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摆脱他人的期待,活出自由的自己

毫无预兆的,一个家庭突然陷入了悲剧:

花季少女莉迪亚死了,可是全家并不知道;

母亲终日把自己关在女儿的房间;

父亲投入另一个女人的怀抱逃避现实;

哥哥用仇恨的眼光盯着邻居男孩;

只有最小的妹妹,知道事情的真相,可是却没有人在意。

这个家庭,出现在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处女作《无声告白》。

这是一个关于自我和救赎的故事,莉迪亚的死像一根导火线,点燃了这个家庭成员间岌岌可危的关系。

她的死也如一面镜子,反映出这个家庭人人困于他人期待又互相伤害的隐秘。

莉迪亚没有告白出的那句话,或许就是印在书上那句道理:“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以爱为名的期待,羁绊住生命

夜深人静的一天,16岁的莉迪亚偷偷跳出窗子离开家。不会游泳的她,独自划着小船,驶向湖心,然后跳进冰冷的湖底。

莉迪亚是詹姆斯和玛丽琳的长女,从小被全家人视为掌上明珠,悉心培养,是所有人嘴里聪明善良,乖巧争气的“别人家孩子”。

这样的女儿死了,死亡原因是自杀,家人们悲痛万分,无法接受,提出了很多质疑。

然而警察们的调查,却揭开了莉迪亚在“万千宠爱”之下不为人知的压抑与隐痛。

妈妈玛丽琳,对莉迪亚的学习生活事无巨细地规划指引,她希望女儿将来成为一个医生或科学家,而不是像自己一样是个普通的家庭主妇。

她对女儿的爱就是付出一切精力,“像培育观赏玫瑰一样,帮助她成长,用木棍支撑它,把它的茎杆塑造成完美的形状”。

爸爸詹姆斯,哈佛毕业,是个要求严格的完美主义者。他希望女儿不止要像他一样学习出色,还要如他期望的那样热情、活泼、开朗、合群。

他对女儿的爱是各种明示、暗示,嘴里总是出现“为什么呢……”、“为什么不……”,以提点督促女儿。

莉迪亚背负着父母炽热的期待。她每天几乎全部的时间都用来学习,稍一空闲下来,还要和同学联络感情。

她不敢不言听计从,因为她害怕。

小时候,玛丽琳有一次曾抛下儿子和女儿,离家出走想实现年轻时的梦想。一个月后,这次离开才因为发现再次怀孕宣告结束。

幼小的莉迪亚从此许诺,只要妈妈不再离开,让她做什么都可以。只要父母不吵架,她会尽全力满足他们的期许。

尽管,她根本做不到,也全无兴趣。

但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她只有装。

她假装喜欢母亲给她讲科学知识,为她报高年级的物理课,其实她的成绩越来越差;她假装结交了各种朋友,实际上打电话也只是在自言自语——这一切都是为了迎合父母的虚构。

当家里唯一理解她的哥哥内斯要出门上大学,她的精神支柱轰然倒塌——她再也编不下去了,她的寂寞、迷茫和不快乐把她逼向绝境。

正如伍绮诗写得:

家庭,有时候会是一个以爱的名义设置的牢笼,其恐怖在于,门上无锁,你却不敢推门而出,只能咆哮的接受一切爱的安排,直到最后溺亡其中,或是被时间所离散。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父母,将全部的生活和希望绑在孩子的成长上,用“无私的奉献”诠释对孩子的爱,实则以爱之名的情感勒索。

又有多少孩子像莉迪亚一样,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和爱,迎合他们的期待,似乎一有其他想法,就会被罪恶感和自责压得喘不过气。

强行给予和自我牺牲都不是真正的爱,只会束缚住生命的自由状态。

配合这种爱的委曲求全,假装表演,留给自己的也是无尽的痛苦和伤害。

对身份认同的期待,禁锢住生活

如果进一步探究莉迪亚死亡的谜题,得追溯到二十多年前。

那时的玛丽琳,是出类拔萃的女大学生。

尽管在“女性应该回归家庭”价值观盛行的时代长大,玛丽琳偏偏要选修化学课,实验做得比男生还出色,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

单亲家庭的她,从小看不惯母亲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安居生活。因此,她的努力奋斗就是要变得与众不同,而不是像母亲希望的,只为嫁给一个优秀男人。

