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友好的星辰大海

本文共2368字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2020年12月,中国援埃塞俄比亚微小卫星项目正式交付,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特硕姆 · 托加表示,这是埃塞俄比亚人民拥有的历史上第一颗卫星,通过卫星项目,埃塞俄比亚获得了大量遥感图像,将作为对气候变化进行可靠分析的依据。

实际上,像埃塞俄比亚这样的非洲国家还有很多,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老少边穷地区难以建设地面网络的非洲迫切需要航天技术的帮助。

但非洲的航天技术并不发达,仅有南非、埃及等少数几个国家具备一定航天技术水平,其余大部分国家的航天产业均处于起步阶段,且缺乏明确的航天发展计划。正蓬勃发展的中国商业航天产业或将助推非洲太空发展。

01

非洲航天水平发展相对落后,但有明确需求

据《非洲航天业报告2019》统计,非洲航天工业的总价值为73.7亿美元,预计在未来五年将增长到102.9亿美元以上。目前,非洲已有34家公司正在从事航空航天类的业务,其中3家属于大学的研究机构,5家为国有公司,其余26家为私营公司,由此可见,私营航天公司在数量上占到非洲航天企业的绝大部分。

同时,报告还指出,与非洲其他行业相比,私募基金对航天领域的投入整体较少,缺乏投资热情。从整体上看,非洲的航天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与世界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此外,非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各国航天产业和技术水平发展不均衡。目前,非洲仅有南非、埃及等少数几个国家具备一定航天技术水平,其余大部分国家的航天产业均处于起步阶段,且缺乏明确的航天发展计划。即使是航天基础相对较好的国家,也缺乏航天项目方面的相关经验。

其次,非洲一些国家经济相对困难,面对航天产业发展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特性,很难有长期稳定的投入。

但在航天需求方面,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老少边穷地区难以建设地面网络的非洲迫切需要航天技术的帮助,政府与企业均需要遥感信息来支持决策,需要宽带通信来保证商务,需要导航定位服务来实施物流和测绘,需要气象预报来安排每天的行程。很多非洲国家希望利用航天等高科技技术,带动国家经济转型,逐渐摆脱依靠油气等自然资源的单一经济发展模式。

实际上,近年来中非的航天合作日益紧密,2017年成功发射的阿尔及利亚一号通信卫星,是中阿两国航天领域的首个合作项目,也是阿尔及利亚第一颗通信卫星,将主要用于阿尔及利亚的广播电视、应急通信、远程教育、电子政务、企业通信、宽带接入和星基导航增强服务等领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为尼日利亚发射的两颗卫星,已成为非洲第一批自主通信卫星。基于中国制造的尼日利亚通信卫星1R,已经在这个非洲第一经济大国发展出了百万户规模的广播电视用户群体。

02

非洲太空发展的中国机遇

正蓬勃发展的中国商业航天产业或将为非洲太空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在已有的41颗非洲卫星中,外资承包商建造了25颗, 41颗卫星全部由外资发射供应商在非洲以外地区发射。在非洲大陆完成交易最多的外资实体就有中国公司。

与国际商业航天市场发展相比,中国商业航天发展起步较晚,整体与世界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自2017年以来,受政策、技术、市场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势头迅猛。

从产业链方面看,中国商业航天公司的业务覆盖了卫星制造、发射、运营以及应用领域,形成了初步的商业航天产业链体系。2019年7月,星际荣耀公司成功发射双曲线一号运载火箭,成为国内首个成功发射入轨的民营火箭公司。2020年1月16日,银河航天首发星成功发射,该星是中国通信能力最强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在国际上首次验证了Q/V/Ka等频段通信。

肯尼亚的卫星

而回顾非洲目前的需求,据非洲航天媒体咨询公司Space in Africa发布的《非洲航天业2019年度报告》中的数据表明,到2024年底,将有超过18个非洲国家发射卫星。报告显示,毛里求斯、突尼斯、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塞内加尔、乌干达和津巴布韦等国家都已制定了2024年发射卫星的计划。

《非洲太空工业报告》的数据显示,非洲航天业最大的市场是卫星电视,其次是卫星固定通信业务(FSS)、卫星移动通信业务(MSS)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及类似服务。部分卫星运营商的年收入超过1亿美元。

中国作为目前非洲国家卫星合同第四大接受国,也是卫星发射合同第三大接受国,在商业航天领域,未来或许有更多的合作机遇。

03

中国商业航天的“黄金时期”

当下,中国商业航天已经处在了“政策在放开、资本在流入”的黄金时期,商业航天产业链逐步开放,制造、发射、运营应用、测控等各领域的商业公司发展迅速,商业机构、地方政府逐渐成为卫星用户主体,包括互联网巨头在内的一批公司纷纷推出“互联网+航天”计划,不断衍生出新的服务内容和商业模式,正在推动我国商业航天迈向大众消费时代。

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前沿的航天技术、差异化的产品服务,以及多样化的盈利方式是航天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商业航天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能力,也需要明确市场需求,确保生存。为此,广阔的国际市场是一个国家航天力量获得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

而处在后疫情时代的非洲,对航天等高科技技术有较为强烈的需求,或将成为中国商业航天的新机遇。

参考资料:

1、《现代国际关系》:高杨予兮、徐能武,《商业航天发展与大国关系演进》

2、《企业改革与管理》: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肖学培,《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祝 彬、 郝雅楠、关晓红、刘 洁《全球商业航天发展态势及对我国商业航天的启示》

4、《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王小军,《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与未来》

5、《中国投资参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嘉毅,《中国商业航天的非洲机遇》

6、《卫星与网络》:雨菲,《非洲,中国商业航天的勃兴之地》

7、《中国投资》:张梅,《航天业新军》

8、《论商业航天概念内涵及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现状》

9、图片来源自网络,本文仅为分享行业讯息,不代表公众号立场及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