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全息尽显真实 充沛洋溢风神


范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范曾,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艺术家。反对者,无不想尽一切办法寻找骂他的理由,因为,不管采用哪种语言方式,都能“收割”一波粉丝;支持者,哪怕范曾的只言片语,也都视若真理,崇拜、敬仰,甚至神化,无论如何赞美,也均能收获一大波流量。于是,支持者和反对者都乐此不疲地捕捉范曾的信息,蹭热度,刷存在,以获取流量的最大化。所以,很难给范曾写一个诚心如意的文章,写的好,有很多人骂,写的不好,也有很多人骂。干脆直观地表示,想到哪,写到哪。


范曾在一次谈话中有“画有九品、坐四望五”之论,引起巨大争议。20多年之后,时过境迁,当再问及此事,让一向从容不迫的范曾本能地收缩防守,有些不知所措。这让观者有些出乎意料,又让观者心疼,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一位倔强的、坚韧的、不服输的勇士,后悔当年侧露于外的霸气,并希望挽回呢?又是什么原因,让一位不断超越自我、又敢于超越一切的开拓者,发生了如此转变呢?


事实上,任何一个人对争议之谈,进行补充,对惊人之语,进行修正,乃人之常情,却不应该无奈地自我菲薄为“狂悖无度“,试想,一位年轻而有着独特才华的艺术家,整天沉浸于某一个领域,古今求索,苦心孤诣,又常常处在不能自拔、几近痴迷的状态,当他被挖坑追问时,坦率而真诚地说出了心里话,却被无限放大,歪曲、谩骂、批评,一波接着一波,几十年从不间断,这让一位潜心于学术的艺术家,实在不堪回首,所以,时至今日,范曾才谨小慎微地加以陈述,并以“狂悖无度”,做了自我批评。


那么,“坐四望五“,难道不是范曾一生与古人较劲、与自己较劲的最大动力吗?如果没有那种自我激励的决心、没有那种权衡量力的气魄,还有今天的范曾吗?如果没有范曾,当代画坛,还有今天的风采吗?

美美与共、美美互通,抛开成见,触摸艺术家的脉搏,感受优秀作品的风神,在思辨中养心,在妙境中悟道。这才是主流“吃瓜群众”最本真的心底。但凡有筋骨、有温度的艺术创作,一定是大众追逐的对象;但凡真知灼见的批评家,无不感慨信仰之美的伟大;但凡有良知的观众,绝不带着偏见,厚此薄彼,更不会调侃崇高、歪曲经典。


“拆除心的藩篱,凝聚中国力量,以中国笔墨,入心、入情、入境,描绘先儒,颂扬圣贤,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让中国特质的艺术风貌彰显着筋骨、充盈着温度;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大厦巍然耸立于西方世界”。毫无疑问,这是范曾的毕生追求。



如果说真、善、美是艺术创作的生命力,那么,民族性一定是艺术创作的根基,一定是艺术彰显魅力的永恒价值。纵览古今绘画,放眼世界艺术,任何一幅传世佳作,无不扎根人民,无不立足民族特征,才绽放了光芒,孕育了新的力量,反之,如果背离了民族性这一核心价值,作品再花哨、再热闹,也看不到风神,更看不到灵魂。在范曾的艺术人生中,哲学、诗性、书法,始终是他绘画的本体语言,他的作品之所以一次次引起轰动,一次次触及大众的灵魂,引起大众的共鸣,无不得益于扎根中国大地对哲学的思辨、对诗性的追逐、对书法的锤炼。


但凡有成就的艺术家,无不是艺术与哲学的高度统一。如果一幅传世佳作,哲学的思辨不能孕育其中,就很难叩击观者的心扉,很难深入大众的精神世界,引起共鸣,也就不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璀璨生辉。范曾的艺术承载着他一生的修为,是厚积薄发的结晶,是内蕴充实的显现。“含道映物”、“澄怀味象”、“天地立心”、“超然物外”,“天人合一”等等哲学思想,始终灌注于范曾的艺术理念之中。

范曾,出生于江苏南通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博学多才的诗人,受家学的影响,耳闻目濡,又加上血脉中天生流淌的文化基因,范曾自幼就对传统文化、对绘画,有着独特的情感,尤其对古典诗词,更是如痴如醉。


作为以绘画名世的艺术家,独上高楼之时,范曾从没有离开过诗词、歌赋,也从没有离开过国学经典、世界名著,因为,那里是他厚文养正的道场,那里是他精神往来于天地之间的栖息地。



