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一头牵着党心,一头连着民心,事关千家万户,是必须时刻牢记的“国之大者”。今年以来,利津县始终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扎实推进12件重点民生实事,1—11月份,全县民生支出26.3亿元,同比增长35.5%,让人民群众收获了“稳稳的幸福”。
办好家门口的优质教育。今年以来,利津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努力实现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跨越。加快推进总投资15亿元的教育及体育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教育办学条件大幅提升,成立教育发展促进会,先期募集社会资金1320万元,实施支持教育高质量提升一揽子项目,一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实验仪器设备更新、改善学生午休、增加学生课间奶和营养餐、教室照明、教育人才引进等系列项目,开通校园直通车公交专线,免费接送高中寄宿制学生,乡镇中小学课间营养餐全面配供,7026名学生有了新的午休床铺。开展“一校一品”特色创建,强化教学管理,提升教学水平,争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筑牢家门口的坚实“医靠”。利津县不断加快健康利津建设,推进总投资12.07亿元的县中心医院新院区、县中医院新院区、县疾控中心综合楼建设项目,推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共享,持续巩固“三医联动”改革成果,扎实推进第一批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与安贞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创新中医药服务体系,建成全市首家“共享智慧中药房”,实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全覆盖。如今,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专家号”,中药免费配送到家,一个个与百姓健康息息相关的医疗惠民举措正在利津大地开花结果。
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利津县不断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全力稳就业保就业,组建企业用工服务队伍,与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等高校签订人才交流战略合作协议,开展“职选利津”“黄河口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城乡公益岗扩容提质第一批招录2335人,1—11月份城镇新增就业2841人,入选全省“就业环境友好型城市”创建名单。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全民参保精准行动,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提升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保险待遇水平,建成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1处、农村幸福院52家,新增养老床位578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达到70%,城乡低保标准大幅提高,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居全省前列。实施帮扶救助惠民工程,创新推进智慧大救助平台建设,20个社会救助事项实现“一件事”集成办理。
此外,利津县不断在提升百姓生活品质、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等方面下功夫,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让民生答卷更有“厚度”。今年,利津县在全市率先开通全域免费公交,优化各级线路41条,营运里程达到1192公里。率先实施城区集中供热,确保广大群众过一个温暖舒适祥和的冬天。开展全县幸福大走访,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提高群众满意度。坚决答好“安居富民”之题,改造城区老旧小区14个,建成滨水家苑、温泉新村等安置小区,254户群众喜迁新居,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深化“双延伸”工作机制,完善县、乡“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行业性专业性调解、速裁团队梯次式司法调解等作用,推动矛盾纠纷由事后处理向源头防控、前期化解转,确保小事不出门,矛盾不上交,让群众生活幸福加倍。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一项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是利津县交出的“民生答卷”。站在新起点上,利津县将把群众“盼的事”办成“干的事”,把老百姓“身边事”办成“幸福事”,把群众“操心事”办成“省心事”,让民生跟着“民声”走,让百姓的生活更有品质、更为舒心、更加美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记者 张利波 通讯员 王玲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