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文博会在深圳启幕 展馆今起向公众开放

第十八届文博会主会场昨日开馆,图为广东省展位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俊

12月28日,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正式开馆,12月29日至2023年1月2日向公众开放。本届文博会采取线下为主、线上同步的方式举办,主要包括线下博览与交易、云上展示与交流和配套活动三大部分。其中,主会场共6个展馆、12万平方米,将重点展示国内、国际优秀文化产业项目及产品。云上文博会平台设在文博会官网、微信小程序“文博会+”,与线下主会场展览时间同步,全天24小时开放。

本届文博会由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文化和旅游部、商务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共同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轮值主办。展会期间,各主办部委、承办单位、各省区市代表团及参展商将举办文化产业相关会议、论坛、洽谈、签约、创意大赛等各类配套活动,发布权威信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3402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参展

第十八届文博会线下主展馆设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9-14号馆,展览面积12万平方米。主会场设6个展馆,分别为文化产业综合馆A馆(9号馆)、文化产业综合馆B馆(10号馆)、文旅融合·文化消费馆(11号馆)、粤港澳大湾区馆(12号馆)、非遗·工艺美术·艺术设计馆(13号馆)、文化科技·数字创意馆(14号馆)。云上文博会平台按照展馆展区分类展示文化产品和项目,利用全景拍摄技术模拟线下文博会场景,将线下六大展馆展览内容在云上平台进行同步展示,并设线上国际馆,强化线上线下交互联动。

其中,文化产业综合馆A馆和B馆展览面积共计4万平方米,由各省区市宣传文化部门牵头组织政府展团,组织本地重点文化企业参展,突出展示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最新成果、优质文化项目和拳头产品,全面展示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成就,是文博会展览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的展馆。

粤港澳大湾区馆的展览面积为2万平方米,重点展示数字文化、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成果。广东、香港、澳门展团,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地市展团,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展团,纷纷亮相该馆。

此外,本届文博会设立了65家分会场,分别设立在深圳市各区(新区),进一步推动深圳全市各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各分会场已陆续启动展览展示与交易活动。

本届文博会共有3402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参展,其中,2532家线下参展,870家线上参展,展会现场特装展位占展览面积的95%。据了解,本届文博会第13次实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全部参展,第9次实现广东省21个地市全部参展。参展企业中,全国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占比达到70%以上,全馆40%以上的文化产品和项目是首次亮相文博会,国家版权局、国家外文局、中国国家版本馆、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等均为首次参展。

另据统计,截至目前,本届展会共有来自法国、德国、巴基斯坦等108个国家和地区10931名境外采购商注册线上观展采购。

第十八届文博会文化产业综合馆A馆

首次设置文旅融合·文化消费馆

文博会不仅是中国文化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也是满足群众高品质文化消费需求的重要平台。本届文博会首次设置文旅融合·文化消费馆,设立文化旅游展区、文化消费展区等,突出“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新业态,发挥文博会促进融合的平台功能,提振旅游消费信心,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为突出展示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的优秀成果,本届文博会设置了非遗·工艺美术·艺术设计馆。该馆展览面积达2万平方米,分别设工艺美术展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艺术设计展区、博物馆展区。

据介绍,本届文博会还将举办文博会创新项目及新品发布会等重要配套活动,助力企业挖掘自有品牌业务潜力,深化拓展供应链合作,促进交易与合作,激发文化产业市场创新创造活力。

与此同时,主会场设立了云上国际馆线下体验区,组织来自法国、德国、美国等7个国家的13家企业参展,划分为文创艺术、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演艺文化四大区域,全面提升观众现场参与感和观展体验,进一步丰富文博会的国际化元素。云上文博会平台则设立了国际馆,组织了30个国家和地区、300家境外文化机构和企业参展,集中展示国内外文化产品、文化产业项目,展现我国文化“走出去”“引进来”以及中外文化共融互通、创新发展的成果,重点突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进一步拓宽国际文化贸易网络。

文博会成助推文化产业发展重要引擎

自2004年在深圳创办以来,文博会以博览和交易为核心,打造中国文化产品与项目交易平台,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经过十七届的成长与发展,文博会线下展示交易规模现已达到120000平方米,展商数量从首届的700多家增加至第十七届的3336家,每年吸引海内外10万多种文化创意产业展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参观、参展、采购的国家和地区从首届的10多个增加到第十七届的108个。

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展会规模、观众数量、国际化程度、交易成果连年攀升,现已成长为中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展会,成为助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扩大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据悉,深圳历来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较早提出将文化产业打造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目标,并出台系列文化产业政策,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市场主体。2012年以来,深圳文化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年均增速15%以上,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市值比重稳步提高至8%以上,整体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文化等行业在全国的竞争优势明显。目前,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已突破2500亿元,法人单位超过10万家,从业人员超过100万,打造了文博会、文交所、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等多个国家级产业平台,并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