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快评丨饭圈背后尽是生意 不能让它祸害下一代 

成都电视台神鸟知讯评论员 /  远山    近些年来,撕谩骂、拉踩引战、挑动对立、侮辱诽谤、造谣攻击、恶意营销、刷量控评等饭圈乱象进入公共视野,严重破坏网络生态,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对此,中央网信办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围绕明星榜单、热门话题、粉丝社群、互动评论等重点环节,全面清理各类有害信息。

饭圈群体有不少95后甚至00后,因为年龄和经历等因素,辨别能力相对较弱。在不良诱导下,部分人容易陷入打榜、骂战等恶性行为中,沾染上言语侮辱、人身攻击等恶习,甚至构成网络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涉互联网侵害人身权案件中,青少年实施侵害名誉权行为的纠纷较为多发,网络言论失范行为亟待规范。

饭圈比拼的内容,也变成了各种可量化的“数字榜单”。在网络平台上,名目繁多的榜单不胜枚举,平台方还为打榜设置“捷径”——买道具、刷热度,变着花样让粉丝花钱,维持偶像的数据繁荣。每张榜单,都是饭圈流量和钱财的“收割机”。一些有组织的“粉头”所引导的灰色产业链,也在其中推波助澜、兴风作浪。

梳理种种迹象和一个个极端案例会发现,饭圈乱象已不再是偶像和粉丝之间的关系问题,也不再仅仅是娱乐话题。而是已经溢出娱乐圈成为社会问题。它对网络生态的破坏、对传播秩序的扰乱、对青少年的误导和毒害,都到了不得不重视的地步。饭圈问题的社会性,注定了对它的整治必须全面、彻底、果决。

很多饭圈乱象,看似粉丝个人行为,实际上与粉丝经济相关的各个市场主体都脱不了干系。一些极端事件背后,甚至还有故意策划炒作的影子。这种借明星影响力操纵粉丝谋求不当利益的行为,十分恶劣。这次专项行动,强调平台、社区、经纪公司、粉丝团等有关各方的责任,找准了主攻方向。

一个饭圈极端事件发生了,哪些主体有责任?各自该承担多少?必须一一捋清,形成规范,才能实现有效治理。只有明确责任界限,出现问题后追责才能到位,警示才会起到作用。

首先,网络平台要破除“流量为王”“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坚持依法运营,在热搜、话题开设、明星词条等功能设置中,必须杜绝靠钱维护的操作,更不能为了吸引流量,对饭圈乱象置若罔闻,放任突破底线的人身攻击、造谣生事等违法犯罪行为在平台上潜滋暗长。

此外,相关部门应坚持依法治网管网,持续深入打击数据造假、暗刷流量、恶意炒作、不正当营销等违法违规行为,完善网上不良信息的管理机制,督促网络用户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青少年时期,是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饭圈乱象扭曲青少年的言行和价值观,其消极影响远比我们看到的更持久更深远。“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的意义,不仅仅是在一个特定时期内,针对某些乱象严肃查处、严厉打击,还在于通过专项行动,把规矩立起来,把红线树起来,把正确价值观传递开来,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清朗空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