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监狱里, “犯人”太老了到底该怎么办?

首先,需要说明一点,无期徒刑并非永久刑期,在如今的政策下,时间维度大概在18年左右。

处在大自然的规律下,生命都会慢慢凋谢,罪犯也不例外,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身体一步步退化,各种机能呈降低趋势,这类犯人俗称“老犯”,岁数大概在六十五左右。

回望十年前,监狱中的犯人只要年满60,便可不用参加劳动,这些人会被集中管理,安排在一个特定监区内。由于不用再劳动,除了基本的事例外,比如“放风”,几乎没什么事做,对于这部分老人,监狱还是很人性化的,能够提供电视和象棋供其打发时间。

特殊人群特殊照顾,在相关政策中规定,那些老年、身患重疾、身体残疾(不含自残)的人,经过监狱鉴定后,确实没有劳动能力的话,允许不用进行劳动改造,每月只需教育考核。换句话说,这是对他们的一种优待,就算不能劳动,也能与别人获得同样的正常减刑。

当然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他们并不介意,毕竟年纪大了,适当的活动身体总归有好处,要是天天憋在里面,什么事都不干,迟早会出大问题。

有种情况,若是连日常行动都已不行时,该如何是好?答案是“保外就医”。届时,监狱会通知其家属,询问是否愿意,若得到肯定回复,很快便能办理相关手续,犯人就能够回家善终。

当然,如果家属并不愿意,犯人会在监狱寿终正寝,之后经过火化处理,通知家属来领取骨灰,没人来领取怎么办?自然是放在指定存放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