中国画历来讲究“书画同源”,注重“天人合一”。 范曾的画强调“凝练畅达”、“以形写神”的风采,突出“妙在笔端,以书入画”的重要性。他那跌宕起伏的线条,舒展的、流动的、劲韧的,无不带着旋律、带着节奏,更带着充实而孕育光辉的心性;他那笔尖的使转、提按、动静,无不交融着情感;他那笔底的变化、意态、妙趣,无不是知行与情感的升华;他那毫端的姿貌、神韵、境界,无不是阔达胸怀与卓远见识的结晶。


在诗词、绘画、书法交相辉映的艺术人生中,范曾用功很勤,用情很浓,但是,范曾从不以技法而“炫技”,也从不为画画而“做画”,而是,从事创作之时,积年陶醉于孔孟之道、老庄哲学,深入而系统地研究雨果、康德等西方文化,静修大儒之道,神会先贤之意,融情于画,以道入画。正基于此,范曾的画才充盈着气势,充盈着瞬间激活大众审美本能的气势,活力四溢,真力澎湃。


放眼国内,任何一家拍卖公司的任何一次拍卖会,不管是范曾的假画,还是真画,场场必拍,而且成交非凡,即便是范曾的假画,也都能高价成交。可以说,只要有拍卖会的地方,就有范曾的画。事实上,从学生时期临摹经典到创作《文姬归汉》而崭露头角,从1962在国家博物馆画插图、画写生、画速写,到创作《老子系列》、《钟馗系列》、《八仙图》、《先儒肖像》、《当代名人肖像》等等简笔线描。在艺术的道路上,范曾放逸情感于深邃之中,得大道于心源之间,也在艺术的变与不变之中,实现了一种永恒的样式,那就是范曾的神韵,属于范曾,属于这个时代,散发着魅力,绽放着风华,走进了千家万户,深入人心。


已85岁高龄的范曾,尽管每天慕名而来的拜访者,络绎不绝,但是,深入学习传统文化,这是他每天的必修功课,他从不敢懈怠,诵碑读帖、意会辞章,贯注着情感,倾心于内修。当直面心境之时,范曾披离经典,解疑释惑,温润着自己,在言传身教之际,他启迪着后学。


凡传世之作,必有传世之心,文化艺术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艺术家既要有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感人的艺术形象,又要有高尚的人格修为和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唯其如此,才能创作出“传得开、留得下”的名篇佳作。范曾与他的学生,与他的道友,立足时代,放眼未来,追逐着他们的理想,践行着他们的主张,在儒问儒达之间,畅谈古今,轻松而和谐。他们著书立说,淡泊内定,却真力弥漫,从中看到了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也感受到了他们的处世哲学和人文精神。



事实上,任何人的成功都是渐修、渐悟、渐进的过程,绝非偶然,范曾也不例外,1955年,范曾17岁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1957年转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半年后,进入中国画系,1960年,又转入蒋兆和画室,主攻人物画创作。1962年,24岁毕业创作《文姬归汉》,郭沫若为其题写长诗,引起轰动。中央美院毕业之后,范曾分配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期间,他画了大量的插图,也画了数不清的速写。 1984年,日本冈山县建立永久性“范曾美术馆”; 1986年,范曾捐款400多万,建设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2007年,范曾捐建南通大学范曾艺术馆;2008年,汶川地震,范曾捐款1000万;2010年,玉树地震,范曾捐款1000万;2019年,范曾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金1.5亿。


学识伴随着才情,范曾先后被聘为南开大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等职务,被授予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国际奥委会主席杯奖、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等等荣誉称号。立时代之潮头,绘时代之华彩,范曾的作品也成为贤达贵族、社会名流追逐的对象,被世界各地艺术机构永久收藏,并视若珍宝。


任何人的成功一定离不开众多粉丝的支持、一定离不开社会的快速发展,范曾享誉国内国外的艺术姿貌,也离不开众多追随者的厚爱,更离不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进程,所以,他很庆幸时逢盛世,他感念社会大众对他的鼓励和鞭策,他也认为有责任、有义务回馈社会,为社会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为文化繁荣作出贡献。


当问起当年的老师、朋友时,范曾感慨之情,溢于言表。范曾感谢所有对他提出批评和对他表达过支持的人,他感恩一切过往,并竭力推崇他的授业恩师李苦禅。


很多评论家和媒体都喜欢渲染范曾的艺术观点、艺术特点、艺术人生,绘声绘色,感慨激昂,然而,范曾本人却超然物外,坦然视之。作为一位心系卓远的画家,范曾为中国画的发展开拓了一条崭新的探索路径,作为一位蓄素守中的学者,范曾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推广、传播,倾注了巨大的精力。在几十年的艺术人生中,范曾笃定恒心、追逐着崇高,他内蕴充沛,全息而真实。


(文/桑干)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