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笔为枪,聆听两位抗美援朝战地记者的浴血故事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冯茵伦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集结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作战,抗美援朝由此拉开大幕。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70周年。在这场以少胜多的伟大战役中,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同一线作战部队战士一样,奔赴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在枪林弹雨中无畏前进。不同是,笔是他们的武器。

“铅字和子弹共鸣,笔杆和枪杆齐飞。”他们,正是光荣的人民志愿军战地记者。

穿梭在炮火中报道写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90多岁高龄的原志愿军战地记者孙佑杰和王程远,分别向东方网·纵相新闻讲述那段出生入死,但又热血沸腾的峥嵘岁月。

刻刀下的硝烟

见到孙老的那天,他满面红光,穿着黑色的夹克,胸前挂满军功章,很是精神,丝毫看不出已是94岁高龄。一谈起入朝经历,老人的话匣子就关不上。

1950年11月中旬,美军突然在朝鲜东线山区向西推进。12日晚,时年24岁的孙佑杰,作为人民志愿军第9兵27军政治部机关刊物《胜利报》(1947年1月创刊, 1952年12月31日停刊)的记者,跟随27军第一梯队79师,在鸭绿江的上游临江,仓促入朝。

出发前,上百架美军轰炸机将新义州瞬间摧成废墟,惨痛画面令他至今难忘。虽然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但孙佑杰此次预感凶多吉少。

打包时,除了文具、生活必备品之外,他决定冒着“违规”风险,带上了木刻作品本、木刻板,以及数把木刻刀。

木刻?是的,和其他战地记者不同,孙佑杰最独特的“武器”,就是木刻画。

“当时抱着必死的心,所以出发前就想,要用一切手段,尽可能丰富地记录这场严酷的战争。”老记者这样说道。

孙佑杰于1926年3月出生于山东文登。1945年6月,初中读了不到一年,他就响应军召,来到栖霞境内牙山北麓的胶东抗大驻地,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他立志要在前线英勇杀敌,却没想到,音乐和绘画功底,让他阴差阳错进入抗大“宣传队”,并在随后的解放战争,调入华野九纵成立的文艺团,由此,以另一种身份,冲在前线。

木刻画,也正在这个时期,引起了他的注意——在物资匮乏的战争时代下,没有影像制版条件,而木版画的高度只有铅字的一半,便于报社印刷出版,也能令单调的版面显得更为生动。

燃起热情,却无从下手,上一次拿起刻刀,还是小时候跟着舅舅刻图章,他为此一筹莫展。1948年潍县战役后,孙佑杰偶然在城市废墟中,捡到一本封皮烧焦的书。他随手翻开一页,欣喜万分——这是一本木刻教科书。

"当时特别兴奋,我的‘老师’来了。”说到激动处,孙老的声音也随之提高。

于是,跟着这位无声的“老师”,孙佑杰一边琢磨,一遍苦练,并陆续在各类报纸上发表战地写实木刻作品,技术突飞猛进。然而,孙佑杰真正迎来创作高峰,是在入朝以后了。

朝鲜腊月严寒难耐,气温低至零下三四十度,战士们行军途中在野外极限露营,孙佑杰随军前行,在饥寒交迫中迸发灵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刻出第一幅作品——《露营》。

此后,他多次在血与火,生与死之间游走,陆续完成了《奋勇杀敌》、《人民英雄孔庆三在战斗中》和《舍身炸敌碉堡》这三幅战场写实作品。

孙老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在战场上木刻,不仅费时,还极度危险。首先,木刻对光线的要求极高,雨雪天、夜晚,或是在防空洞里点上烛火,都不行。其次,敌军轰炸机出伏不定,若是白天在野外雕刻,稍不留神,随时可能送命。

刨去恶劣的环境条件、行军路程和文字报道任务,能让他尽情创作的时间所剩无几。在朝鲜战场不到2年的时间里,虽然只诞生了四幅作品,但每一幅,都倾注了他的全部情感。

正如孙老写的那样,“硝烟在我的刀下飘动,炮弹在我刀下爆炸,敌人在我刀下死灭,英雄在我的刀下倒下,崇高无畏的精神,在我的刀下升华。”

