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故事:一个资深导游眼中的日本。

原创: 子鱼ziyu 子鱼ziyu


本文作者:苏苏

(原创首发 )


我是苏苏。这两年由于个人原因,我把工作主要定在日本线路,一来路程相对近,二来工作时间不长,可以兼顾家庭。每个月去日本两次左右,感慨良多,今天与诸君分享东瀛之我见(浅薄之见)。

➤日本是唐朝的“小迷妹”

去日本次数越多,就越能感受到唐朝对日本的影响深入骨髓。看到日本保留下来的奈良、平安时代保留的有鲜明盛唐之风的古建筑。作为唐朝的小迷妹,有种亲切又哀伤的感觉。我仿佛隐约触摸到了唐朝。京都的御所,千年的古寺,以及成片浓浓盛唐古意的建筑,让我想起“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想起“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想起“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某”。

而奈良秋天的落叶满地,又让我想起 “秋风吹渭水, 落叶满长安”。此情此景,让人身不由己。我想,我就是那个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面对京都奈良的风流,断肠声里忆大唐。


➤日本国民性格之我所见

日本的国民性格我觉得总结起来就两个字:压抑。

我曾特意去当地居民区住了民宿,就是这个压抑的感觉。还排外,我之前写海外华人那篇文章里,说过地铁上一个日本妈妈让坐在推车里的娃不要出声音,怕打扰别人。并不是说不打扰别人这种教育不好,只是对于一个才一岁多的孩子,这样是不是太压抑他的天性了?长大了会不会压抑到变态?君不见日本的自杀率那么高。

我住在日本的居民区时,曾遇到小区的青少年橄榄球比赛。这种体育运动正常来说应该是很热情兴奋的。可那场比赛没有,就跟看一场祭祀似的,说不出来的怪异。不过很牛逼的是,散场的时候,没有一点垃圾。

日本的压抑还体现在日本企业的工作高度模式化,规则至上、程序为先。在日本,各种则规定得事无巨细,不给人多少发挥创造的余地。普通上班族的工作就是按部就班。据说他们连见什么级别的人鞠躬到什么角度都有规定。

而且,时至今天,日企依然讲究“年功序列”,论资排辈。薪资上涨,主要由入职年头决定,职位晋升对于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来说显得遥遥无期。日本劳务行政研究所的数字显示,日本企业内升任“课长”的平均年龄为32.7岁,“部长”为39.4岁。

应酬也是日本职场生存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包括泡沫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周末高尔夫”文化。做一个工薪族,等于将包括私人时间在内的所有都奉献给公司,而交换来的无非是一份独立在城市生活的薪水而已。

这点我还是觉得我们国家的氛围好一些,毕竟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不能主次不分。最近很火的996话题,反对的声音很高。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进步,大家都越来越注重个体的感受与生活的品质。

其实在东京这种大城市里辛苦奋斗的人,跟我们在北上广一样,也会迷惘,也会承受巨大压力。所以压抑也不奇怪。日本乡下的居民就热情淳朴开朗很多。

➤日本的农村

日本的农村很美,就像一幅画,宁静幽远。见到那样的美景,刚开始会很兴奋,不敢高声语,怕破坏如此美丽的画面。后来慢慢觉得,日本的农村,美则美矣,却没有生气。

我长于乡村,在我们那里,远远的还没进村,就鸡犬相闻,村里有溜达聊天的长者,有追赶打闹的小儿,充满人间烟火气。

可是日本的农村,几乎看不到活物,更别说有人在村口大树下聊天。整个村庄一片寂静,人与人之间有距离感,萧瑟无比。




➤日本的女性

日本女人比中国女人惨。

日本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国家,相对来说,我还是觉得生活在中国幸福。我个人认为,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只有尊重女性,在这样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女性做了母亲,才能教育好下一代,这个国家才会越来越强大。当然男女是平等的,并不是说男性就不要尊重了,我不是女权主义者。

