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术?从《琅琊榜2》到《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

@真知新坐标

《琅琊榜2》第36集,萧平旌殿前对质首辅荀白水时,长林老王爷萧庭生对小皇帝元时的殷殷告诫颇为感人,尤其是经由老演员孙淳的演绎,一个忠君爱国且受制于平衡术而无奈无助的顾命大臣形象让人印象深刻。对质时,有太后视长林王府为眼中钉肉中刺,时刻欲除之而后快,有小皇帝已经动摇的君臣大义、兄弟情分,有荀首辅拉拢的满朝文武看似隔岸观火、作壁上观实则幸灾乐祸,有已经黑化、心怀鬼胎的萧元启,长林王父子处境可谓十分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长林老王爷对小皇帝的交代可谓用心良苦。

平衡术?从《琅琊榜2》到《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平衡术?从《琅琊榜2》到《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平衡术?从《琅琊榜2》到《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荀飞盏作为荀氏族人,是看得透彻的清流。荀白水作为外戚一派,时刻忌惮长林王府的做大做强。他秉承的诛心之论就是功高震主,一边诛心认为长林王府有不臣之心,另一边步步紧逼的骚操作其实又是建立在长林王府对小皇帝忠心的基础上。如此下作悖论、行事逻辑,其可怪也欤!荀首辅对荀飞盏叫嚣“人心是会变的”,可是古往今来,外戚干政,祸乱朝廷屡见不鲜,你荀首辅有朝一日做大做强又如何保证不变心?况且长林王府至少还是萧家人,你荀白水才是其心可诛!可惜皇帝太小,无可奈何。只能感慨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平衡术?从《琅琊榜2》到《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长林老王爷告诫小皇帝,靠着制衡掣肘,倒也可以安稳,但不是全部的为君之道,越是心怀忧惧,越要胸怀万民。可惜小皇帝受制于荀家太后、首辅的耳提面命,来不及深刻领悟、慢慢磨砺。最后长林老王爷一句“衣冠葬王陵、遗骨归梅岭”,宣告“萧氏庭生回家了”,结束了出身于皇家、受难于掖幽庭、蒙武靖爷恩养、最后开府建衙成为一代良将贤王却因猜忌遗憾而终的一生。

平衡术?从《琅琊榜2》到《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平衡术?从《琅琊榜2》到《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平衡术?从《琅琊榜2》到《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贞观长歌》里,唐太宗最喜欢跟“四大金刚”长孙无忌、岑文本、房玄龄、魏征说:来来来,现在就朕和你君臣二人了!你造吗?我从来没把你当外人……“四大金刚”莫不感激涕零。太宗御人有术,平衡是大道,中庸是上策。无论是太子李承乾还是皇子李恪,或者最后继承大统的李治,都是在这种平衡术中成长起来的。

而《康熙王朝》中的康熙,又是通过姻亲关系拉拢索尼把鳌拜拉下马,接着整个剧就围绕索额图和明珠的明争暗斗展开。最好双方落得戴着镣铐的明珠审问同是罪臣的索额图。

《雍正王朝》中先是太子党和八爷党的明争暗斗,太子彻底倒台后又是八爷和四爷的暗流涌动,最后以四爷荣登大宝结束。贯穿剧中除了立储奠定雍正皇帝的地位,先后十三爷、张廷玉、佟国维、隆科多、田文镜、李卫、年羹尧、马齐等人,都是在康熙、雍正的平衡术下或是拔擢重用或是起伏跌宕。

《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帝关于长江黄河的说法更是点破了这种平衡术的目的,就是避免“泛滥”,长江黄河都给了天下灌溉之利,不因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因水浊而偏废,长江一旦泛滥,朕也要治理,这便是朕为什么要罢黜杨廷和、夏言,杀杨继盛、沈链等人的道理。

平衡术?从《琅琊榜2》到《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

《大明王朝1566》书影。

《走向共和》中先是翁同龢和李鸿章,接着又有李莲英、袁世凯、岑春煊、瞿鸿禨、张之洞、康有为、荣禄等人,大清走到末年,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背景下,三纲五常,君臣名分,慈禧采取的仍是平衡术。

剧中的悠悠历史,不可阻挡,皇权之下,相权、军权、外戚、宦官之间的纠葛从未停止,盛世成于君臣勠力同心,治世兴于君臣共治的理想状态,内耗于平衡术,瓦解于君臣离心,败于封建王朝的必然宿命!无限唏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