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咖啡的命门

外卖延伸了门店的规模效应。星巴克的门店辐射范围不过是一栋楼,或是一个小商场,但外卖咖啡可以辐射到方圆三公里。

如何打动附近三公里的用户,成为外卖咖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首单免费的套路,能够为新店开业积攒不少人气,也获得了一个被用户体验的机会。体验好不好,其实就两个问题,咖啡好不好喝、配送服务好不好用。

在咖啡味道方面,其实商家担心得不多。用户对于咖啡的辨识度能有多高呢?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盲测案例中就能看出来。

这也侧面说明,外卖咖啡并不会花心思在原料筛选环节的比拼、供应链打造等后端工作,几乎每家都是一样的操作。

咖啡外卖主要还是在配送服务好不好。为了送达准时,美团外卖、饿了么等配送员工赶不上电梯爬楼梯的事件,在外卖配送服务要求越来越标准化的环境下,已经很平常。

即使送餐延迟,消费者就会想到店家接单太多,产能不足导致配送员都挤在门口等自己的单子。

这样一来,外卖平台并不会被嫌弃。所以,和外卖平台合作的连咖啡等品牌,随着规模的发展,产能方面是否跟得上,成为用户选择的关键。当然,外卖平台超过 10% 的提成,也是它们需要考虑的。

诸如瑞幸,与顺丰同城等第三方快递公司合作的而品牌呢?首先,6 元 / 单的配送费将会让商家损失足够多的用户。首单免费可以尝尝,用完没卸载,很有可能是想分享给朋友后再获得一杯免费咖啡。但是,一款只能点外卖咖啡的 App,与一款团购、电影、打车、外卖集于一体的 App 相比,更不容易存活在中国人的手机里。

顺丰的服务质量可以保证吗?在普通的快件寄送中,顺丰的服务质量是最好的。但外卖的时间精确到了分钟,顺丰配送员会那么准时吗?实际送货人与 App 页面提供的送货信息不符、到送达时间后私自确认送达,这些都是在知乎、微博等论坛上为众人所诟病的。

外卖平台提成高、快递同城物流服务难把握、自营物流的成本就更高了。最后一公里的挑战,对于外卖咖啡来说将是主要战场。在众多品牌中,谁能在用户最能直观感受到的配送服务上抢占心智,谁就会在市场的淘汰中留下。

文 | 商界评论 黄储勤

作者:黄储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