那时的詹姆斯,是大学里年轻的华裔教授。

作为美国二代移民,他的人生道路饱受着屈辱和不平等。但他咬牙坚持下来了,考上了哈佛大学。

优秀的他毕业时却因为歧视,没能留校,只能去另一所学校任教。

詹姆斯渴望融入周围,但自身贫苦的家庭,不一样的肤色,始终让他格格不入。

即便他已经当上教授,周围人看他的眼光依旧没有改变。

一个想要与众不同,一个想要变得普通,对于自身身份的追求,是他们刻在骨子里的烙印。

他们在对方身上看见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于是陷入爱河,义无反顾地结婚生子。

现实却是,生活的琐碎另一切蒙上尘埃。

玛丽琳因为家庭中断了学业、放弃理想后,她成为了母亲口中的家庭主妇。詹姆斯以为和一个白种人结婚就能彻底融入美国人的世界,但他依旧被区别对待。

于是夫妻俩,将身份未能改变的遗憾投向了长得最像母亲的莉迪亚。

书中有一个送礼物的小小细节,让人感受到夫妻二人的期待多么令人窒息。

在别的女孩子生日、节日收到的是洋娃娃、裙子、首饰的时候,莉迪亚收到的是妈妈准备的物理化学方面的书,或是听诊器,只为让她延续她做医生的梦想。

好不容易收到爸爸送的裙子,却有附带要求:要穿着去参加舞会,并且要大受欢迎。以补齐他这个自卑孤僻的父亲所有社交短板。

这加剧了莉迪亚的痛苦。

因为父母的追求没有在她身上延续,而他们无法突破的困境她却在重复承受着:既不耀眼夺目,也被种族歧视。

其实,夫妇俩这种身份的迷失和执着,也是很多现代人的通病,因为性别偏见、种族偏见都是依旧存在的社会问题。

叔本华说:“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为了摆脱社会的偏见,很多人不断给自己身上加码施压,希望获得认可和接纳,反而忘记了,每个人都有属于他独特的价值。

挑战或融入他人设定世界,都不是人最重要的活法,也不是对所谓身份最大的肯定。

真正活着的意义,是放过无法回头的执念,相信当下的选择,与过往和解,以自由舒服心态,安然找到人生归途。

别在他人的认可和期待中,浪费生命

抽丝剥茧的调查,让莉迪亚死因越来越清晰。

但我认为,父母强行给予的期待与重压,或许将莉迪亚推向了看似绝望的深渊,但真正杀死她的,依旧是她自己。

年幼母亲的离家出走让她从一个普通的女孩变得既强大又脆弱。

她的强大,是自以为能以满足父母的期许为代价,改变家庭现状,自以为能和期许带来的枷锁对抗,哪怕痛苦不堪,也愿意独自承受。

她的脆弱,是小心翼翼地扮演着懂事乖巧,从不敢流露任何不满,她太害怕像年幼时再一次失去母亲,也害怕不听话就无法挽留已经出轨的父亲。

她本来可以反抗的,像她保护妹妹汉娜那样。

汉娜一直是被父母忽视的透明人,当她捡起姐姐丢在地上的礼物,莉迪亚一把扯过大喊:“你不需要它!”

在她们最后一次谈话,她对汉娜说:“如果你不愿意笑,就别笑。”她不希望妹妹的人生也被父母掌控。

然而,莉迪亚却继续委屈求全,重复昨天的日子,早已忘记了如何表达内心真实的意愿,她本来可以觉醒的,像她的哥哥内斯那样。

内斯也很擅长妥协,比如,在父母的期待下,他放弃了更喜欢的耶鲁和斯坦福,和父亲一样进入哈佛。

但不同的是,他更懂得如何坚持自我。他最终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成为了宇航员,带着热爱飞出地球。

莉迪亚什么也没做,既没有平衡生活,也没有争取梦想。

她深陷被束缚的痛苦,又一直不清楚“我是谁”“我想要什么”,一如书中那句悲伤的话:“我想成为所有人,除了我自己。”

她本不必死,但死去的只有莉迪亚。

莉迪亚虽然死了,但她的死,却让这个家重新审视自身和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詹姆斯夫妇,开始放下不完美的梦想,重新接纳彼此。他们也不再把期待放在孩子身上,而是真正关心陪伴曾被忽视的两个孩子。

而内斯与汉娜也开始彼此关心和亲密,不再试图逃离躲避这个曾对他们冷漠的家,渐渐融入其中。

“伤口还在,实际上,它们已经开始愈合。”

摆脱他人的期待,过上想要的生活,是每个人生活的应有之义,不应该只存在在无奈的幻想里。

而认可和接纳自己是勇敢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不管生活多么艰难,经历多么痛苦,人生,只要自己允许,一切都是开始,一切都能重启。

克里斯多福说过:“通往地狱之路,是用期望铺成的。”

人生在世最可悲的,就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忽视自身的感受,在别人的期待里过完自己的一生。

活在别人的期待里,无论你做得再好,都无法满足别人,就如书中写的:“你永远得不到想要的,你只是学会了如何得过且过而已。”

而活在自我的规划里,哪怕做得失败,也是属于“我”的不悔人生。

人生的选择,始终掌握在你的手中。

作者| 北方有佳,怡然自乐小女博,观察社会爱生活

图片|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视觉中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