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跨年晚会“破圈”的三道密码

跨了个年回来,身边很多人都在补一门叫“B站晚会”的课。

据红星新闻报道,军星爱乐合唱团的退伍老兵们合作的《种花组曲》,让弹幕变成一片红色;理查德·克莱德曼奏响《哈利·波特》的《海德薇变奏曲》;民乐大师方锦龙打破次元壁,与虚拟偶像洛天依“合体”……8203万直播人气值、超5829万点播播放量、191万弹幕数。新年伊始,这场玩梗玩得飞起的“超神晚会”成为网友热议话题。

看了各卫视一年又一年的“流水账”晚会,确实一年比一年豪华绚丽,明星阵容也是一家比一家强大。但不可否认,同质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包括舞台和节目串联,越来越少看到击中心弦的创新和演绎,缺乏新意,难掩审美疲劳。

对于这样的晚会,也自然很难吸引人们选择“回看”。不过,B站跨年晚会却成了一时讨论的热点话题,无数人选择“补课”,弹幕更是密密麻麻,让人直呼过瘾。这场晚会的价值到底有多大?或许从股票市场就能窥探一二,1月2日晚间,美股开盘后,B站股价一度暴涨超15%。截止收盘,B站报20.95美元/股,涨幅12.51%。

股票上的价值,本质上只是一种经济价值的反映,而跨年晚会的价值并不局限于此,其还有文化层面的价值。为什么一场晚会会有这么大的现实魔力?答案并不复杂,就在于其个性化和流行化的探索,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进行了一次现实结合,满足了当下年轻人的文化需求,契合了年轻人的审美意趣,并与社会主流文化进行了衔接和融合,让人拍手称快,乐在其中。

这场晚会,主要追求的是内容革新,也离不开“破圈”二字。中日漫游、网络流行、古韵国风,应有尽有,打破各种次元壁,让艺术与文化实现尽情释放,也紧紧抓住了年轻人的心。比如,第一个节目就是舞团和交响乐团的跨次元合作,还有国乐大师和虚拟偶像跨次元对话,让审美突破圈层壁垒,实现了传统文化和二次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整场下来,音乐内容,将日漫、国漫、游戏、西方电影/电视剧、国产电影/电视剧、主旋律教育等一网打尽,确实过瘾。

这场晚会之所以能够实现内容革新,且恰到好处抓住年轻人的心,成为一场成功“破圈”的文化狂欢,关键也离不开大数据等技术层面的托底。据晚会导演透露,这是一台用大数据打造的、精准投放的晚会。晚会的幕后人员成了数据的视觉呈现方法规划者,所有节目都是基于数据,“算出”观众喜好,包含了很强的B站文化属性,囊括了人们的共情点。当然,说到底,大数据技术只是辅助作用,要依据观众喜好创造出内容优质的作品,还需要靠集体强有力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执行力。

晚会过后,有不少媒体将其与各大卫视晚会进行对比,我们要看到,前者在流量上的胜利,更要知晓前者的“制胜法宝”到底是什么。其实也不难理解,这场跨年晚会,以“技术至上”为依托,遵从观众喜好,这样创造出来的优质内容,不仅“娱乐”,更加“娱心”,同时也具备了一些文化质感,让人看过之后,确实能留下一些东西。

最后,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这场跨年晚会的出现,释放出了一个信号:即追求观众至上、内容至上和技术至上,三者不仅缺一不可,还需实现相对融合和统一,这应是当下优质文艺作品的应有追求,也是未来的努力方向,趋势所在。

红星新闻签约作者 默城

编辑 汪垠涛

【版权声明】本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归红星新闻(成都商报社)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