笔墨寄情

90岁的王程远,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68军203师政治部——“战地快报”的采编记者。

△王程远老人

△王程远老人

1951年3月,王程远在北京华北军政大学入学仅一年半,就投笔从戎,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踏入朝鲜战场。当时,他是学校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成绩优异,写得一手好字。

战争前线,他常常席地而坐,把炮弹箱放在膝盖上,就开始奋笔疾书。据他回忆,从1951年到1953年,除了每两周一期的战地小报之外,他至少还写了四、五十篇通讯稿,分别登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媒体上,其中多篇报道出现在头版。

1952年9月28日,“五音山战役”取得胜利后,为了挖掘更多英雄事迹,王程远在通讯员的陪同下,前往主峰顶的营部采访。

不凑巧的是,当他们攀上顶峰,美军的轰炸机黑压压一片,轰鸣而来。“炸弹落下的速度有多快,就是你还没回过神来,炸弹就已经在你头顶开花,嗙嗙嗙,咣咣咣……”王老一边比划飞机飞行姿态,一边模仿爆炸声和轰鸣声。

他当时心想,死就死吧,眼睛一闭,就往山下滚。醒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躺在山脚下的沟里,身上的衣服被枝条撕成了条状,脸上、四肢,多处被刮伤,血流不止。鞋里,全是炸碎的石头粉末。

“我回过神来,脑子里就第一个念头是‘还能采访吗?’”王程远说,这个突然冒出的念头,令他羞愧万分,“别说每天,营部那些战士每时每刻都可能在山顶遭受敌人炮弹。我正好碰上一次,就退缩了,对得起那么多牺牲流血的战士们吗?”自我斗争过后,他一拐一瘸地,再次向山顶爬去。

这段虎口残生的生死考验,让他认识到,战地记者,不仅要记录有名英雄的丰功伟绩,还要为无名英雄留名。

他缓缓说道:“战争中,多么需要记者啊。多少英雄还来不及留下姓名,就牺牲了。我有笔,我能替他们把故事讲下去。”

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实际做起来却很难。肩负着时代赋予记者的使命和担当,王程远的脚步越发加快,笔触更加坚定,题材也日益丰富。

他写的一篇题为“这就是朝鲜妇女”的报道,还曾引起空前关注和热议。

该报道讲述了朝鲜劳动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妇女,抢修被美军飞机炸毁的公路,确保志愿军后方运输的故事。当时,朝鲜妇女们头顶大框,毫无怨言,当带头的支部书记被美军轰炸机炸死后,他的妻子来不及伤心,就马上接手继续完成任务。

王程远最惊心动魄的一次经历,莫过于“白虎团”事件了。

1953年7月,金城战役打响。7月13日晚,和王程远同属203师的607团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率12名侦察战士“乔装”潜入敌人阵营,直捣腹地,一举摧毁了李承晚精锐部队首都师的王牌团部——“白虎团”,缴获电话、汽车等物资装备,还夺取了他们引以为傲的“虎头旗”,重挫敌人士气。

14日凌晨,捷报传来。焦急等待一宿的王程远迅速起身,将这个喜讯编成号外、快报,火速上报下发。在当时的环境,他的报道之快、之准,堪称“业内楷模”。

与此同时,他决定,立刻动身前往敌军沦陷营地,追踪采访侦察英雄的光荣事迹。不过,作为前线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上级担心其安危,不愿放人。软磨硬泡后,他才在老侦察员和师摄影记者的陪同下,重走奇袭小分队之路。

这趟采访,危险四伏——按照以往经历,敌军会在战后不久,增派飞机至团部,轮番轰炸,避免物资外流。

不出所料,当王程远一行,翻过金城、烽火山,越过勇进桥、二青洞后,就在敌营外的草地上,遭遇到了此行的最大危险——5架敌机多次折返,9次俯射轰炸

所幸,现场的老侦察员身经百战,最终化险为夷。

此后,王程远根据实地经历和采访内容,写下万字纪实小说《奇袭》,刊登于各大战报刊,并于1956年5月12日,再度整版刊登于《解放军报》。

△王程远老人收藏的老报

△王程远老人收藏的老报

“写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据辽宁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的数据统计,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人数为290余万,牺牲人数为183108人。而战地记者,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伤亡数字。

