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心中都有片撒哈拉,我的沙漠梦

你知道吗?世界上有两处最干净的地方:一个是南极,另一个就是撒哈拉。

从卡萨布兰到迪拜中转时,遇到一位掉队的中国阿姨,着急地寻找着领队和同伴。为了安抚她的情绪,聊起了摩洛哥之行。她说,“这次旅行一直都在大巴上,感觉当地导游知识储备不太够的样子…” 说了半天好像没有一点值得开心地事儿。但我问起,撒哈拉沙漠去了吗?她眼中顿时充满了五彩光,“去了,太好美!” 再听着她滔滔不绝地说起沙漠之行时,我的思绪又回到了一周前。

1. 终于看见撒哈拉!

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上第一大沙漠。它有多大? 《环球奇迹》(培睿根编、谭颖等译,2016) 中介绍,“撒哈拉的总面积超过900万平方千米,覆盖地区及北非阿尔及利亚、乍得、埃及、马里、利比亚、摩洛哥、西撒哈拉、毛塔利尼亚、尼日尔、苏丹和突尼斯等,共计11个非洲国家和地区的土地。” 就连它的名字在阿拉伯语中也是“大荒漠”的意思。

我们一行七个人,在临近沙漠前最后一个补给站(一个很小的村庄)短暂停留。 偶遇了来自当地居民尤瑟夫(司机导游)的女儿,一个很漂亮的5,6岁小女孩。她看到一车中国人还有些不太适应,害羞地笑着。

当地交通不发达物资匮乏,好在价格适中。很多居民外出务工,像尤瑟夫这样只有带团回沙漠的时候才能在家住一晚。

重返行程后的20分钟,尤瑟夫兴奋地说,“快看,我们要到了!远处若隐若现的就是撒哈拉。”

我们先到一家旅店放下行李。服务人员们看见是来自中国的朋友,就高兴地喊着“666!双击666!” 可想而知,中国人来的次数之多。

也许,去过撒哈拉的其他外国人也会好奇,到底666是什么意思?

2. 骑骆驼入驻蒙古包!

澜涛写的《半粒种子也有春天》中的雷扎,历时十四天近2千公里的骑行,他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骑自行车穿行沙漠并创下了记录。我无法想象到在沙漠上骑自行车的场景,那孤独的身影需要多么强大的动力来支持,但骑上骆驼缓慢前行时,时间仿佛随着骆驼的走路频率变得更慢了。

沙漠入口处,骆驼们漫不经心、流沙哈喇子默默地撇眼瞧着我们一群人。驼背上安装了很厚的坐垫和结实的扶手,看起来很舒服。

可惜没有脚蹬,一双无处安放的脚随意在骆驼脖子周边摆动着。出发还没几分钟就开始腰酸腿痛,尤其是在下坡的时候,它走路极慢,要用腰较着劲往后仰以免翻“车”,这酸爽一定要亲自体验后才懂得。

不知道服务人员在做什么

顺便提示下,骑骆驼最危险的时刻是它跪下的瞬间。在服务人员引逗好久后,它会突然前腿用力,稍不留神就会摔下来。同行中一个姑娘就从半空中摔落,好在周边保护的人很多并无大碍。

骆驼的便便

进入沙漠两、三公里处信号就很微弱了,即使连上酒店的免费WIFI,信息也很难发出去。沙漠之大,心飘之远。那就放下手机,好好感受这里的风景吧。

白色的蒙古包就是晚上我们休息的地方。今天天气晴朗,听说前不久来过的人正赶上一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夜晚。暗自开心,真幸运。

3. 各国同聚庆生!

晚餐全是做好以后从其它帐篷送过来的。面包、库斯库斯、牛肉塔基和餐后水果,分量之大足足管够。

帐篷的供电都是来自太阳能,昏暗到很难看清楚每道菜的模样。上最后一道餐后水果的时候,同行的一个姑娘开心地说,“这个是我这两天吃到最好吃的东西了。”

这时,一位来自荷兰的中年男子邀请大家一起吃蛋糕。原来是他的小儿子过生日了。

小男孩也许从未看到过这么多不同肤色的面孔,服务人员敲着手鼓,唱着不知道是什么的调调,大家都唱着生日歌祝福这个小男孩。

他羞涩的躲在父亲怀里寻求安全感,但可以看出,他非常开心。连小男孩的哥哥都羡慕的手舞足蹈,大笑着给大家一一发蛋糕。

晚上睡觉的帐篷

4. 撒哈拉最美瞬间!

撒哈拉最不能错过的两个瞬间就是夜晚的星空和第二天清晨的日出。

沙漠的夜晚如果没有手鼓表演,没有网络,安静的让人感觉孤独。好在满天的繁星让这个夜晚变得有些独特。

就如作家澜涛在她的书中所说,我们看到的生活视角有时和生活本身无关,而是和心境有关。“懂得仰望天空的人,才有机会领赏到满天繁星,而不是满眼风沙。”

撒哈拉的清晨真的是好冷。如果想爬到沙漠的最高点,就要稳稳的把脚踩入沙子中,但深入沙子的那一瞬间,“天啊,太凉了!” 让我不禁的打了一个冷颤。

原在阴影下的沙漠,被远方地平线上太阳一点一点地照亮,不得不得佩服服务人员掐点喊大家起床的时间算的准确无误,爬上来正好赶上红日跳出的瞬间。太阳一离开地平线后直升而上,顿时满眼金黄。

日出

4. 尾声

提到撒哈拉,必定会提到三毛。荷西等了三毛6年,是这份执着才打动了三毛。二人移居阿尤恩,领取结婚证又等了三个月。

对于她来说,没有荷西的撒哈拉就不再完整。三毛失去荷西时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那种无法立即跟随的无奈,那种疯癫如痴人的悲伤,好让人心痛。

我也很佩服三毛的勇气。虽然我喜欢撒哈拉的美景,但是让我生活这里,想必是不乐意的。读了她的《撒哈拉的故事》,生活在一个思想闭塞,成天过来要药、要灯泡、要一切的不知感恩邻里间,万一拒绝,就会遭来一个月的记仇,结果却是:“你伤害了我的骄傲”。

很难理解当地人的思维,融入一个新的地方真的好难。

她故事中有一个邻居,家中的爸爸要吃饭,孩子就过来借刀叉。她特意买了一副新的刀叉送给他家。谁知第二天男孩如期的出现在三毛家门口,三毛很诧异但得到的回答是:“妈妈说,你买的那副刀叉是新的,要收起来。 所以,我爸爸要吃饭。”

在这样的环境下,好在三毛有荷西。他们的爱情很纯粹,没有那么世俗。有住的地方即可,不必高楼大厦;能吃饱就行,不必山珍海味。

想起三毛的那句话:“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我是讲道理的北极熊,离开北极看世界,分享旅途趣事,欢迎和我交流!"

声明:本文原创,禁止盗文,谢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