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

亚残运会赛场上的三次“重启” 当她们走到人生的转角

日期: 来源:浙江日报收集编辑:浙江日报

潮新闻 记者 刘俏言 李睿 编辑 张彧 摄影 马赛洁

幼年患病、先天残疾、少时意外,为证明自我走上体育道路,为获得尊严不断突破……在杭州亚残运会赛场的混采区,时常有运动员会笑着讲起他们的故事,没有波澜的情绪,仿佛是在谈论他人的人生。

我们发现,残疾人走上运动员这条道路,总会经历某些需要转身重启的时刻,他们向命运挥拳,憋着一口气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一路厮杀向前,才有资格在比赛结束后淡泊一笑,告诉全世界“我们都一样”,也在享受体育本身。

从仓库管理员到赛艇运动员、从游泳首金得主变为皮划艇运动员、从健全的跆拳道运动员到坐着轮椅射箭,这是三个亚残运会女性运动员的故事,经历过希望与失望,也感受过不甘与创伤,她们都在人生的某个重要节点不约而同选择转身,迎来生命中更加宽阔的星辰大海。

找到人生的新出口

“我相信我可以

11分35秒33,41岁的杭州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赛艇运动员王丽丽(肢残)拿下了人生第一块亚残运会金牌,实现了13年体育生涯的梦想:在赛场上奏响国歌。

赛后混采区,轮椅上的王丽丽笑声爽朗,她笑称自己已经快成中国残疾人赛艇队里“最老的人”了。但她还没打算退役,“明年巴黎、后年全运会……”她还有未完成的使命。

王丽丽

28岁之前,王丽丽没想过此生会与体育结缘。出生于浙江金华东阳的她,10个月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导致下肢残疾。与轮椅相伴的漫漫长日,让她从小就不喜欢运动,“一只腿无力,一只腿瘸着,即使想跑也跑不了。”也因此,在第一次接到东阳市残联邀请她参加坐式排球比赛时,她一口拒绝。

彼时,王丽丽在东阳一家企业当仓库管理员。虽有不甘,但她找不到出口,也曾一度以为,自己的人生,就这样安安稳稳过下去了。

夺金后,王丽丽掏出手机第一个联系的人是韦青——那位她至今感激的东阳市残联工作人员。当年找到她时,没有被一下“劝退”,反倒是宽慰她:“试试吧,我们教你。”

王丽丽选择了“转身”,却出乎意料地收获了诸多“意外之喜”——训练了不到30天,她就在金华市残运会坐式排球比赛中拿到了第一;只在公园摆摊处打过气球的她又被推上了金华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一举拿下女子气手枪30×10立姿、女子卧姿气手枪两项冠军。

此前冒着一丝光亮的出口,好像一下子被撕开了口子,王丽丽忽感人生豁然开朗,“原来28岁的我,还可以!”

恰逢浙江组建赛艇队,由于表现出色,王丽丽的运动潜力和天赋被浙江赛艇队教练看中。这一次“转身”,即便是个怕水的“旱鸭子”,王丽丽没多犹豫,她入选省赛艇队集训,在千岛湖进行系统性的水上训练。

王丽丽

13年的时间证明,王丽丽真的可以。她陆续在多个国内国际大赛中获奖,2016年还参加了里约残奥会,获得女子单人1000米赛艇亚军,改写了国家残疾人赛艇队女子单人艇未参加残奥的历史。

如今,一块家门口的金牌,给她的亚残运会之旅画上了句号。“回家陪几天家人,就回千岛湖继续训练。”来杭州之前,王丽丽已经在塞尔维亚拿到了巴黎残奥会的入场券。

我们相信,她可以。

放下“首金”从头再来

“皮划艇给予我更多的可能”

“4分56秒91!蔡余庆燕打破了自己创造的亚洲记录,夺得2010年广州亚残运会中国队首金!”

杭州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皮划艇运动员蔡余庆燕(肢残)至今还能记起场馆里响起的广播声,这无疑是她最高光的时刻。那时的她只有15岁,是一个和健全人同场竞技都能拿到冠军的小姑娘。

“我是因为在一次大雪天里拄拐上学,被来视察的领导发现,才有机会进入省队训练的。”蔡余庆燕说,在浙江丽水的吾古村,上学需要走5公里的路,她格外珍惜每一次向外远眺的机会,所以成为运动员后,她觉得自己必须要游出成绩,回报她的父母。

或许是因为过早展现出的游泳天赋,蔡余庆燕一直在游泳这个项目上顺风顺水。但在享受过鲜花和掌声后,她第一次遇到了瓶颈期,无论怎么游,都无法更上一步,2012年的伦敦残奥会上没有拿到奖牌,对她而言是致命的一击,那时的她从未困囿于身体上的残缺,“但却因为迟迟无法突破而陷入自我怀疑中无法自拔。”蔡余庆燕回忆。

对于10岁就在体育训练的环境成长的蔡余庆燕而言,成绩就是生活的全部,当这个支柱一旦被抽走,她觉得自己就像浮萍一样失去了根,在无数个深夜哭湿了枕头。

蔡余庆燕

2015年,恰逢浙江省残疾人皮划艇队开始组建,面对教练伸过来的橄榄枝,蔡余庆燕下决心重启自己的运动生涯。“其实我也入选了游泳冬训的名单,但我想既然决定转身,就转个彻底,反正我也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

蔡余庆燕自己也没想到,反而是这次重启,让她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认识了一群有趣的队友,结识了自己的老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她的生活从比赛这一条单项车道开始拓宽,她开始慢慢享受皮划艇这个项目本身,放下了得失心,反而成绩回来了:在亚残运会上夺得皮划艇女子KL3级的铜牌。

