩”的命运。

4月28日,铺上瑜伽垫,架好手机,我正式开始跟着刘畊宏跳起了健身操。也许是因为之前有些微的运动基础,加上健身操动作简单、讲解详细,伴着刘畊宏碎碎念式的花样打气,第一次跟练在不知不觉间就完成了,整体感觉轻松且欢快,当然,这个轻松和暴汗并不冲突,跟跳结束,我全身从头到腰大片都在冒汗,似乎能感受到身上卡路里在疯狂燃烧。动作简单、跟练轻松、燃脂暴汗,光是这三点,就让我决定继续跟练下去。从那以后的每天晚上,总有两小时是我的“刘畊宏时间”,错过了直播就跟着录播剪辑视频开练,朋友圈子里打招呼的方式也从hello变成“今天畊了吗?”就这样,5天,10天,15天……55天,从4月跳到7月,视频背景偶尔从室内换到户外,这一次,没了“打卡群”,我也坚持跳满了两个月,成功瘦了5斤。

如今,毫不意外地,我又开启了新一轮的运动打卡,从“每日一畊”到“每日一动”,曾经作为“刘畊宏女孩”培养的运动习惯慢慢延续了下来,即使有了新的运动乐趣,但每每听到《本草纲目》,还是下意识地想跳起毽子操。写这篇稿子的时候,听说刘畊宏已经从客厅跳到了卡塔尔,是的,动起来,随时随地,至于效果,身体会告诉你。(陈酌玘)

来源|晶报APP

统筹:李岷

记者:胡洪侠 马骥远 李跃 李岷 陈酌玘

制图:勾特

编辑:陈建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