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空自战力大升级!雄心勃勃F-15J升级计划,对中国有什么启示

近日,在整个下半年一直安静如鸡、在“东亚怪物房”里显得存在感不强的日本自卫队终于祭出了新的装备更新计划。

根据美国国防部发布的消息,美国务院已经批准了将日本空自装备的F-15J型战斗机部分机队进行现代化更新升级的军售方案,升级之后的F-15J将被冠之以“日本超级截击机”(JSI)的称号。

对于这一“令和元年”的“一号案”,有些读者老爷嗤之以鼻,有些读者老爷可能觉得威胁有点儿大,因此咱们今天就专门开篇来谈谈此事。

日本F-15J的现状

之所以有些军宅对这一略显中二的“日本超级截击机”嗤之以鼻,大多数都是集中在日本的这批F-15J/DJ(DJ是双座型)机龄老,设备旧,升级慢,飞行员技战术水平也比较可疑上面。

某种意义上也确实如此:我们先从项目本身来考察,这批F-15J本身就是来自于八十年代初三菱重工承接的F-15型战斗机组装与自产计划,“初号机”甚至是在1980年交付给日本空自的,机龄已经接近40年了。即使最后一架量产型,交付日期也有20年了。相比之下,中国空军于1992年拿到的第一批苏-27SK反而还显得年轻了不少。

苏-27SK

F-15J pre-MISP型

项目开工时间早,交付日期也早,这些战机的技战术性能自然就不可能好到哪里去了。实际上,日本的F-15J从技术状态上来讲可以分为两个状态:一是于1980年到1988年生产的99架F-15J pre-MISP型,该技术状态比较类似于美军于1980年代初刚刚装备的F-15A型。

这批飞机在航电与火控系统上装备的是早期的AN/APG-63基本型号,可靠性较差,信号处理能力也不强,也不具备多目标截获与交战能力。使用H009型数据总线,只实现了攻击与导航的综合化,其余功能难以整合进入航电系统内。装备了老式的CP-105型机载战术计算机,运算速度仅相当于上世纪70年代的水准,性能拓展能力很差。使用的外挂管理系统则是硬件交互式的,无法挂载诸如AIM-120C或者日制AAM-4B这种先进的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该技术状态的F-15J作战能力与我苏-27SK旗鼓相当。

APG-63型雷达

F-15J/DJ-MISP型

第二则是从1988年到1999年间生产的102架(现存)F-15J/DJ-MISP型,该技术状态则比较类似于美军在1980年代后期开始对F-15C机队进行的MISP改进,改进重点一是换装更先进的AN/APG-63V1型全波形火控雷达,极大地提升了系统可靠性与后台数据处理能力。二是换装1553B型数据总线,以及新型模块式任务计算机(MMC)和1760A数字化外挂管理系统。

相比技术状态老掉牙的F-15J pre-MISP,后面的这些飞机起码具备较好的系统可拓展性,诸如部署在冲绳的第九航空团的F-15J作为日本空自技术状态最佳的一批F-15J就普遍经过2次升级,大多具备了可以发射AAM-4B型中距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的能力。但是,即使经过了升级,这些飞机的总体技术性能也只堪堪与我军的歼-11B型比较类似,你要让它来对抗我军较新锐的三代半战斗机,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既然如此,目前的日本空自打算升级一批F-15J,升级成F-15J-SI型,即使是从战斗力升级与延续的角度来讲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且根据目前放出来的该型飞机的升级计划来看,日本空自祭出的这一升级方案差不多还是做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咱们还是分几块来讲:

在装备方面的“有所不为”,是空自干脆把早期的那99架F-15J pre-MISP型给放弃了,这些飞机一方面是机龄太老,一方面是系统架构太落后,强行升级的话恐怕跟新造一架飞机差不多,因此打算在2024年前全部退出现役并用F-35A型战斗机取代。至于之前还有传言说空自打算把这些飞机改装成反舰攻击机的计划看来也无果而终。此番的大规模升级也就集中到了102架F-15J-MISP上,但是从空自目前只订购了98套升级套装来看,不清楚是打算挑出98架飞机升级还是先订购了这么多。具体细节还要继续观察。

而在升级的具体内容方面做到“有所作为”,主要指的是日本空自在对F-15机队升级逻辑上遵循了三代机升级到三代半战斗机的常见做法:重点强化航电系统,部分兼顾机体、航发与电站。

