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专业户印质明,《铁道卫士》的高科长,晚年丧妻,拒绝再续弦

说起印质明,可能许多人不知道,但如果提起电影《铁道卫士》,里面的公安人员高科长,相信大家都知道,而他的扮演者,就印质明,是不是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高科长就是他演的啊。

的确,印质明是一个高调而又低调的优秀演员,高调在高超的演技,低调在为人不张扬,谨守本心。

作为那个时代最著名的电影演员之一,印质明饰演了许多不同的正反面角色,但人们最熟悉的,还是在那些如《神秘的旅伴》《虎穴追踪》《国庆十点钟》《铁道卫士》等经典反特老电影里面饰演的公安侦察员角色。

公安专业户印质明,《铁道卫士》的高科长,晚年丧妻,拒绝再续弦

无论是《神秘的旅伴》中扮作赶马人与敌特周旋的公安干警冯廷贵,《虎穴追踪》里制定妙计果断挫败阴谋的公安局侦察处长陈惠远,《国庆十点钟》里的侦察员顾群,还是《铁道卫士》里面在飞驰的列车上与匪徒生死拚杀的高健和《戴手铐的旅客》中的公安局长魏子恒,这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公安勇士形象,都来自于印质明的精心打造,受到了观众的敬仰和崇拜,印质明也因此被广大观众戏称为“公安专业户”。

印质明,这个“公安专业户”,凭着其略含忧郁的气质、深邃而可洞察一切的眼神,加上高超的演技,成为无数人追捧的当红明星。

出演正面形象成功,反面人物一样演绎得有板有眼,特别是那个经典的叛徒形象王连举,更是被印质明刻画得入骨三分。

36岁才娶妻结婚的他,当妻子不幸去世离开这个世界后,印质明没有选择续弦,而是一个人孤独度过了11年的最后时光。

公安专业户印质明,《铁道卫士》的高科长,晚年丧妻,拒绝再续弦

1928年,河北的一个工商业资本家家庭里,出生了一名男婴,这让一家人很是开心,他就是印质明。在当时的中国,出生于这样的家庭,无异于含着金钥匙长大,所以说印质明自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可以得到相对优质的教育,而那个时候,中国大部分家庭的孩子,还是文盲,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所以说,印质明是幸运的。

印质明之所以最终走上演艺艺术之路,还是在他读高中的时候受到语文老师张洁忱的启蒙。

张老师上课有个特点,就是爱自由发挥,也就是不照本宣科,什么莫里哀的戏剧、莎士比亚的戏剧、斯坦尼的戏剧理论等等,都是他课堂上主角,不知不觉间就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在这样的氛围下,印质明对文艺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戏剧表演活动。

印质明的家世决定了父亲对他的期望,那就是经商,以后接自己的班,印质明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于1949年考入了当时的天津津沽大学(现河北大学前身),在工厂管理系学习。

公安专业户印质明,《铁道卫士》的高科长,晚年丧妻,拒绝再续弦

随着大学学习的展开,印质明更加迫切感受到,自己志不在此,对戏剧表演的渴望一直内心深处不断地发酵生长,一旦有机会,就会喷薄而出。

1950年,印质明的机会来了。刚成立的北京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今北京电影学院)来天津招生的消息,一下子打开了印质明心中潜藏已久的那份对戏剧的渴望,他当即找到学校领导,提出了转学申请,希望能够批准自己转到北京电影表演艺术研究所系统学习戏剧与电影知识。

但遗憾的是,印质明一次次的申请都被校领导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根本不给他开转学介绍信,因为学校不希望他转学,因为他在这里的学习快毕业了,这个时候转学不划算,家庭更是如此,还要等着让他学成毕业接班呢。

这些都丝毫没能改变印质明的决定,他必须要走戏剧表演之路,转专业虽然困难,但前人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先例,比如弃医从文的鲁迅先生等等,都是他要学习的榜样,自己可以弃工从艺,

