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20多倍于己的敌人,誓死不退!荣立特等功!

撰文丨左进升、付豪、张钰浩

本期推出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34):《抗击20多倍于己的敌人,誓死不退!荣立特等功!

  “千斤重担我们也要担起来!敌人拥有钢铁和汽油弹,我们有着敌人没有的武器——勇敢和决心!”

  草原腹地,战车滚滚、铁甲轰鸣,第81集团军某旅一场红蓝对抗演练即将打响。沙场上,三连官兵整装列阵,他们身后是新型装甲车,“松骨峰特功连”红色战旗在风中猎猎飘扬。面对血染的战旗,连队官兵再次高举右拳,喊出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时任连长戴如义的战场动员。

  说起松骨峰战斗,人们总能想起魏巍所著《谁是最可爱的人》描述的壮烈战场:“烈士们的尸体,做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卡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捺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作为连队的第25任指导员,该连现任指导员彭陈深知,当年那场胜利是多么来之不易——

  1950年11月,三连参加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在松骨峰上,官兵面对20多倍于己的敌人、在飞机大炮坦克的轮番攻击下,从凌晨战至黄昏,弹药殆尽,就用枪托、石块,甚至是牙齿与敌搏斗……最终以牺牲111人、仅存7人的巨大代价,成功阻击美军第二师九团南逃。战后,三连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攻守兼备”锦旗一面,并荣立特等功。

  70年来,连队积淀形成了“无限忠诚、无私奉献、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四无”精神,一座刻有“松骨峰精神代代传”字样的雕塑激励全连官兵砥砺前行。每逢重大任务,官兵都会来到雕塑前重温连训,集体背诵《谁是最可爱的人》。

  彭陈告诉笔者,前年,在“松骨峰阻击战”68周年之际,一抔从松骨峰带回的沙土被交到三连官兵手中。接过曾经挥洒着先烈鲜血的热土,官兵一双双湿润的眼睛饱含着崇敬,也燃烧着激情。“时代条件变了,作战样式变了,武器装备变了,红色基因这个制胜密码一定不能变。”在三连,每个班都建有荣誉册,每名班长都与几十年前的老班长建有联系,每一名干部骨干都是优秀的连史解说员,每名战士都熟知松骨峰阻击战战史……

  英雄情结映照勇士豪情,硝烟散去,但三连官兵使命犹然。

  统帅一声令,挥戈向打赢。“过去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回望三连建设发展历程,“逢敌亮剑、以气胜钢”的松骨峰精神始终是指引一代代官兵砥砺奋进的航标。

  在三连几份练兵备战的成绩单上,笔者看到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极寒条件下数字化装备先期探索,第一次进行直升机接替指挥试训,第一次对合成营全域机动作战进行实践,第一次构建合成营离散配置兵力部署……“这些‘第一次’,如今说起来很提气,却是大家日夜奋战,一个难关一个难关攻下来的。”回望来路,三连官兵感慨万千,“阔步改革强军宏伟征程,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我们必须只争朝夕、勇往直前!”

  “每个人都是一颗钉子,要牢牢钉在阵地上,天大的压力也要顶住。”临近采访结束,正逢三连官兵晚点名,大家齐声背诵这句抗美援朝战场上时任指导员杨少成作的最后战前动员。对官兵来说,这已然成为一种与前辈使命交接的独特方式。松骨峰精神在这里化成忠勇和血性的代名词,深深根植于官兵心中,源源不断孕育出新的松骨峰传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