王程远回忆称,当时,不少队伍中都有宣传干事,或通讯员,但记者人数很少,"几个师,可能就出了一个。"

孙佑杰表示,由于行军队伍的路线不同,除了搭档的摄影记者或所属报社的同事之外,鲜少和其他的部队记者往来。"路上碰到了,打个招呼,就继续赶路。"

提到一起出生入死,最后却魂断异乡的兄弟们,即便过去了60多年,他们的悲伤和痛心还宛如昨日——

孙佑杰所属报社的通讯主任阎维华,性格开朗,热爱生活,入朝不久后,就学会了朝鲜舞,还说得一口流利的朝鲜语。他常常说:“干报社,就得多学外语,不然,就成了眼睁瞎。”不幸的是,刚上战场没多久,在一次下团采访途中,这位年轻的记者就意外被敌军飞机炸死了。

"太可惜了,他的年纪比我还小。"孙佑杰说完,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1953年,孙佑杰为治眼伤,提前回国,随后便与最亲近的搭档——摄影记者史云,失去了联系。当孙佑杰时隔多年再度听到这位昔日老战友的消息时,传来的只有一个噩耗:他回国没多久,就去世了。

在战场上,这两位战地记者以笔代枪,归国后,他们仍然笔耕不辍。

1954年1月,王程远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编辑队伍,连续数月夜班挑灯疾书,将此前刊登在《解放军报》上的《奇袭》一文,从两万多字扩充到6万余字,进一步刻画英雄杨育才,并改名为《奇袭白虎团》,受到读者热捧。这部作品,后来也改编成样板戏,成功搬上荧幕,在中国家喻户晓。

现在,老人写不动了,但他寄情于新一代年轻记者。他说:“在战场上,报道有时候不是用墨水写出来的,而是沾着血写的。现在,祖国强大了,再也没有过去的那些苦日子了。希望年轻的记者们,珍惜这份幸福、有意义的工作,做好人民的‘报春鸟’,认真完成每一次报道。

孙佑杰,则始终希望圆个“作家梦”。

回国后,他通宵达旦,一口气完成3万余字的抗美援朝回忆录,但由于写作功底差,这份作品读来平淡无味,丝毫不能呈现战争之残酷。于是,孙佑杰下定决心,推倒重来。在此后的三十余年间,他一边恪守在新闻岗位上,一边不断专研学习,磨炼文笔。他还出版了一本中篇小说《策反者》,受到好评。

1992年,退休两年后,孙佑杰意识到,时机成熟了——比起过去,他的写作热情更加充沛,下笔也越发顺畅。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20万字的纪实文学作品《鸭绿江告诉你》。

这本作品的成功,也激励着这位退休老记者去追寻更多的梦:做讲座、办展览,老人还将刀刻艺术的立体精髓、与绘画、书法相结合,形成独特的红色艺术作品。

△孙佑杰创作的艺术作品

△孙佑杰创作的艺术作品

他笑称,自己越写越年轻,“高产似井喷”,而老伴则在一旁吐槽评价,“宅男病越来越严重”——平时,除了晨起锻炼、吃饭、上厕所,孙佑杰几乎一步都不愿从书桌前挪开,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

孙老哈哈大笑过后,神色认真地说道:“抗美援朝战场上,我亲眼看到身边的战友流血牺牲,成片倒下。他们一眼都没看到和平年代的美好生活,我不仅看到了,还享受到了。这逼迫着我,要不惜一切代价,一直写下去。

△孙佑杰老人和学生们合影留念。

△孙佑杰老人和学生们合影留念。

1月12日,20多名大连理工大学”国旗护卫队”队员,乘船来到山东烟台,开展为期5天的“拜访烟台老兵,传承红色基因”的红色研学之旅。

东方网·纵相新闻也加入了这支小分队,分别探访多位90多岁高龄、曾深入前线的抗美援朝老兵,聆听他们讲述浴血奋战的真实经历,还原那段波澜壮阔的烽火岁月,展现一代军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