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橘树两人抢摘 诱发命案酿成大祸

2016-09-02 12:31

核 心 提 示

仅仅是为了一颗种植在公共绿化带内的橘树,两名相邻男子竟为了阻止对方采摘而从起初的斗嘴发展到动刀……最终,争执双方一人在冲突中伤重不治,另一人则因故意伤害身陷囹圄。

网络配图

案情:一宗由橘子树引发的悲剧

张某现年62岁,系退休人员。事发当日午后,张某在自家附近的小区公共绿化带内与朋友在一起采摘橘子,适逢醉酒的邻居黄某也在绿地闲逛。黄某仗着酒意阻止并责骂张某,坚持认为橘树是他种的张某不能采摘,还指责张某把他盖电瓶车用的雨披弄在地上当垫子用。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吵起来,后经人劝解,双方才停止争执。

本来纠纷已经过去,但张某回到家中后,听说黄某又在刚才的绿化带里采摘橘子,心生怨气,遂从家中拿了一把刀返回现场,与黄某发生争执并推打。其间,张某一怒之下用刀将黄某捅刺身亡。事后,有目击群众打电话报警,张某在其住处被公安人员抓获。张某到案后对上述事实作了供述,但认为自己并没有杀人的故意。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张某持刀捅刺被害人胸部一刀致被害人死亡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张某犯罪后果严重,鉴于其到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被害人对引发本案有一定责任,张某系一时冲动作案等情,对其从轻处罚。被告人张某的犯罪行为还造成了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经济损失,依法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据此,上海一中院一审宣判,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张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三万余元经济损失。法院宣判后,张某未当庭提出上诉。

审判要旨:是故意伤害还是故意杀人?

司法实践中,要认定行为人的故意内容是杀人还是伤害,应遵循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从行为人与被害人的关系、案件的起因、过程、结果、作案时间、地点、手段、工具、打击部位、强度、次数以及行为人作案前后的表现等方面入手,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以查明案件的全部事实。

本案中,张某因采摘橘子遭到被害人责骂而与被害人发生矛盾,双方之前并无深仇大恨;张某带刀找到被害人后没有直接上前捅刺,而是双方再次发生争执后在冲突过程中捅刺了被害人一刀;张某到案后始终供述其没有杀人故意,故在案证据可以证实张某有伤害被害人的故意及行为,但尚不足以证实张某有希望或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故意。因此一审认定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而非故意杀人罪。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 粉丝服务 http://www.fensifuwu.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2690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zl@nla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