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人才生态观:“缺人”时透视表象,“塑才”时建立路径

疫情之下谈“人才缺口”,似乎不太应景,毕竟很多人已经感受到裁员的压力,但两种不同的信息,还是会交替出现在头版位置:一方面是千万大学生将进入职场,再创“史上最难就业季”。互联网大厂此时也报以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开启了“史上最大毕业季”;另一方面是“史上最大人才缺口”依然存在,未来三年,数字人才缺口还将达1100万以上。

但这只是表象。

华为的人才生态观:“缺人”时透视表象,“塑才”时建立路径


“四个表象”和“四个原因”

“毕业季”只是表象

2022年,互联网大厂开启“史上最大毕业季”。但“毕业季”只是表象,只是其战略聚焦的表象。不同于消费互联网的只争朝夕,产业互联网的战略忍耐期更长。如果这些企业不想被泡沫呛着,不想放弃数字化转型市场,战略聚焦就是最好的选择。

对此,没有被毕业的“留级生”,应该更有体会。即使互联网大厂打着“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旗号裁员,他们对于核心人才的年终奖和股票激励,也一点都不吝啬、不手软,更不会给其他企业留下挖墙脚的余地。

相关报道也证实这一点观点:即使在疫情期间,即使要面对未来的诸多不确定。2022年,中国科技企业的纷纷加码研发投入,校园招聘并没有停摆,外部招聘需求也依然强劲,且将重点放在精准招聘核心关键岗位人才上。

华为的人才生态观:“缺人”时透视表象,“塑才”时建立路径

新职业只是表象

另一个表象也很有味道。数字产业催生了诸多新兴职业。AI训练师、数据科学家、VR建筑表现大师已成为热门职业。电子数据取证分析师、密码技术应用员、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智能硬件装调员、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等,更被国家认可,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但“新职业”背后也有冷峻的现实。新兴技术岗位出现的同时,跨界人才更难寻找。例如,为了减少客户流失,软件即服务(SaaS)企业设置了支持战略性举措的新职位——“客户成功经理”。IT方案商也会在营销体系中设立业务分析师,其不仅需精通专业或行业知识,还要掌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智慧城市领域相关人才缺口更大,亟需运营专家、网格管理员。

此类变化的背后是,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数字生态又完成了进一步细分,数字人才定位也将随之完成进一步细分。即使在技术岗位中,也更强调以目标导向,实现业务价值展现;更需要既懂行业,又懂技术的人才,融入科技生态。

华为的人才生态观:“缺人”时透视表象,“塑才”时建立路径


人才结构改变只是表象

在生态伙伴群体中,上述变化表现的更明显。过去十年,ICT分销商的人才架构已经发生改变,销售经理与技术工程师的比例,正在从4:1转变为1:4,即一名销售经理,要配备四位售前、售后工程师。

过去三年,IT方案商的人才架构也已经发生变化。年营销收入3亿元以上的IT方案商,通常已建立形成独立的技术体系,招聘了数据科学家、算法工程师,其力求在应用中台、数据中台,以及应用场景领域加强积累。

此类变化的背后是生态伙伴的能力模式和商业模式正在发生改变。ICT分销商既希望成为产品平台、资金平台,也希望成为技术平台、服务平台;IT方案商业不再局限于应用开发、系统交付,其希望站在应用中台、数据中台,完成前所未有的商业模式创新。所以当投向大厂的简历杳无音信时,转向IT方案商、IT服务商也不失为很好的选择。

华为的人才生态观:“缺人”时透视表象,“塑才”时建立路径


人才错位只是表象

不仅如此。人才错位也只是表象。应用型人才供需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基础软件人才则始终极度匮乏。在每年软件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中,90%流向了上层应用开发,而进入嵌入式、操作系统、安全等基础软件的 人才则不足10%。

同时,“双循环”也在顺利推进,但ICT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人才总体供需存在鸿沟,特别是鲲鹏、鸿蒙、欧拉等新兴产业的崛起,亟需补充数以百万计的相关人才。

在此表象背后是,世界从来就是多元的。有x86架构就会有ARM架构,有Windows、Android、iOS,就会有鸿蒙、欧拉。中国人不敢说聪明,但肯定很勤奋。在科技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后,也必然会在科技生态中发挥主导作用。


“三棵树”和“四条路径”

由此可见,“毕业季”的背后是,产业互联网需要更长的战略耐性;“新职业”的背后是,数字生态又完成了进一步细分;人才结构改变的背后是,企业的能力模式和商业模式正在发生改变;人才错位的背后是,科技生态正在形成多元化格局。

