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盟县:绘就边境线上的美丽新画卷




西盟佤族自治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国境线长89.33公里,有14个边境村121个抵边村民小组。近年来,西盟县借着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的东风,让14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华丽转身”,边寨蝶变换新颜。

基建强筋 发展有“底子”

沐浴着晚霞的柔光,唱着动听的歌谣,跳着欢快的舞步。在西盟县力所乡图地村四组崭新的文化广场上,60岁的娜孟与邻里乡亲在愉快地欢歌起舞,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

“现在有了活动室,活动场地宽了,白天出去劳动,晚上就来跳舞唱歌,这里有灯、有舞台,下雨天也不怕,每天来放松放松,很开心。”娜孟高兴地说。

自启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以来,图地村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党员大会和群众会议,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确定“两污”治理、村庄美化亮化、人畜分离、户厕改造、人居环境提升、串户路修建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更加便利、村容村貌日渐洁美。

基础设施先行,夯实发展之基。在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中,西盟县坚持高起点规划,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主要抓手,因村施策谋发展、因地制宜抓整治,重点补齐产业发展、公共基础设施等问题短板,高质量推进14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规划建设,夯实现代化边境小康村高质量发展基础。

文化传承 发展有“里子”

走进西盟县勐卡镇马散村永俄寨,“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共产党怎样说 阿佤人民怎样做”等宣传标语随处可见。

“我从18岁就开始跟老人学佤族文化,不管是舞蹈、乐器、歌曲,只要是本民族文化我基本上都学过。”今年68岁的岩相太是省级民间歌舞、乐器传承人,谈起佤族的民间歌舞,岩相太总有说不完的话语。

自开展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以来,永俄寨聚焦文旅融合型示范村建设目标,全面补齐水、电、路、网和民居建设等基础设施短板,还依托“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金字招牌,以永俄特色村寨、佤山天池、民族团结盟誓塔等特色人文自然景观为基础,充分挖掘佤族民俗、原生态歌曲、民间传说故事等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织布、打铁、弓弩制作等传统技艺,积极推进边关风情游、红色文化游、民族风情游、养生休闲游、农耕体验游等旅游业态,全力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努力开辟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新路子,拓宽沿边群众增收渠道。

用舞蹈讲述佤族文化故事,用歌声唱响幸福小康生活,岩相太发动30余名民间艺人,组成演出队,与村民小组党支部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接待来宾、承接商演等方式,实现了民族文化传承与文化产业增收“双赢”。

“过去,我们永俄寨偏远,村民生活十分贫困,如今我们寨子变美了,我们组建了文艺队,让游客感受我们的佤族文化的同时,也让民族文化得到了保护和传承。”岩相太说。

产业兴旺 家家致富忙

走进西盟县中课镇永不落村二组的肉牛养殖场,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肉牛正在悠然自得地吃着草料,村党总支书记岩用正忙着添料草、铲牛粪。而就在两年前,眼前热闹的养牛场还是一片闲置土地。

2022年5月,西盟县制定出台加快肉牛产业发展十三条措施,做强做大作为“一县一业”的肉牛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岩用决定带头发展肉牛产业,“荒地变牛棚”,10头西门塔尔能繁母牛、10头本地小黄牛随之在这里“安家落户”。

产业项目带动,激活发展动能。西盟县把培育富民产业、提高群众收入与村庄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着力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先后出台了《西盟县加快肉牛产业发展八条措施》《西盟县加快肉牛产业发展十三条措施》等,探索实施“政府+企业、金融+保险、合作社+养殖户、技术+培训、科研+协会”的肉牛分散扩繁、集中育肥新模式,让群众买牛有资金、养牛有补贴、育牛有保险、卖牛有出路,全力推进肉牛产业发展。

在推进西盟县勐卡镇娜妥坝社区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中,按照“做好边贸、做强旅游、做活通道(口岸)”的工作思路,谋划建设娜妥坝边境产业园,计划总投资12.73亿元,包括建设大黑山通道(口岸)、边民互市交易中心、现代林产业加工基地、牧场基地、天然石材工业基地等9个项目,目前已成功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3亿元。

治理有方 村民有干劲

干净整洁的村庄、红瓦灰墙的农家小院……沿着平坦的通村硬化路,走进西盟县新厂镇永广村一组,“门前三包”、设立村庄清洁日等制度,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也让乡村风景更美、生态更优、环境更好。

寨子在“变”,永广村一组的村民也在“变”。“我们组有114户人家,我按分班管理的方式,把他们分成10个班,出义务工干集体劳动。”永广村一组组长岩金说,为了让基层治理有长久持续和不断完善发展的生命力,永广村一组通过“自治+德治”模式,倡导和鼓励群众抱团发展、互相服务,激发群众自我管理的内生动力,也增强了团结一心凝聚力。

或产业遍地开花,或庭院触手摘果,或邻里团结和睦,或把幸福绘在墙上……如今,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已在西盟县的14个边境村全面铺开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幅幅干净整洁、田绿水美、宜居宜业、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来源:普洱日报                          通讯员 :艾嘎 文/图                      编辑:阮琳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