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乾隆》的编剧有多牛?仅靠一场戏和一句词就能让你记30年

经典清宫剧《戏说乾隆》的编剧到底有多牛?

单凭一场戏的台词就直接给跪了!

一部剧、一场戏、一句词儿,

够人足足记上30年,

试问如今的华语编剧圈子里,

哪儿还寻得着这份才情洋溢?

《戏说乾隆》的编剧有多牛?仅靠一场戏和一句词就能让你记30年

犹记得在第一部《江南除霸》单元中,四爷一行人微服私访来到苏州名店红袖招,却遭到背景强大的老板娘古香云的一番戏耍刁难。

《戏说乾隆》的编剧有多牛?仅靠一场戏和一句词就能让你记30年

整场戏妙语连珠,除了各类掌故的信手拈来令人大开眼界之外,末尾那句“客大欺店,店大欺客,奴大欺主,主大欺奴”,更是令人心领神会,经久难忘。


贾六:这什么烂店嘛!没有人招呼,茶都没有。

古香云:贵客要茶吗?

贾六:当然要了,我们口渴。

古香云:茶,有的。陆羽《茶经》前三卷、续三卷。你们要哪一种啊?

四爷:怎么个喝法?

古香云:宜兴阳羡茶、武夷建宁茶、小盆水芽茶、嫩的雨前茶、老的北苑茶。至于野茶、香片、毛尖、雀舌、乌龙、铁观音咱们这儿是不卖的。

《戏说乾隆》的编剧有多牛?仅靠一场戏和一句词就能让你记30年

四爷:真难。解渴就好。

古香云:用什么水呢?

众人:水?

古香云:对呀,潭水、河水、井水、泉水,还有雨水呢。

宝柱:水还这么多名堂啊?

古香云:哎哟!话不是这么说呀。潭水性苦,河水性咸,井水生津,泉水去痰。

《戏说乾隆》的编剧有多牛?仅靠一场戏和一句词就能让你记30年

至于雨水嘛,那可就更讲究了,春雨为兰,夏雨为荷,秋雨为桂,冬雨为梅。

《戏说乾隆》的编剧有多牛?仅靠一场戏和一句词就能让你记30年

四爷:是水就好了,你把我们考住了。

曹先生:哎,对了,来点儿菜吧。

古香云:菜呀,有哇。唐朝段文昌的《食经》十五卷随便你们点哪。

四爷:没看过这本书啊。

春喜:我们可是吃过御膳房的哦。

古香云:御膳房啊可是虚有其名呐,厨房做菜的时候,那些个鼻涕汗水都流在菜里头了。不比我们呐,那切葱的都还得要学上个三年才能上案子呢。

《戏说乾隆》的编剧有多牛?仅靠一场戏和一句词就能让你记30年

曹先生:鸡鱼肉蛋,随便来一点你们拿手的就好了。

古香云:喔,拿手的,有。不过今儿个十五,没有鸡鱼肉蛋,只有“渔父三鲜”。

四爷:好好好,就“渔父三鲜”吧,弄条鱼。

古香云:哎,我可是告诉您哦,这“渔父三鲜”是菱角、莲子、藕,这可是“雅菜”哟

《戏说乾隆》的编剧有多牛?仅靠一场戏和一句词就能让你记30年

四爷:螃蟹也该是“渔父三鲜”吧。

古香云:哎呀, 螃蟹呀。吃螃蟹那可是红袖招的名件呀。“三十团脐不用尖,老糟斤半半斤盐。好醋半斤斤半酒,入朝直吃到明年”。

《戏说乾隆》的编剧有多牛?仅靠一场戏和一句词就能让你记30年

曹先生:好!

古香云:“五糟六茄盐十七,一碗河水甜如蜜,做来如法收藏好,吃到来年七月七。”

《戏说乾隆》的编剧有多牛?仅靠一场戏和一句词就能让你记30年

四爷:行行行,别再添麻烦了,就这个吧。

古香云:好啊……哎呀!对不起啊,我忘了昨儿个就让人给订光了。

四爷:谁订的?

古香云:贵客咯。

四爷:什么叫贵客?

古香云:雄藩、权绅、大珰、豪商啊。

四爷:我不懂。

古香云:雄藩者,封疆大吏。大珰者,宫中各太监。权绅者,仕绅而通权贵。豪商者,青紫万贯,左右市场。

《戏说乾隆》的编剧有多牛?仅靠一场戏和一句词就能让你记30年

四爷:我们什么都不是,我们吃盘豆腐就走人。

古香云:豆腐?哎呀您是行家。豆腐九品十八味,十五只野鸡脑子煨豆腐,要用小蜡烛,可不能够用火。不过那得要四个时辰呐,您呐,得等。

《戏说乾隆》的编剧有多牛?仅靠一场戏和一句词就能让你记30年

四爷:我们在哪儿等啊?

古香云:哪里凉快就在哪里等啊。

四爷:哼!你们红袖招简直欺人太甚了。

古香云:哎呀,有道是“客大欺店,店大欺客,奴大欺主,主大欺奴啊”。这个……

《戏说乾隆》的编剧有多牛?仅靠一场戏和一句词就能让你记30年

四爷:我们叫人给欺负啦!

古香云:来人哪,送客!


五分钟不到的一场戏,却令观众在开怀大笑之余,隐隐觉得脊背发凉。

在编剧巧妙地旁征博引之下,几人之间的对话,几乎是三句一典,还处处暗含机锋,直听得人酣畅淋漓,拍案叫绝。

这场戏看似长篇大论,在言辞方面颇为卖弄,但却恰如其分地与人物性格的塑造以及剧情铺排的需求相契合,既有典、有料,又有滋味、有情趣。

引经据典固然需要编剧具备深厚的国学功底和素养,但如何将典故用得恰到好处、用得巧妙生动、用得没有故弄玄虚和刻意炫技之感,又能够高度妥帖剧中人物性格,做到自然流露,则需要编剧更深层次的创作功力。

或许对于一名编剧来说,最难做到的不是“字字锦绣,句句珠玑”,而是把一整部剧的台词都设计得洗练出彩。

无论是铺陈剧情、刻画人物,还是交代关系,升华立意......从来都是点到为止,绝不啰嗦赘言。

或许对于一名编剧来说,最难做到的也不是底蕴丰厚、满腹经纶,而是能把一肚子才情蕴含于一个个通俗易懂的故事中,把辛辣讥讽埋藏于幽默戏谑中,把姿态风骨隐匿于嬉笑怒骂中,真正做到雅俗共赏。

幸运的是,我们遇见了《戏说乾隆》,还遇见了它的创作者宋项如老先生(宋老早已于1998年突发脑溢血离世)。

《戏说乾隆》的编剧有多牛?仅靠一场戏和一句词就能让你记30年

他的一支妙笔,把好看的故事、立得住的人物形象、深刻的思想性这三大剧作元素,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充分糅合在了一起,还糅合得如此珠联璧合、浑然天成。

这份功力放眼整个华语影视圈,实属凤毛麟角。

《戏说乾隆》的编剧有多牛?仅靠一场戏和一句词就能让你记30年

31年悄然而去,

《戏说乾隆》和它的编剧依然令人高山仰止,

我们对其唯有,

既相望于江湖,

又相忘于江湖。

——The End——

(图片均源于网络,侵删)


在你记忆深处,《戏说乾隆》还有哪些难忘的经典台词呢?

这些台词又为何让你记了那么久呢?

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哦~~

西瓜家的放映厅:

坚持先娱己后娱人,

做有深度的原创影评、剧评、娱评分享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