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皆是演说家

如果给你6分钟的时间面对一个投资人,你能打动他吗?马云做到了。

现在,人们谈起马云与孙正义见面的6分钟,仿佛是一段传奇,正是用了6分钟的时间,马云获得了软银集团2000万美元的投资,这为他缔造阿里巴巴帝国奠定了基础。

马云与孙正义的第一次见面是在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 吴鹰的办公室。他透露,当时协调人对马云说,“你只有6分钟的时间能够讲解,然后大家提问题。如果6分钟内讲完以后,大家对你没兴趣,也没投资意向,你就得走人了;如果对你这个话题感兴趣,大家提问的时间会长一点。”

马云讲完之后,在场的投资界名人都一致看好马云,纷纷给他投票,而孙正义本人也说:“我觉得你(马云)和杨致远一样疯狂,所以第一次见面6分钟后,我就决定投资。”

无独有偶,2008年,千橡互动CEO陈一舟拜访软银,和孙正义谈了10分钟,就拿到了4.3亿美元的投资。2011年,PPlive的CEO陶闯更只是花了7分钟就让孙正义愿意为PPlive投2.5亿美元。

无论是6分钟、7分钟还是10分钟,能够在短短的时间之内说服投资人,一方面当然取决于项目本身的潜力,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这些企业家们出众的演说能力。

比尔·盖茨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首富”,固然是因为创办了微软,但更重要的是,他有独特的销售能力。他总是在做巡回演讲时通过会议销售他的产品,这种出众的公众演说能力使他的销售额一路猛增。

已故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也是一位演说高手,每次苹果的发布会都会成为他的演说专场,也正是因为他充满魅力的演说,苹果成为各国消费者追捧的产品,并形成了“果粉”这个忠实的粉丝团体。

可见,几乎每一个卓越的企业家都是卓越的演说家。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登上领奖舞台发表了长达30多分钟的演说。尽管这个题为《讲故事的人》的演说遭到了一些人的“吐槽”,但他那句“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现在却依然成为被众人引用的“金句”。

演说家从来都不是一个职业,所以,当我们去追问,谁是20世纪最著名的演说家时,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些名字:拿破仑·希尔、苏珊·安东尼、马丁·路德·金、温斯顿·丘吉尔、富兰克林·罗斯福、弗拉基米尔·列宁、赫塞尔、甘地、苏格拉底,他们是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

这些演说家都是在自身领域取得高度成就的人,这说明每一个成功者其实都是演说家,只有演说家才能有“一呼百应”的号召力,而这样的感召能力无论运用到哪个领域,都是令人震撼的。

其实,如果我们对比一下成为成功人士与成为优秀演说家所必须具备的特质时,会发现,这两者的确是“天作之合”。

自信。很难想象这个世界上会有不自信的成功人士,也很难想象这个世界上会有不自信的演说家。只有一个自信的人才能在面对公众时侃侃而谈,也只有一个自信的人,才能在面对命运沉浮时,始终坚定不移。

目标感。成功人士都有很强烈的目标感,他们清楚自己要什么,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演说家也是这样的人,他们明确自己为什么要说,要说什么,怎么说才能打动更多的听众。

勤奋。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无论是事业还是演说,都需要勤奋与努力。

坚韧。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也没有一帆风顺的演说,大部分成功者都曾经遭遇挫折,然后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坚持到底,并最终迎来辉煌,演说也是如此。在成为一个演说家的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嘘声和挫败,只有坚持下去,才能走向成功。

责任感。一个真正的成功人士必然是一个具有责任感的人,不仅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而且心怀家国天下,演说家亦然。每一次演说都是一次布道,为的就是传播理,让世界更加美好。

感召力。每个成功人士的身边都有一个精英团队,能够将这些精英吸引到身边正是因为成功者有着强大的感召能力,他所描绘的梦想与蓝图值得大家为之奋斗,而感召正是演说家的拿手好戏。


成功者皆是演说家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