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家里有个地方,24小时等于一万年

化石是我们了解古代地球生命的主要窗口。然而那么多古生物只有极少数变成了化石。这主要是因为形成化石的条件比较苛刻,必须把古生物迅速、彻底埋进沉积物当中,然后静置1000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得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化石。问题是,在这个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动物的皮肤、肌肉、内脏和诸多软组织是如何消失的?等到人们找到化石并且挖出来的时候,这些问题的答案早就消失了。

把新鲜的骨头埋进黏土里加压烘焙,就可以变成化石了

死去的生物是怎样变成化石的?有机物是如何降解的?研究这个过程的学科叫做“埋葬学”,是上世纪50年代苏联科学家伊万·叶夫热莫夫创建的,是古生物学的一部分。这门学问听起来有点暗黑,但是有不少古生物学家对它颇有兴趣。另外,考古学家、法医专家也需要埋葬学的知识。

为了深入研究埋葬学,一些古生物学家自己动手做化石。比如有人就创建了所谓的“埋葬学台架实验”,把一些海洋生物泡进海水里密封起来,然后定期观察它们的变化。有些研究团队还在自己的埋葬学实验中引入了下雨、大气污染和气候循环的影响。

然而所有这些方法都有一个致命缺陷——进程太慢了,一个人终其一生也看不到化石的形成。

不过,最近一些科学家发明了新的方法,很快就能把新鲜的生物尸体烘焙成完美的化石。首先,把骨架埋进黏土里,然后施加24兆帕的压力。这个压力水平和电动清洗机差不多,更重要的是和地球岩层内部差不多。然后就可以开始烘焙了。只要24小时,和真货几乎一样的化石就出炉了。研究者们用这种方法制作了羽毛化石、蜥蜴化石、树叶化石,几可乱真。

研究者们并不打算用自己的作品来忽悠化石贩子,他们所关心的重点是,在化石形成过程中,哪些物质会保留下来?软组织在化石形成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这样,当古生物学家们从岩层里挖出一具化石的时候,可以更准确地开展研究工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