有一次,我带了一拨自由行的朋友,特意去日本居民区里的民宿住了几天。在附近闲逛,看到隔壁家女主人每天早上穿着和服木屐,鞠躬送老公去上班,直到老公车子都看不到了才抬头,再迈着小碎步回家。当时我就好佩服,如果要我做到这份上,起码得是让我赚钱赚到头昏眼花的那种客户才行。

有一天早上,男主人骑单车折回来,车都不下,一只脚撑着地面,叫女主人送个落下的文件——明明自己可以进去拿的。当然有人会说一家人,不要这么计较。反正我老公这样是会被我打死的。

让我更震惊的是,男主人让女主人把文件放包里(不是自己接过哦),不知又跟女主人说了什么,女主人又穿着木屐挪进去,一会儿拿出一块毛巾给男主人擦汗,男主人才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骑车走了。

我回过头问在门口陪我一起闲逛的日本朋友:“为什么他不自己去拿东西,自己拿个纸巾擦汗?”朋友说日本男人都是这样,认为女人在家就应该做这些事情。

我想了想,扭头问了问跟着我的老中青三代妇女朋友们,你们愿意这样伺候老公吗?大家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能顶半边天的妇女同志,我们可不要。不过有个朋友调皮地说,要是能好吃好喝又有钱供着她,也可以的,哈哈。

日本法律对家庭妇女权益的保护倒是比较到位的,老公的工资可以直接打去老婆的银行卡,离婚要给很高的赡养费。但是听日本导游说,日本由于大男子主义思想和传统文化影响,男人也很少参与育儿和家庭家务。日本男人下了班就是在居酒屋喝酒,据说是老婆觉得他们回去也不帮忙家务,还要伺候他们,所以干脆不让他们早回家。

也听无数个日本导游说,日本的职业女性也越来越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了。他们没有中国人多子多福的观念,生育率低迷是日本政府的痛。据日本政府自己发布的消息说,日本的生育率这样低迷下去,四百年后日本就要消失了。

也许社会发达到一定程度,生育率低迷是必然的。我们中国生育率也在持续走低。


➤日本人的冷漠

很多人盲目追捧日本,说去旅游遇到的日本人很不错,很热心。按我一个月去一两次日本的频率,我也遇到过很多热心的日本人,的确很不错。

日本人性格挺细腻的,小事情也会说不好意思,很怕给别人造成困扰。但也因为小心翼翼,让我不敢接近,永远有距离感,我觉得跟日本人很难做朋友。我跟一个日本华人导游说,我去日本那么多次,只有一个好朋友。他说,知足吧你,我来日本八年,也就三个。

日本人基本上只关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对别的事情比较冷漠,不与人交心。好几个日本人跟我讲,钓鱼岛是中国的,你开心就好。他们的观点是跟他们个人没有切身利益关系就无所谓,这在我的价值观里,是不可以接受的。毕竟国家好,个人才能好,不是吗。

我个人不太喜欢这种性格的民族。毕竟我是一个热爱吃猪大肠热爱交朋友的豪爽大婶。大家都各扫家门雪我觉得很没有意思。

后来想想,日本发展得很早很快,社会已经发育成熟。一个成熟的社会,陌生人之间必定非常客气,而再亲密的朋友也会充分尊重彼此的隐私和选择。而不成熟的社会,陌生人之间会有敌意,熟人间就是不分彼此了。

所以有人说日本人很假,深交不下去,原因除了文化差异,就是社会成熟度在个人处事方式上的体现了。

中国的古代以及近代社会,熟人之间都是热情和互相干预的,和费孝通所著的《乡土中国》里的情况一样。

比如我和我老公,是两个省份的人结合,还是城乡结合。我长在农村,家那里又是一个家族式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小山村。我就很习惯那种热情,带点不主观干涉的无距离的接触。我老公就相反,他从小在大城市长大,他喜欢有边界感,喜欢关上门过自己小日子。