“其实像我这样从一个项目转型到完全不同项目的运动员有很多。”蔡余庆燕说,残疾人运动员往往都有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为了自己能够留在赛场,哪怕30多岁都会有人选择从头开始,这就是体育竞技的魅力。”

10月23日,当队友谢毛三夺得杭州亚残运会中国队首金时,蔡余庆燕又模糊地看到了13年前的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不过这一次她的笑容定格在因风吹日晒的训练而变得黝黑的脸上,“我还可以继续做运动员,做很久很久。”

接受自己从头再来

“两年,我重新‘站’了起来”

“Ten 十环!”10月26日,在女子反曲弓双人团体公开级金牌赛的现场,扎赫拉·内马蒂连续射出了两个十环,最终夺冠,在场边观赛的伊朗残奥会主席加富尔·卡雷加里举起双臂欢呼庆祝,“我们是特意来看她比赛的,她是整个伊朗的骄傲!”加富尔说。

扎赫拉·内马蒂

今年已经38岁的扎赫拉的背后,依然是一个关于“转身”的故事。

“对于一名跆拳道运动员来说,失去双腿就像钢琴家失去了手臂。”扎赫拉·内马蒂曾无数次说起这句话,她是唯一一位同时参加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运动员,也曾是首位坐着轮椅入场的奥运会开幕式旗手。

16岁的年纪已被选入伊朗跆拳道国家队,扎着黑带的扎赫拉踢出的横踢能在空中划出一条漂亮的曲线,那时她最大的梦想是去参加奥运会,拿金牌。但这个梦想随着18岁的一场车祸戛然而止,扎赫拉的双腿再也无法站起。

从那场车祸到再次决定成为运动员,扎赫拉用了两年。关于这两年发生的故事,扎赫拉鲜少提起,但不难想象,一个怀揣着奥运梦的女孩面临着身体和事业的双重破碎,慢慢接受坐在轮椅上的自己,是一件多难的事。

选择射箭,是因为扎赫拉发现,她可以和健全人同台竞技。练习了6个月,扎赫拉第一次在伊朗的全国锦标赛中和健全人比赛,就拿了第三名。

在那之后,扎赫拉坐着轮椅,冲进了健全人和残疾人的两个赛场。“能够参加奥运会,对我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奖牌本身。”扎赫拉说。

射箭让扎赫拉寻找到了横亘在在健全人和残疾人那堵墙中的缝隙——她认识了同样因意外残疾的射箭运动员,并和他在伦敦残奥会上订婚;她开始筹备许多慈善项目,帮助和她一样深陷残疾或是贫困的伊朗女性,成为了无数伊朗人的骄傲和榜样。

“她是一个非常乐观的运动员。”加富尔说,之所以在38岁的年龄还执着于同时参加亚运会和亚残会,是因为扎赫拉早已成为了一种不屈精神的象征,只要她坚持出现在健全人的赛场上,就是在向世界传递一种信息——残疾不是一种限制,我们和你们一样。

赛后的采访中,扎赫拉讲起了她的夺冠秘诀,那就是永远把注意力放到下一支箭上——“一旦你瞄准射出了这支箭,你就不能再想它了,专注于下一支箭就好。”

射箭如此,生活亦如此,扎赫拉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蒋裕燕:“当我在水中,我就不需要拐杖!”

  • 昨天(27日),杭州亚残运会女子50米自由泳S6决赛中,中国姑娘蒋裕燕以33秒44的成绩夺金并打破赛会纪录。当晚的混合4×100米自由泳接力34分决赛中,蒋裕燕还同队友张蒙、杨光龙、郭智
  • 苏炳添再任世界田联运动员委员会委员

  • 瑞士当地时间10月26日,世界田联官网公布了其运动员委员会新一届成员名单,新西兰女子铅球奥运冠军亚当斯当选主席,中国田径短跑名将苏炳添则连任委员。新一届世界田联运动员委员
  • 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大的运动员高延明

  • 潮新闻 记者 王晨辉“高大叔,加油!”10月27日下午,杭州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体育场,亚残运会乒乓球混双XD4级半决赛,杭州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乒乓球运动员高延明(肢残)和搭档刘静(肢残)正
  • 亚残运赛场上的榜样,如此令人动容!

  • 当澎湃的体育激情与不屈的生命意志相遇,“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如此闪耀,无惧挑战的生命之美熠熠生辉。据了解,本届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的439位运动员中,
  • 安静,也是一种加油方式 | 赛场观澜

  • 竞技场上,加油助威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适时呐喊鼓舞,往往有助于他们迸发出更大的能量。而在杭州亚残运会的比赛中,适时安静,也是对运动员的一种支持和保护,能够让他们全神贯注、

热门文章

  • 逆转头号种子!他首次闯入决赛

  • 逆转头号种子!吴易昺首次闯入巡回赛决赛当地时间2月11日,在ATP250达拉斯站半决赛中,中国选手吴易昺状态出色,在先输一盘的不利情况下顶住压力,以6-7(3),7-5,6-4战胜头号种子、世界排
  • 2023年度全国击剑比赛体能测试即将开测

  •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 据中国击剑协会消息,2023年度全国击剑比赛体能测试将于2月18日至3月3日在国家体育总局自剑中心训练基地进行,体能测试合格者方可参加今年全年的全国性击剑

最新文章

  • 金塔县:服务困难群众暖民心

  • 今年以来,金塔县认真落实省、市工作部署,密切关注社会救助对象动态,强化政策落实,始终立足于早保障、全覆盖,以务实举措,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牢牢兜住民生保障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