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拉松大众精英标准与BQ的比较分析

跑马拉松的人对BQ都不会陌生,BQ是BOSTON MARATHON QUALIFYING STANDARDS(波士顿马拉松报名资格标准)英文简称,很多跑者会将达到BQ做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中国田联在2016年也出台了一个马拉松等级标准,划分了四个等级:精英、1、2、3级,国内很多跑者把达到精英标准视为一种自我满足。本文将精英标准简称为精标。对比BQ和精标,可以看到二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别,本文试图分析差别的原因,但是由于没有更多的数据支撑,纯属主观推断和猜测,尚需专业人士进一步证实。

波士顿马拉松和BQ

波士顿马拉松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全球首个城市马拉松,至今已举办了122届。比赛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一举办,是世界六大马拉松之一,由于它对参赛资格有严格限制,更加吸引了全球马拉松爱好者的关注和想往。

若想报名参加波士顿马拉松,成绩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对于不同年龄组的跑者有不同要求,成绩是有有效时间的,以净成绩为准。比如,2019年波士顿马拉松要求的BQ成绩必须是在2017年9月16日(美国时间)后取得的,跑者的年龄划分按2019年4月15日比赛日那天的实际年龄为准。BQ对赛事级别是有一定要求的,对于国内有哪些赛事受到BQ的认可,网上可以查到。但是,据某业内某人士说,只要是国家田联认证的赛事,BQ都认可。下图是不同年龄组的BQ 。

2019年波士顿马拉松报名开放时间是2018年的9月10日,届时凡达到BQ的跑者均可以报名,但是由于报名者较多,录取是根据成绩快者优先的原则进行的。按以往的数据,通常比BQ快3分钟,才有机会被录取。笔者为了达到BQ,今年专程报名参加了首尔马拉松,因为首尔马拉松的天气和赛道都非常容易出成绩。非常幸运,笔者取得了BQ4(比BQ快4分钟)的成绩,可以说拿到了波士顿马拉松的入场卷。

国内马拉松大众精英标准

在2016年的中国马拉松年会上,田协发布了一项等级评定标准——《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大众选手等级评定标准及实施办法》。其中包括全马的等级评定标准。本文仅列出全马的精英标准。如下图所示。

上述数据是如何得来的、其背景是什么,没有可靠说法。笔者只在网上看到一种说法:田协表示以上的数据是依照全国大众选手参赛大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结合国家体育总局2006年4月颁发的《全国田径锻炼等级标准》以及国内外马拉松发展情况而制定的。可以说,这份等级评定标准更多以鼓励大众健身、推动马拉松运动发展为主。

追求达到精标是国内很多跑者的一个梦想。一是因为它代表业余跑者的最高级别,二是因为达到精标后,许多赛事可以免抽签。

BQ与精标的差别

对比BQ和精标,可以发现有如下几个差别:

1、划分的年龄组数目不同,BQ共划分了11个年龄组,而精标只划分了9个年龄组。

2、BQ将18岁至34岁划在一个年龄组中,而精标将18至34岁划分了二个年龄组:29以下和30-34。

3、BQ将65岁以上划分了四个年龄组,而精标将65岁以上做为一个年龄组。

4、BQ的低龄组成绩远比精标快,而高龄组的成绩远比精标慢。

5、在60岁以下,BQ每个相邻年龄组之差是5分钟,而精标对55岁以下的每个相邻年龄组,给出的差别是1分钟。

差别的成因分析

若要分析差别的成因,首先应当搞清楚BQ和精标的制定者们在制定标准时的依据是什么,笔者没有查到相关信息。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标准的制定一定与各年龄段的参赛人数以及所取得的赛事成绩有关。下面依次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1、国内65岁以上老人参赛人数可能相对较少,没有必要做更细的分组。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人们的观念差别较大,国内受传统养生观念的影响,认为到一定年龄后,应该静养为主,不宜做过多的运动。

2、BQ所依据的参赛数据,18到34岁年龄段,成绩上没有什么差别,因此没有必要划分2个年龄组。而国内精标所依据的数据表明,18至29岁年龄组和30至34年龄组在成绩上有一定差别。

3、尽管由于第一个原因,在中国65岁以上老人参赛人数较少,但是也不能因此而放弃公平原则。将70岁以上,甚至75岁以上的老高龄跑者与70岁以下跑者放在一个年龄组,是不公平的,基本剥夺他们成为精英的可能性。

4、BQ所依据的参赛数据,年轻跑者速度相对较快;而精标所依据的参赛数据,年长跑者速度相对较快。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如下:其一国内年轻人各种压力过大,没有时间跑步;其二国内的年轻人更喜欢安逸、缺少一种拚搏精神。以34岁以下男子为例,BQ成绩是3小时05分,而精标34岁以下分了二个年龄组,成绩分别是3小时23分和3小时24分,二者相差18分-19分钟,可见中国年轻人的马拉松成绩简直是弱爆了!再以55-59岁年龄组为例,BQ成绩是3小时40分,而精标却要求成绩达到3小时33分钟,二者相差7分钟,可见,中国在这一年龄段的人很强。

5、年龄组之间的成绩之差,个人认为精标比较荒谬,很有可能是犯了一个低级错误。以45-49年龄组和50-54年龄组为例。从最大相差年龄来看,45和54岁年龄相差9岁,但精标成绩只相差1分钟,而BQ相差5分钟,显然BQ更合理一些;从最小相差年龄来看,49和50只相差1岁,BQ相差5分钟,而精标相差1分钟,显然精标更合理一些。但是,从年龄组的平均值相差来看,熟好熟坏立刻见分晓。49-50的平均年龄是47岁,50-54岁的平均年龄是52岁,平均年龄相差5岁,BQ相差5分钟,精标却只相差1分钟。显然,BQ更合理一些。

结束语

笔者开始注意到BQ与精标之间的差距是从达到BQ4开始的。笔者在跑群中发现,很多年轻跑者,虽然达到了精标,但离BQ依然相差很大,而笔者本人虽然达到BQ4了,却距精标还有相当的差距。从表面上看,可以说BQ对年轻跑者更苛刻,对年长跑者更宽松,而精标与BQ正好相反。但是,透过表面现象,我所看到的是,国内年轻人普遍缺乏运动、体能相对低下。年轻人是祖国的未来,若这个结论是真实的,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在全国范围采取有力措施,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运动中来,提高他们的体能、加强他们的意志!

转自: securityfirst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