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与故事,左宗棠鸡

左宗棠鸡,这道菜大概是美国最受欢迎的中餐之一了,它集酸、甜、脆、辣、鲜香于一体,每年慕名而来去品尝的人数不胜数。

那么你们知道这道菜是怎么来的吗?

左宗棠鸡之所以托名左宗棠,起自1970年代,某日蒋经国办公到深夜后,带随从到彭长贵开设的彭园餐厅用餐,但餐厅当日的高档食材都已用尽,准备打烊,只剩鸡腿稍称堪用。彭长贵于是将鸡腿去骨切丁,又将辣椒去籽切段,先炸熟鸡块沥干,然后以辣椒、鸡块、酱油、醋、蒜末、姜末、葱末拌炒均匀,最后勾芡并淋麻油,即成一道新菜色。蒋经国品尝后,觉得相当美味,询问菜名,彭长贵随机应变,说是清末湘军名将左宗棠当年爱吃的一道炒鸡块,因而得名。至此,左宗棠鸡在1970年代的台湾掀起风潮。

1973年,彭长贵赴美国开办彭园餐厅。一次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彭园宴客,吃过“左宗棠鸡”后赞不绝口。此事经《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媒体大幅报道,这道菜因而名气大震,逐渐成为美国人眼里中餐“第一菜”。

彭家人说,正宗的“左宗棠鸡”,主要取材于鸡腿肉,去骨以后,以酱油、太白粉腌制,连皮切丁切块,再下锅油炸至“外干内嫩”。然后以葱泥、姜泥、蒜泥、酱油、醋、干辣椒等调味料,下腿肉一起拌炒而成。其特点是鸡肉带皮,以酱油入味,没有裹面糊的酥脆口感,也不用花椰菜垫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