现在我们中国一线城市的年轻人之间,也遵循着稍微成熟点的社会规则,不会去关心和干涉他人的生活。

这到底是优是劣,不好断言。我猜想到了我们的社会非常成熟的那一天,很多人又会怀念当年熟人之间的亲密无间无话不谈了吧。

跟当地的中国人或华人聊天时,他们都说到孤独。那种孤独不是无聊,在日本的孤独是难融入。当然,这种文化排斥哪里都有,只是在单一民族的岛国,这种倾向往往更加明显。我去过很多岛国以及岛屿地区,感觉也很类似。比如马来西亚,印尼等。


➤日本老龄化之我所见

日本老龄化非常严重。没去之前,不以为然,去了之后才知道,真是太恐怖了,随处可见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工作,便利店收银的、保安、餐厅上菜的,都是老人。据导游说,一来是部分人退休金不够花要工作,二来是年轻人不够,国家提倡他们发挥余热。

有一次我在酒店门口,听到“砰”的一声,回头看见一个头发全白的老人,开着出租车,撞在了酒店自动升降杆边的墩子上。

换我真不敢坐这么大年纪的人开的车。不过日本人也很显年轻,大部分人看不出来实际年龄。

有一次从大阪一路开车回东京,路程最少有六百公里,一路玩一路回去,两天时间,53座的大巴,坐满了游客。日本导游神秘兮兮地问我,你猜司机多大了?我说看起来六十五岁上下,不到七十?导游摇头:“我刚看了身份证,八十三了。”愣是把我在车上吓清醒了,然后全程没敢睡觉,一直盯着司机开车。但还别说,车子开得又好又稳。

可我还是觉得我们中国的老人更幸福,尤其有退休金的老人,早早退休,安享晚年,自由选择继续发挥余热与否。

➤日本人的矛盾性之我所见

日本人是极其矛盾的,既尚礼又好斗,既勇敢又怯懦,既喜新又顽固,既服从又不驯。

有本书叫《菊与刀》,很有名,菊代表皇室贵族,菊的高雅温婉,刀的隐忍锋芒。倒是挺像乍眼看过去的日本人的外表形象。

日本还有个出名的文化现象:物哀之美。

他们有诗句云:“山谷明月光,流萤皆彷徨。”就是形容这种哀伤的美。公元14世纪的随笔集《徒然草》中所言:“如果化野的朝露不会消失,鸟部山头的青烟一直弥漫在天空,将是何等的索然无味!正因为这世上一切都是无常的,所以才格外美好 。”

这种“无常之美”在日语中被称为“物哀”,最具象的体现便是对樱花的喜爱。樱花熬过酷暑寒冬,在春天放肆地绽放,却只有短短一个星期的花期。花期一过,即开即灭。死亡之美极尽绚烂。

因此在日本人眼中,美不只存在于创造,也存在于毁灭。生与死就这样在矛盾中统一。

其实啊,这不就是小清新吗,那种无处安放的内心小骚动,淡淡的哀伤,弥漫人间……


➤日本人对熊猫的迷之热情

说个有趣的事情。

东京的上野公园是个很大的综合性公园,有博物馆,有古建筑,有艺术馆,有动物园。很不错的地方。鲁迅先生当年在日留学也去游览过,中国旅日的大熊猫就在上野动物园。

作为鲁迅先生的迷妹,有天我在上野动物园东游西荡,忽然被一群疯狂的日本人撞到一边。我第一印象就是地震了!慌死我了。因为日本人在外是很含蓄保守的,不会有这样疯狂的举动。当我发挥在国内抢购的实力疯狂跟着人群跑到一个闸机口,一个穿着制服模样的人找我要门票,我才发现,一个巨大的熊猫广告牌……

原来是熊猫馆开门迎客了。

我问日本导游,日本人都很喜欢熊猫吗。导游说,当然,相当狂热,汶川地震,日本人急死了,电视报纸都讨论要怎么救大熊猫。上野动物园有只小熊猫出生后夭折了,动物园园长电视直播道歉,哭得如丧考妣。并且新闻播报,但凡有熊猫的消息,都排在第一,第二条才是天皇的消息……导游还吐槽说,上野动物园的网站弄得跟个熊猫馆网站一样。