但对于如何拿到转学介绍信,印质明暂时还没有办法,只能缓下来寻找机会。

此时印质明的家里情况也发生了变化,家族生意受到了影响,印质明的经济来源受限,不得不去工人夜校兼职当老师,给家里赚些补贴。

印质明是一个非常善于交流的人,在夜校教书的时候,和那里的工人们很快打成了一片。

公安专业户印质明,《铁道卫士》的高科长,晚年丧妻,拒绝再续弦

在一次闲聊的时候,印质明把自己想转学去学戏剧而不能的情况说了出来,本来,这也是印质明一时吐苦水的闲聊,谁知道他的这些工人弟兄们却上心了,于是就有老工人对他说,这事不难,咱们工人们联名开个介绍信管不管用?还可以加盖咱们夜校的公章,因为你也是夜校的老师,想去进修戏剧表演,应该支持的嘛。

当时,工人们就联名写了个介绍信,盖上了夜校的图章,印质明呢,就拿着这个去了北京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还真被录取了。

就这样,印质明成功地实现了弃工从艺之路。

到了这里以后,印质明如鱼得水,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

学校负责人陈波儿是一个非常有眼光的人,经常邀请许多文化界的大师级人物,作家老舍、电影人史东山、蔡楚生、音乐家郑律成、戏曲表演艺术家魏喜奎等人担任学校的客座教授给学员们讲课,极大地提升了学员们的知识面和层次。

经过刻苦努力的系统性学习,印质明于1953年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电影学院最早的一批学生。

公安专业户印质明,《铁道卫士》的高科长,晚年丧妻,拒绝再续弦

毕业以后的印质明,先是被分配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次年就和李亚林、叶琳琅、刘增庆、白英宽等后来的著名演员,一起来到了长春电影制片厂也即当时的东北电影制片厂做了一名骨干电影演员。

他的处女作,就是在东北电影制片厂1954年拍摄上演的黑白电影《英雄司机》里饰演金站长,算是第一次在电影中露面,成功地小试牛刀。

让印质明在银幕上大放光彩的,还是1955年拍摄的反特电影《神秘的旅伴》,他在电影中饰演男主角公安侦查员冯廷贵。

因为电影主要表现的是发生在云南地区的场景,但经费问题,本来要去云南外景地拍摄的镜头,只好改在大东北的长春拍摄了。

这就需要营造类似云南的地形地貌,当然也难不倒摄制组的工作人员。

他们在导演林农的率领下来到了长春郊区,经过摄影师聂晶和美工师的一番辛苦,棕榈树、瀑布群、漂亮的民族服饰等一系列云南特色的景致,就像变戏法一样给鼓捣出来了,那些效果真的是巧夺天工,惟妙惟肖,给大家顺利完成拍摄任务增添了无比的信心。

公安专业户印质明,《铁道卫士》的高科长,晚年丧妻,拒绝再续弦

当年27岁的印质明,能够拿到冯廷贵这个角色,也是过五关斩六将之后,凭借自己的实力得到的,自然也会十二万分地珍惜这个机会,经常对电影中角色进行琢磨、认真领会导演的意图。

在拍摄的过程中,他观察到导演林农每到思考问题的关键时刻,都会有一个下意识的动作,就是一根火柴棍放在嘴里嚼,如果思考问题的时间长,甚至会把一盒火柴棍全嚼个稀烂,而自己却浑然不知。

可能是导演当时的表情和动作感染了印质明,也可能是印质明一时福至心灵,也有模有样地模仿导演的这个下意识动作,只不过他可没有那么多火柴盒,就把火柴换成了到处都是的树叶子。

