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么多网球比赛,你知道鹰眼的由来么?

2004年9月8日,在一场美网女单四分之一决赛中,小威廉姆斯以6:2 4:6 4:6的比分惨遭同胞卡普里亚蒂逆转。这场比赛之所以让人记忆犹新,是因为小威在比赛中遭遇到了多达四次的误判。其中有一次堪称网球史上最离谱的判罚,小威的回球明显在界内,却被主裁无情地判罚出界,而这一分刚好又是决胜盘的关键分。

评论员麦肯罗在解说这场比赛时无奈地喊到:“快启用鹰眼吧,裁判的判罚越来越离谱了!”

这场比赛后引发了关于网球运动是否在某些情况下需要重打或者引起先进的技术辅助判罚等一系列激烈的讨论。当时,鹰眼这种高科技技术还只是运用在电视转播中,随后关于引进鹰眼协助比赛的判罚的呼声越来越高了。

英国地区鹰眼公司的总监阿嘎斯表示,在21世纪早期,从BBC到ESPN的电视转播,都运用了鹰眼来帮助解说比赛。我们可以预测到,以后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丝毫不亚于像小威廉姆斯对阵卡普里亚蒂这样重要对决,网球比赛的判罚手段注定要出现变革。

这项在球迷中最受欢迎的科技其实来源于板球运动,创始人霍金斯创造了这一项技术来帮助电视转播商转播板球比赛,随后它很快被运用到了网球运动中。电视观众亲眼目睹了鹰眼的精确性后,各大网球巡回赛和网球网联不得不忽视它的价值。在2004年美网那场争议性的比赛之后,鹰眼终于站上了正式舞台。

鹰眼的测试开始于2005年,并曾在世界上最大的球场阿瑟阿什球场进行过校验。2005年年末,国际网联、ATP和美国网球协会正式宣布完成鹰眼的测验工作,于2005年10月正式把这项技术引进到有需要的巡回赛。

鹰眼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当击球弹落在球场上后,10台布置在球场各个角落的高速摄像机迅速捕获球的落地影像,来协助鹰眼来监测球的运行轨迹。鹰眼在2005年年末的英国皇家音乐厅表演赛第一次使用,并于2006年一月的霍普曼杯正式亮相于巡回赛。随后,鹰眼在迈阿密大师赛、美网系列赛和美网等重要的比赛中投入使用。

2006年,鹰眼总共在10项巡回赛中协助比赛判罚。目前,鹰眼公司与95项巡回赛保持者合作关系,其中包括3项大满贯赛事。(法网没有使用鹰眼系统)

作为国际网联唯一批准使用的司线判罚系统,阿嘎斯表示他们一直在致力于提高鹰眼系统的科技含量,使得它的准确性越来越高,“在鹰眼投入使用后的10年时间里,摄像技术的突飞猛进给提高鹰眼准确率提供了有力条件。”

为了确保鹰眼系统能在阿瑟阿什球场两周内每天能工作14小时,阿嘎斯表示他们在球场布置了多达10台的告诉摄像机,如果其中一台摄像机无法工作,鹰眼系统仍然能维持正常的运行。

然而,鹰眼系统有时会出现延迟的情况,在选手提出挑战后,它要大概花上5到10秒的时间来进行回放。观众在等待鹰眼系统的回放时,显然会和球员一样越发紧张。

阿嘎斯表示:“有时候球员在等待鹰眼的判罚时,他们会得到比赛中最热烈的欢呼声。鹰眼的超控人员能在半秒钟内知道答案,但他们必须截对正确的时间点,并且把录像发送到赛场上的电子板上,这需要花上5秒钟左右的时间。球迷在等待结果的这段短暂的时间内可以给比赛制造一些欢呼声等娱乐效果。”

“当球员在等待鹰眼显示的结果时,裁判也在等待结果的产生。早期,主裁和司线在等待鹰眼的回放时都非常紧张。在经过了一个赛季之后,球员挑战的成功率只有30%,这说明主裁和司线70%的判罚是正确的,他们做得很棒。”

阿嘎斯评价到:“尽管鹰眼的推广花了不少时间,它已经成为了网球运动中另一项重要的判罚工具。裁判们都很也欢迎它的到来,毕竟他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比赛的公平。他们对鹰眼系统如何起到作用非常感兴趣。”

尽管还没有任何的官方记录,但鹰眼系统可以证明顶级的裁判判断球的准确性比一般裁判要高的多。

30年前,网球比赛的判罚制度第一次做出了一项戏剧性的改变。裁判官员们首次发明了一套执法比赛的代码,并被国际网联所标准化。1999年,ITF、WTA和ATP开发了一个通用的裁判认证系统,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网球比赛的裁决标准同时被三大组织所认可。

在那以后,国际网联发展了一套适用于全球的裁判等级制度。这个标准分为四级,所有的裁判一开始处于国家级别。当他们通过了考试后,可以升级为绿牌,也就是第一级。接下来第二级是白牌。第三级也包括了:铜牌、银牌和金牌三个级别。

在过去的10几年,金牌裁判们对鹰眼的控制有额外的权限,这一切要归功于2004年美网的那场女单1/4决赛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