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杨振宁是唯一可以与爱因斯坦相媲美的华人科学家?

本文参加百家号 #科学了不起# 系列征文赛。

“两弹一星”元勋

提到杨振宁,很多人会很自然的拿他和钱学森、邓稼先等人做对比。客观地说,论对中国的贡献来说,钱学森和邓稼先都要远远高于杨振宁。正是因为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的贡献,使得中国在军事实力上大幅度地提升,同时国际地位上也大幅地提升。

不过,客观地说,“两弹一星”一共有23位,普通人大多最熟悉的却只有钱学森和邓稼先,对于其余的21位,相对来说都比较陌生。

这其实和宣传、教育有关。我们对于钱学森、邓稼先比较熟悉的主要原因是课本上有。就拿邓稼先来说,我们小时候都会学到一篇课文:《邓稼先》。下面就是这篇课文的截图,是的,这篇文章就是杨振宁写的。

杨振宁用自己的方式,让他的十多年的同窗、一生的挚友被国人牢牢铭记于心。

我们国家有这23位“两弹一星”为国家国防做出巨大贡献的元勋,是我们的幸运。但同时,我们也要明白一个道理,几乎没有人可以和元勋们比贡献,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尽自己的努力去为国家做贡献,每个人的能量不同,能做的贡献也不同。

我们其实可以把杨振宁看成一个在尽全力为国家做贡献的科学家,他的贡献主要就集中在教育事业上。2019年的“求是终身成就奖”就授予了他。那他都有哪些贡献呢?

杨振宁的成就&贡献

如果要历数杨振宁的贡献,我们就得先搞清楚他的科学成就。当我们搞清楚了他的成就,就会明白为什么他现在一直在从事教育事业了。

杨振宁一生主要研究了4个领域的科学问题,并且在这四个领域都有极其巨大的科学成就,大大小小诺奖级别的研究成果不少。

客观地说,纯粹论科学理论的成就,杨振宁应该是华人世界当中的佼佼者,也应该是唯一一个可以和爱因斯坦、牛顿比肩的华人科学家。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知道,杨振宁和李政道在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主要是因为宇称不守恒。

不过,宇称不守恒并非是杨振宁的最高成就,在他众多的成就当中,宇称不守恒只能勉强排到第三的位置。杨振宁的最大成就是杨-米尔斯理论。这里的“杨”就是杨振宁,“米尔斯”是他带的研究生的名字。

他们搞出来的这套理论是目前现代物理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让你感受一下这个理论有多重要。有5位科学家利用杨米尔斯理论来试图解释“强相互作用”的极致,诺奖委员会分两批次,给这5位都颁了诺奖。

除了杨米尔斯理论,杨巴斯特方程也是物理学界极其重要的理论之一。所以,他其实是极其德高望重的物理学家,而且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顶尖的物理学家。

如果要给科学家排位,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应该是在第一档,他们凭借一人之力完成了开创性的理论。而杨振宁应该在第二档,而且是第二档极其靠前的,在他这一档当中,有波尔、普朗克、海森堡等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因此,说他是华人物理学家当中最接近爱因斯坦的。2000年,《nature》评选影响世界最大的20位科学家,杨振宁就在其中,也是唯一在世的一位。

那这和他对中国的贡献有什么关系呢?

很多人常常会嘲讽他回国养老,这其实是非常幼稚的想法。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有没有想过爱因斯坦会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吗?那肯定不会,因为无论他去哪,都会受到最高的礼遇。晚年的爱因斯坦跑到美国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作为招牌,他招募了大量的顶级学者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大幅提升了美国的科研人才的储备。

同样地,杨振宁其实根本不用愁养老的问题。美国多所大学抢着给他钱,让他留在自己的研究院,这样就可以招募到大量的学者,比如:美国马里兰大学就曾经40万美金年薪招募杨振宁。那杨振宁是咋做的呢?

他拒绝了这些大学的邀约,不仅如此,他还把自己在美国的房子卖掉,包括清华要给他的每年的年薪,都一起捐给了清华大学,如今他在清华住的房子,他只有居住权,而没有所有权,换句话说,他不仅没有挣到养老的钱,还搭进去一套100万美金的房子。

实际上,他从上世纪70年代就几乎年年回国,而且参与了许多项目和研究。当时,毛主席和周总理还多次接见他。在70年代,他充当了中美桥梁。

到了80年代,他开始在中国旅居,长年在国内奔波。那他都做了些什么呢?

杨振宁主要从事的教育事业。他到处募捐,建立了许多研究院和世界顶级的实验室,比如:清华高等研究院。

他还为中国科学家的处境着想,组织了许多的科学研究颁奖机构。

他最大的贡献还在于招募学者,如今清华的“姚班”培养了许多世界顶尖的计算机人才,而“姚班”的组织者、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就是杨振宁招募来清华大学的。当然,不只有姚期智,还有物理学家文小刚,数学家张守武等等。

看到这里,你也应该明白了,杨振宁一直在利用自己在国际学术圈的“影响力”来为国家的教育和科研做贡献,无论是研究院、实验室还是人才招募,科普读物的引进,设立科学奖,都是为了国家可以更好地储备科研人才。

不仅如此,杨振宁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去反对“大型对撞机”的建立。很多人都以为杨振宁是在最近才反对的。实际上,杨振宁在1972年就开始反对了。

当时,一些科学家也在发出号召要建立对撞机,也邀请了杨振宁。杨振宁是这个领域的顶级专家,他是最有发言权的。但是他就反对了,因为他觉得那个时期太穷了,花了大量的钱去建加速器是不划算的。首先,计划建造的加速器就是弱后于别人的,其次,这些钱如果投入到计算机,生物医药领域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换句话说,就是钱要花在刀刃上。

总结

杨振宁确实不如“两弹一星”对国家的贡献大。但是他已经在倾尽全力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和科研事业做贡献,他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40余年一直在奔波,从未停止。客观地说,他的贡献远远高于一般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