最好笑的是,过年前我带团去北海道,北海道的司机大叔憨憨的,混熟后着急问我,听说上野动物园的熊猫香香要送回中国了,可不可以留在日本?对了,你们不是讨厌我们的首相吗,把他送去中国,香香留下来吧。

我:大叔……我也想来着。

从他们对熊猫的超级喜爱之情,我感受到了,其实很多事情没有那么复杂。


➤日中文化源远流长

日本有个摄影师久保田博二,在1978-1985年间,走了中国的所有省份,拍了很多珍贵的老照片,出了摄影集。他在一次采访中说:“中国和中国文化是日本人一生绕不过去的坎。日本所谓的每一项‘传统文化’的根都在中国,甚至引发日本近代改革的启蒙书也是中国人魏源写的。”

深以为然。

走在日本京都奈良街头,处处可见唐朝的风情,不管是寺庙门口的中文对联,还是寺庙的规格、建筑形式,都有盛唐遗风。

有一次在京都清水寺遇到寺庙活动,僧侣身着苎麻衣衫,有穿着短衫舞龙灯的,还有戴着半截面具的人朝人群洒圣水。导游说这些都是学习唐朝的,这仪式已经持续一千多年了。

在冲绳,我听过琉球宫廷乐曲,《纱窗外》、《四大景》,是用琉球保留的明朝官话唱的,曾在琉球宫廷世代流传。乐队里的老先生老妇人穿着明朝风格的服饰,梳着明朝人的发型,且唱且演。在没有录音设备的年代,声音居然以如此简朴的方式穿透了时空。到今天我仍旧听得懂,歌声里还保留着一丝往昔的苍凉,听着听着泪流满脸……

那首曲调悠扬、旋律舒缓、渐进渐促、略含忧伤的《纱窗外》,表达的是一种月下凭窗时的相思。显然,那是中国古代宫廷俗乐的遗留。

虽然这是首小女儿情调的歌曲,但是在御座乐中,字正腔圆,乐律工整,充满含蓄隽永的味道,加上端坐着的演唱者大帽长袍的古装,更显得庄重大气,镇人心魄。

后来我特意去查询资料,才知道琉球奉中华正朔,礼乐皆为华夏,加之明太祖移民琉球以作监卫,汉风盛行。所以这些音乐皆为中原民乐曲调。

插一段关于琉球的历史。

当年琉球被日本强占后,琉球密使渡海福建,请求清廷出兵复国。琉球密使先跪于北京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跪泣于李鸿章家门外三日。时值北洋海军刚刚成立,李鸿章幻想放弃琉球,以联合日本共同对抗列强。没想到日本终成我华夏心腹之患。可见,弃义取利,终必成祸。

总之,我觉得中日文化源远流长,不是中日两国一些人随意可以否认抹杀的。我个人也很喜欢宫崎骏,村上春树,东野圭吾这些大师的作品。

文化无国界。

人心也无国界。


➤关于历史问题

对于侵华那段历史,跟日本人熟后,我问过很多人。大部分日本人都持抱歉的态度。有个很让我感动的七十来岁的日本老人,眼含热泪跟我说“对不起”。有个中年人说,真是抱歉,希望下一代和更下一代,放下成见,共同发展。只有共同发展了,才会放下那些怨恨,才不会有更多的成见出现。

也有日本老人告诉我说,当年战争,家里的长辈也是被抓去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卖命,只有右翼分子那些既得利益者才对战争狂热。右翼分子的孩子却不需要去打仗赴死。这些老人说,作为老百姓,他们也只想过些平和安静的日子。如果生活中身边有右翼分子,他们也很防备和抗拒。这点也让我明白,有时候,个体的力量对于国家层面的决定确实无能无力。

