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翠琳:心灵回声

葛翠琳

我出生在河北农村。那时代乡下还是小油灯照明,没有钟表,听打更报时辰。小孩从没见过童书。

葛姓家族中的长辈葛毓芝是翰林,一生清廉俭朴,自办“尊经学社”教书育人。后办私立中学。老人曾书写家训:“义理无穷活到老学到老,光阴有限过一年少一年。”对学生则写有:“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如平原走马易放难收。”我的曾祖父终生教书,我的祖父教私塾几十年直到双目失明。他们都把长辈留下的家训校训传给儿孙。这是小孩子从会讲话就要背诵牢记的,也成了后代的启蒙课本。

童年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祖父夜晚朗读古文,先读全文,再一句一句教孙儿背诵,全家人静静地倾听。记得爷爷读《前后出师表》,神情庄严,语调或深沉或高亢,字字句句充满激情。

灯光摇曳,寒风扑窗,古人爱国忧民的感情注入我们心中,那如诗词般的长短句,像战鼓般催人奋进,感人泪下。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臣本布衣……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今当远离,临表涕泣……”

爷爷背诵了全文,再一句句地教哥哥朗读,一边读一边讲解,除了朗读声,屋中一片寂静,小小年纪的我,也能感受到文中那激励人心的力量。

我是女孩,不能入私塾,只能坐在家中炕上听奶奶摇着纺车讲述动人的传说:

狐仙、狼外婆的故事,喜鹊布谷鸟的传说;人参何首乌的故事、花仙槐树精的传说;木兰从军、昭君出塞,杨门女将、梁祝化蝶、牛郎织女银河相会、孟姜女寻夫哭倒长城……墙上的年画、瓷瓶上的人物、门神灶王爷的彩像、花样繁多的剪纸窗花,皮影、戏曲、民谣、儿歌、方言谚语,这些民间口头文学都是我的教科书。

我很幸运,作为女孩能去县城上小学。更幸运的是一位外地来的女老师,每日晨读课上为我们朗读文学名著:《爱的教育》《万卡》《背影》《寄小读者》……教室里静悄悄,老师饱含情感地朗读,同学们专心倾听,大家坐在破庙改建的教室里,心却飞了很远,知道了世界上有位作家安徒生,为孩子们写了那么多优美的童话。

有一天,老师朗读都德写的《最后一课》,我们听着满眼泪水。

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我们的国土,这篇作品引起了大家强烈的共鸣。

一次课间休息时,操场上几位大同学在读一本书,我跑了过去听,书中讲述一个东北孩子到处流亡,述说祖国的苦难,渴望抗日胜利能早日回到家乡……读书的同学哽咽着,听的同学们泪水滴洒,突然,有同学惊慌地跑来说:“日本宪兵查学来了!”大家慌乱地把书埋在跳高栏旁的沙坑里,眼望着日本宪兵走进教室,校园里一片沉寂……

后来,我曾翻遍沙坑,再也没找到那书。我不知道这本书的书名,也不知道书的作者是谁,但这本没有读完的书,终生留在了我的记忆里。后来也是我立志一生为孩子们写书的主要因素。

中学时,我随父亲来到北平读书。进步同学介绍我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等书,渐渐引导我参加了革命队伍。可以说:这些书,成了我人生道路上的路标。

1949年,我脱下学生装,换上列宁服,进入文化机关工作。这时期阅读了许多俄罗斯文学。

20世纪50年代国家翻译出版了大量苏联儿童文学作品:《火烫的石头》《丘克和盖克》《一朵小红花》《宝石花》《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家里》《青年近卫军》《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

新中国的青年儿童文学作家是读着这些作品成长起来的,我倾所有购买喜爱的书,把它们装满了书柜,成为我生活中亲密的伙伴儿。

1957年我被划成右派下放农村劳动改造,每月可以回家两天。1958年大跃进,大家每天黎明出工,深夜方回。农村大嫂们只能把孩子带在田间地头。当地干部命我办个农村托儿所,几十个孩子哭哭啼啼,我只能讲故事哄他们。那些留在记忆中的童书,一一倾倒出来,儿歌童谣、谜语谚语、童话故事,成了我和孩子们共享的精神佳肴。《丑小鸭》《水孩子》……这些故事让打打闹闹、哭哭啼啼的大小孩子都安静地坐了下来,一声不响地倾听。

童书名著的文学魅力,久远的生命力,在这遥远乡村的孩子们心中,生动地显现出来。

划成右派以后,我生活艰难不再购书。只有一次例外。诗人张志民送我一张难得的内部购书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精装本《泰戈尔全集》,印数不多。我有冰心翻译赠我的单本诗集,全集难寻。我怀着感激万分的心情从出版社资料室买了回来,珍惜地存放在书柜中。

80年代,重回革命队伍,又恢复写书、购书、藏书,书柜又逐渐装满。世纪末儿子都已长大成人,忙于工作早出晚归。我独自看书,却也心静。到了21世纪,我已是满头白发,两眼昏花。从小孙儿牙牙学语开始,我就为他选读童书名著,他竟能全神贯注地倾听。优秀童书的文学魅力打动所有孩子的心,任何时代的孩子听了都会感动。《拇指姑娘》《野天鹅》《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能为世世代代的孩子喜爱、传诵,这真是童书作家的幸运。

已是85岁年纪,真的老了。久已不去书店,也不知有什么好的新书。

小孙儿有时来到身边,用手指在笔记本电脑上那么轻轻地点几下,就找出一些新童书的封面来,有的还有精美的插图,又那么点几下,第二天就有人把新书送到家门口,小孙儿从网上购书送给我一个又一个惊喜。

我和小孙儿一起读了《穿靴子的猫》,还有描写小兔母子情的《猜猜我有多爱你》,感到分外喜悦。

许德珩老人写有两条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烈士肝胆名士酒,美人颜色古人书。”

多年来,我反复默读铭记于心。

好的书,会在心灵深处发出久远的回声,伴你在人生路上前行。

我觉得:一句话,一首诗,一段文,都是书。引领孩子从小爱书、读书,受益无穷。

内容来源:中国作家网(2015年04月17日)

微信编辑:吕漪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