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洛阳桥上的观音像,民间信仰与文物保护之争似落定

接着分享我的泉州之行。泉州是我此次长途旅行的一站,我慷慨地准备了一周的时间。泉州旅游资源之丰富,超出想象,一周时间仅仅能领略皮毛,这里值得一去再去。今天,我们就从泉州千年古桥——洛阳桥开始吧。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位于福建省泉州东郊的洛阳江上,横跨洛阳江海口,连接泉州鲤城区与惠安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洛阳江名“江”,实际上是个大海湾。在没有石桥的年代,人们靠渡船过江,时遇风浪,死者众多。

洛阳桥由北宋时代的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兴建。从北宋皇佑五年(1053)至嘉佑四年(1059),历时七年,耗银1400万两。桥全由花岗岩石砌筑,初建时桥长360丈,宽1.5丈,有46个桥墩,500个扶拦,28只石狮,七座石亭,9座石塔,为我国古代最大的跨海梁式石桥。工程非常艰巨,建桥九百余年来,先后修复十七次。

从桥南街走到洛阳桥,沿着宽阔的桥面走向中亭。中亭是座小岛,这里上有几株枝繁叶茂的大榕树,掩映着红砖小屋。

小屋的北侧,竖立着一列面北转向面东的碑刻,此为历代重修洛阳桥的碑刻和题字。

在中亭岛的西侧,有一尊观音石雕像,与周边环境比起来,稍显突兀。

观音像另一侧的空地上,砌起一个石头桌面,桌上供奉着三尊神像,居中为上帝公像,石桌前也有一个香炉。在地面的沙石中,混杂着一些燃放鞭炮后遗留的纸屑。

早在2010年,这里就有民间信仰与文物保护之争。9年前,有关部门发现,有人将沙石运到洛阳桥中亭,已开挖几个大洞,准备大兴土木建一座观音庙,当时被文物等多个部门紧急叫停。事隔几个月,当地居民在申请重建观音庙不获批准的情况下,又在桥畔私自立起观音石像。

坊间有传说,早在有洛阳桥前,就有了观音庙。有当地居民坚称新中国成立前他还亲眼见过桥上的观音庙。“庙大约有15平方米,当时有一对老夫妻看庙,人称乌华哥、乌华嫂。老夫妻两人靠香油钱养活自己,后来生病逝去,没有人看庙,庙也渐渐破败,终于倒塌。

观音庙对周围的群众来说,确实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民间早有流传“观音妈助桥钱”的传说,说的是观音菩萨化身为渔船中的小娘子,让百姓投掷钱币,许诺谁掷中了就嫁给谁,以此筹集建造洛阳桥的钱。洛阳桥上出现观音、上帝公石像是一种地方民风民俗。

洛阳桥是一道不可复制的风景线,围绕着洛阳桥的传说,一直在延续。

待续,我在泉州。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