我曾经在去泰国的飞机上遇到一个希腊人,六十来岁,在广州工作,有很多湖南籍的员工。他喜欢吃辣,喜欢毛主席。听说我是湖南人,拉着我一直聊天。关于中日问题,他主动跟我交流,他的观点是:不应该一味沉浸在仇恨中,要让自己强大,要学习对手的长处,总之,要“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不是盲目让仇恨蒙蔽双眼。

我个人也觉得,若只是单纯地仇恨,到最后除了让眼珠子恨得通红,也只能看着别人吃香喝辣啥办法没有,不实惠。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日本侵略自然不能忘,但动不动就喊打到东京去,只会显得幼稚。

不管怎么样,希望两国能够友好和平下去。


➤关于颜真卿的《祭侄文》

今年年初,在东京国立博物馆看偶像颜真卿真迹《祭侄文》。排队的时候,我遇到很多从韩国、港澳台特意坐飞机去看颜真卿真迹的人。每个人都很激动,每个人都在感叹唐朝的书法文化。

我在轻轻念祭文时,有个韩国人说,好羡慕你可以用中文读出来……

每个人只能看一分钟不到,大家安静有序地排队,不能拍照,日本工作人员非常尽职。

有时候,事情要一分为二地看。

如果颜真卿的真迹不是流落海外,也许经历了那个疯狂的年代,早已经尸骨无存了。当然,文物能够回归大陆也是我的心愿。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展览,我真的不会这么强烈感受到外交部说的,“东亚三国(中日韩),一衣带水,文化同源”。而港澳台与大陆更是同根相生,打断骨头连着筋。

如果不是这个展览,我也不知道,原来这么多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售卖区的毛笔,真迹复印件,各种字帖,卖得如火如荼……买的还都是日本人韩国人为主。

如果不是这个展览,我真的不会切实感受到,原来盛唐影响,真是如此深远。

而反观我们大陆,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和漠视,真是让人心痛。

幸好现在又要一点点被拾捡起来了。

➤日本的发达

最后,说说日本的发达。不可否认,日本是领先于我们国家的发达国家,它的工业文明,高科技,医疗……都走在了我们的前面。这个国家确实有我们望尘莫及之处。

日本的新干线,六十年代就通了,足足领先我们将近半个世纪。

日本的黑科技很多,但是据导游介绍以及我自己的无数次体验,真的就是用在百姓的衣食住行,一粥一饭里,而不是全用在造飞机大炮上。日本人是如此说的:他们觉得科技就是要给生活带来更大便利,这才是科技存在的意义。

比如高科技除臭纳米盒子,可以快速去味,永久使用。比如可以把米饭煮到一颗颗站起来的电饭煲,煮出来的米饭飘香十里。最让我爱不释手的,是跟一群老阿姨们雄赳赳气昂昂扛回来的智能马桶盖,舒服到让人觉得马桶上就是天堂,非常人性化。更不要提智能烧水壶,智能控制的浴缸系统等,泡在浴缸里,人都不想出来了,只想泡到天荒地老。好多日本酒店都是用宛如真人般的机器人接待和打扫卫生。

日本的医疗也非常发达,医疗制药行业都是世界领先水平。产品设计也是很人性化,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创可贴。轻薄透气,完全贴合皮肤,并且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中国的创可贴跟人家一比,真的弱爆了。

更不用提大家都熟悉的日本化妆品和护肤品了,用了皮肤的确有明显的提升改善。

日本人的长寿也是社会发达的一种体现,国民都很注重身体健康,几乎所有人都有股清雅的气质,并且显得非常年轻。

对于日本,鉴于历史,鉴于家里先人有被日本人杀害的,也有被抓壮丁去了台湾导致骨肉分离死生不复相见的,我个人感受也是很复杂。但是这个国家,也是我走了这么多地方后,目前唯一让我想慢慢走完全境,想深度了解和偶尔长住的国家。

日本就说这么多,一家之言,欢迎交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