公安专业户印质明,《铁道卫士》的高科长,晚年丧妻,拒绝再续弦

果然,导演无意中观察到了印质明的这个小动作,而导演当时思考的正是如何设计印质明饰演的这个侦查员冯廷贵的表演动作。

这下子巧了,印质明的模仿让导演灵光一闪,就是这个动作了!于是,我们在电影中就会发现,每当案情焦灼无头绪的时候,冯廷贵的嘴角就开始嚼树叶子了,哈哈。

那天拍摄顺利完成后,十分满意的导演就问印质明,这个绝妙的小动作,你是咋想出来的。印质明是个老实人,就把模仿导演嚼火柴的事情说了,惹得林农哈哈大笑。

所以说,处处都有学问,事事都有可学之处,就看个人的观察力和造化了。

果然,《神秘的旅伴》放映以后,除了饰演女主角的王晓棠外,饰演男一号侦察排长的印质明,同样光彩照人,收获了大批的影迷。

公安专业户印质明,《铁道卫士》的高科长,晚年丧妻,拒绝再续弦

在《神秘的旅伴》中一炮走红之后,印质明并没有停下来脚步,几乎以平均一年一部的速度连续拍摄了不少佳作。

在1956年,印质明就连续主演了《虎穴追踪》和《国庆十点钟》两部经典电影。尤其是《国庆十点钟》,悬疑故事加上鲜明的时代气息,在当年上映后,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在《虎穴追踪》里,他饰演在后方运筹帷幄、冷静沉着的公安局侦察处长陈惠远;在《国庆十点钟》饰演雷厉风行、一丝不苟而又不乏幽默感的侦察员顾群,让印质明戴上了“公安专业户”的荣誉帽子。

实际上,印质明对导演让自己再次演侦查员,内心还是相当忐忑的,怕自己重复自己,不能突破自己,对一个演员来说是痛苦的,印质明对此深有感触,但他在这部剧中,保持以往的优秀特质的同时,也作出了一定的改变而且效果让人眼前一亮。

期间,印质明还在诸如《平原游击队》等电影中客串一些临时性小角色,一样演得有板有眼,毫不拉胯。

公安专业户印质明,《铁道卫士》的高科长,晚年丧妻,拒绝再续弦

1958年,印质明又连续参加了《工地青年》、《山野铁花》(中途下马)和《春雷》的拍摄,还参加了大型话剧《红旗谱》的演出,在剧中饰演了反面人物匪班长,,并兼李德才的“B”角。这也给了他拓宽戏路的尝试机会。

果然,依靠对人物形象的深刻理解和精湛的演技加持,演反面人物的印质明一样惹人注目,赢得了观众的喜爱。《红旗谱》在哈尔滨连演一个月,场场告满。

可惜的是,在最后一场告别演出的时候,由于进入角色太深,几乎到了忘我的境地,印质明在台上误将自己的手用手枪打伤,而且还因此做了手术。

由于演出太过繁忙,印质明的伤也因此没能得到仔细护理,导致发炎化脓连日低烧,不得不做消炎引流,恢复期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公安专业户印质明,《铁道卫士》的高科长,晚年丧妻,拒绝再续弦

《红旗谱》的成功让印质明的演艺事业一路向前,而真正让印质明登顶的,则是在1960年拍摄的《铁道卫士》中饰演侦察科长高健。

剧中的印质明,以略带忧郁的表情、洞若观火的眼神,“俘获”了无数影迷的心。

而实际上接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印质明的手伤还没有完全恢复,还在时不时需要做引流。拍电影的时候,总不能让受伤的手展示给观众吧?为此,印质明就特别设计了一个习惯性动作,就是高科长在剧中会经常把手插在裤子口袋中。不明真相的观众把这个经典的动作说成是印质明的“创造”,但印质明却苦笑着说,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啊。

哈哈,歪打正着,这个习惯性动作也为剧中人物增色不少。

公安专业户印质明,《铁道卫士》的高科长,晚年丧妻,拒绝再续弦

让人没有想到是,印质明刚来《铁道卫士》剧组的时候,最想饰演的确实反面人物敌特马小飞,但导演认为,印质明还是演高科长最为合适,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印质明差一点在饰演公安侦查员的戏路上与登顶失之交臂。

在剧中,印质明文武兼备,“文”在与叶琳琅扮演的女特务王曼丽巧妙地“斗智”,那画面至今依然是无法超越的经典;“武”在同罗泰扮演的敌特马小飞在列车上的“斗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丰富的人物表情与身体语言,都在剧中得到了极致的刻画,可以说,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是充满了冲击力的内心戏。