而破局方式自然是应对症下药。这正如华为现在的思路,围绕人才生态培育“三棵树”(行业和产业人才生态、公众人才生态、教育人才生态),并建立了四条完整的人才培养路径。

华为的人才生态观:“缺人”时透视表象,“塑才”时建立路径


路径一:从技术到市场

短期而言,科技生态“缺才”,但不“缺人”。长期来看,科技生态“缺人”更“缺才”,这是科技产业的社会使命所决定。而建立从人到才的完整培养体系,首先就要打通从技术到市场的完整人才培养路径,此就涵盖了售前、销售、服务、商务和管理等多元化人才。

早期科技人才培养,局限于技术领域。原因很简单,技术人才是科技产业中最早暴露的短板,技术人才的培养也可最直接地带动销售。例如,2001年,华为就已推出认证培训体系,并陆续建立起从HCIA、HCIP,到HCIE的完整技术认证体系。截至到2021年底,全球已有55万人通过了华为的各类认证。其中,HCIE专家级认证就超过1.7万人。

但不同于唯技术主导的人才培养方向。2019年,华为又正式推出“专业认证”。与此前强调技术能力的“职业认证”(HCIA、HCIP、HCIE)不同,“专业认证”(售前、服务、商务、销售)侧重业务能力。其中,L4高级解决方案专家堪称“大师”,代表了最高的专家能力浓度,必须具备大型数字化转型项目的咨询服务能力、顶层架构设计能力。


路径二: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共赢

不仅是端到端的培养路径。有担当的科技企业,在落地科技创新、推进商业版图时,也一定会配套辅以完整的人才生态培养计划。例如,面向华为云、鲲鹏、昇腾开发者,华为希望到2024年累计为产业培养100万+ICT人才。

具体而言华为在发布基于昇腾AI的全栈全场景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后,推出“昇腾众智&优才实习计划”。在鸿蒙推向市场的同时,华为也启动了鸿蒙人才生态建设,希望借此为中国沉淀一批基础软件人才。

这就是典型的“1+1”现象,即在新技术落地、新生态成长的同时,必然辅以一项人才生态培养计划。而且越是有视野的科技企业,就越不屑于挖墙脚,因为其看见的是生态,而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发展。


路径三:数字人才到一线去

与此同时,数字人才培养方式和使用方式,也正在改变。成为数字世界所需的人才,就要走出“实验室”,就要先放下电脑,走向智能矿山、智慧港口、智慧医院、智慧校园等业务一线。

这就是在实践中学习的成长路径。数字人才不仅要懂得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还要熟悉矿灯和路灯,熟悉吊车和液压支架。如此才能写出更具亲和力的代码,才能将数字技术植入专业设备,将数字技术融入应用场景。

也就是说,希望用户穿上西装去挖煤,自己就要带上矿灯下探到巷道。希望解决交通拥堵,自己就要到拥挤的路口多站站。在此过程中,即使如算法专家、产品专家等高级数字人才,也只有到业务一线,只有在应用实践中,才能快速成长,快速成为数字化转型所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路径四:打通产学研合作

更重要的人才培养创新,是打通“产-学-研”合作通路。我们不能指望“生二胎”,来马上弥补人才缺口,也不能指望大学生走出校门,就成为企业的顶梁柱,但科技企业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培训来之能用、来之能战的数字人才。

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但人才培养不能仅仅依赖学校,企业的加入能够更加高效地培养社会与行业需要的人才,并推动技术从理论走向实践。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例,过去10年里人工智能从实验室走向行业,为全球经济和社会活动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

基于“产-学-研”合作的思路。清华大学创立了“三位一体,三创融合”体系;上海交大建立“课赛创”(课程融入-大赛竞技-创新创业)校企合作模式;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建立“三共三享”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华中师范大学也成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

上述模式也均离不开科技企业的支撑。截至2021年底,华为在全球已与1900多所高校共建ICT学院,培养教师数量达7000多人,年培养学生15万人。与此同时,2020年2月,华为发布“华为ICT学院2.0”计划,宣布将提供5000万美元作为院校合作的激励基金,用于开展在线课程、培训、实验、认证等活动,这些举措旨在通过与全球高校的合作,推动ICT产业的稳健发展。


没有数字人才,就没有智能未来

这就是四条完整的人才培养路径:即从技术到市场;从技术到产业;从实验室到业务一线;从高校、研究院到企业的培养路径。而支撑此四条路径,正是人才生态培育“三棵树”,即行业和产业人才生态、公众人才生态、教育人才生态。

这也正如华为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最后所说:“未来人类将进入智能社会,数字技术将惠及到每一个人。我们坚信,没有数字人才,就没有智能未来。华为将持续构建面向数字未来的ICT技术人才生态,与政府、产业组织、高校、行业组织一起,贡献ICT人才生态建设最佳实践,继续传递人才生态理念,繁荣ICT人才生态,共创行业新价值。”

华为的人才生态观:“缺人”时透视表象,“塑才”时建立路径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