说到“兼顾机体”,主要指的是对这批F-15J的升级计划需要更换部分战机的中央翼盒,毕竟经过这么多年使用的话有些飞机的强度可靠性可能会有所下降;

而“重点强化航电”,则可以从此番日本空自订购的升级套装中全部体现出来。根据披露的消息,空自此番订购了103台APG-82V1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包括5台备用),该型雷达由雷神公司制造,其系统综合了APG-79(配套F/A-18E/F系列)的后端与APG-63V3(配套的则是F-15C“阿拉斯加鹰”)的天线,具备同时实施多模态工作任务的能力,性能非常之强大;

101套ALQ-239DEWS型数字化电子战系统(包括有3套备份),理论上具备对低可截获率有源相控阵雷达的识别与告警能力,信号溯源能力提升,同时还增加了机身内部携带的红外与箔条干扰弹容量、优化了投放算法;当然作为以上系统的伺服单元,116台ADCP-II型任务计算机(包括18台备份)、新一代机载战术数据链、新型座舱显示系统、联合头盔显示器等等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上机载设备就是日本空中自卫队打算给这些“日本超级截击机”所升级的航空电子系统的全部内容。

F-15改装后的新型座舱显示系统

在升级了航空电子系统后,这批F-15J-SI起码在空战能力上有了较大的提升,不仅可以完美适配美军的AIM-120C7/D这种第四代中距空对空导弹,也可以适配日本自行研发的AAM-4B和AAM-5这两种空对空导弹;此外,还有消息称这些飞机在理论上具备携带诸如JDAM这种精确制导炸弹和AGM-158系列这种隐身攻面导弹的能力,从而从单纯的制空战斗机变成多用途战斗机,也算是三代机向三代半升级的一种典型做法,目前还不清楚。

AGM-158巡航导弹

两种不科学的论调

从技术层面分析了日本空自升级现有的F-15J-MISP机队的逻辑后,有些读者可能还是对空自打算升级这批飞机去“干什么”不明就里,有些人认为空自这是“白费力气”,升级一大批三代机又无法跟第四代战斗机对抗,升级了也白升;也有些人认为空自对F-35A型战斗机的性能没信心,所以才会选择升级F-15,间接得出了一个“F-35不可怕”的非常不靠谱的结论。在大伊万看来,这两个观点都不太靠谱:

言论一:白费力气,升级也没用

先从第一个观点而言,确实,第三代战斗机或三代半战斗机无论再怎么升级,从技术水平上都是绝对无法与第四代战斗机相比的,经过升级的战机也很难从技战术上压制住第四代战斗机。但是经过有效升级,尤其是在态势感知与电子对抗系统上的升级,诸如对第四代战斗机装备的低可截获率相控阵雷达提高识别概率,无疑可以极大地提升第三代战斗机的战场生存率,起码可以在第四代战斗机发起攻击前得到预警并提前脱离杀伤区。

驻扎在三泽基地的F35A

同时,第三代战斗机在携带大型攻击载荷等方面相对第四代战斗机多少劣势还不明显,在使用成本上也有部分优势,因此基于“未来战场上三代半战机将与四代机长期共存”的想定,升级部分第三代战斗机以达到三代半战斗机的技战术水准,从现在的角度来考察的话也具有相当的必要性。

言论二:因为F-35A作用不大,所以升级F-15J

至于说“F-35型战斗机不可怕”这种结论,大伊万认为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反驳的必要了。当然,对于日本这种国家而言,F-35这种“攻势向”的战术飞机未必适合日本空自的战术要求——以日本空自日常执行最多的战术使命来讲,并不是联合空中战役,而是没完没了的日常防空识别区拦截与查证。

极高频率的拦截任务消耗了F15的寿命

在空自看来,对截击机的需求比任何一种战术飞机都大,而F-35A型的最大飞行速度又偏偏不太适合承担防空拦截任务,在拿不到F-22A这种截击机、自研的F-3型战斗机又遥遥无期的情况下,继续升级F-15J-MISP这种日本空自手里可靠性较好、且唯一一型截击机就成了必然选择。

总的来讲,伴随着空自升级F-15的开始,中国空军对早期的歼-11B和歼-10A的升级也将提上日程。在升级中怎样利用好空自的经验,避开空自趟的雷,倒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我们将在之后的文章中对这一话题保持关注,敬请期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