公安专业户印质明,《铁道卫士》的高科长,晚年丧妻,拒绝再续弦

有意思的是,这部在送审的时候被发现演员一会儿胖一会儿瘦,原来是拍摄地点不一样,伙食待遇差别大,剧组也因此被特批了不少大米白面,也算因“剧”得福吧。

《铁道卫士》,也是至今无人可超越的一代反特经典电影,印质明的“高科长”,更是公安人员角色中的天花板。

1963年,急于突破自己的印质明,在电影《自有后来人》中出演一个重要配角—叛徒王巡长,把这个胆小而又狡猾的角色刻画得淋漓尽致。

这个王巡长,就是后来《红灯记》里面大名鼎鼎的反派人物叛徒王连举,相信这个人物许多人都很熟悉。

公安专业户印质明,《铁道卫士》的高科长,晚年丧妻,拒绝再续弦

电影《自有后来人》拍摄完成以后,印质明的人生也在1964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此时已经36岁的印质明,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他不得不离开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回到了离别了14年的家乡天津,在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做了一名导演。

这14年,印质明也彻底在银幕上消失了。

幸运的是,回到天津的当年,印质明在一次采访活动中,遇见了那个能陪伴自己一生的人、在一家出版社当编辑、年轻漂亮又有学识的蒋新苓。不久,二人就步入了婚姻殿堂,两人婚后的感情生活非常和睦,育有一对儿女。

印质明虽然离开了银幕,离开了自己最为心爱的演艺事业, 但有着妻子相濡以沫的陪伴,他的日子并不孤单。

公安专业户印质明,《铁道卫士》的高科长,晚年丧妻,拒绝再续弦

1978年,人们发现,消失了14年的印质明,又出现在了银幕上,他在在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山乡风云》里,饰演敌人剿匪大队长“斩尾蛇”。

1980年,于洋自导自演的《戴手铐的旅客》里,52岁的印质明第五次出演公安角色,饰演与男主角刘杰生死与共的忠实战友魏子恒。 而那首脍炙人口、传唱至今不衰的经典歌曲《驼铃》,就是魏子恒送别刘杰时依依不舍战友之情: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

此时此刻,吴增华饱含深情的歌声,会不会在你的内心里产生战友之情的共鸣呢?

据说,都是确定刘杰一角的时候,于洋提出让印质明主演,但印质明却认为,于洋本人就是老资格的公安,还是他演最合适。老一代艺术家们的高风亮节,不能不让人佩服。

公安专业户印质明,《铁道卫士》的高科长,晚年丧妻,拒绝再续弦

1981年,印质明和郭振清共同执导了电影《大虎》,这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部电影,印质明在剧中饰演闻成。

1997年,和印质明共同生活了33年的爱妻蒋新苓不幸病逝。妻子的离去,让印质明极为伤心,也一度陷入了对妻子的无尽思念之中。

因为儿女都不在身边,许多亲朋好友都劝印质明再续弦,方便照顾自己的生活,毕竟那个时候印质明也已经是69岁的年纪了。

但这些好心都被印质明拒绝了,因为他的心里,只有蒋新苓一个人的位置。

公安专业户印质明,《铁道卫士》的高科长,晚年丧妻,拒绝再续弦

作为老一代优秀艺术家,“表现世界、演绎人生”是他在演艺事业上的行动指南,“清风明月,两袖清风”就是印质明为人处世的真实写照。

印质明工作这么多年,单位没有给他分过一套公房,他也没有主动朝单位伸手要。实际上,按照资历,印质明早就具备了条件,但印质明却往往主动把留给自己的机会让给了更需要的困难家庭,自己则始终带着妻儿住在解放前父亲留下的祖屋里。

由于年事已高,印质明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2006年起连续做了2次大的手术,一次心脏搭桥手术,另外一次在肺癌手术中切除了部分肺叶。

公安专业户印质明,《铁道卫士》的高科长,晚年丧妻,拒绝再续弦

2008年10月8日,令人尊敬的老艺术家印质明去世,享年80岁。

印质明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用心演绎的那些经典电影角色,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忆,将会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印质明创作年表

1954年:《英雄司机》

1955年:《神秘的旅伴》

1956年:《虎穴追踪》《国庆十点钟》

1958年:《心连心》《生活的浪花》《工地青年》《春雷》

1960年:《铁道卫士》

1961年:《冬梅》

1962年:《炉火正红》

1963年:《自有后来人》

1979年:《山乡风云》

1980年:《戴手铐的旅客》

1981年:《大虎》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