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画家、书法家。

苏轼书法在情景意趣上崇尚魏晋风度,在表现形式上介于钟系旧体与王系新体之间而偏于钟系,静穆而又虚灵,深邃而又典雅。最能体现苏轼风格的当推《黄州寒食诗帖》,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帖》纸本,25 行,共129字,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书法则以手卷形式一气呵成,随着感情变化,气势跌宕错落,焦急悲愤之情跃然纸上。正如黄庭坚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未有处。

【释文】: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黄州寒食诗帖》用笔中侧兼有偃卧挺起,转折自如,随心境情感的变化,出现跌宕之势。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翰逸神飞,心手双畅,充满不可遏制的激情。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