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带你看广西(四)BBC来到广西,他们说这里有中国最早的陶器

2008年4月21日,国家文物局发出了《关于英国广播公司摄制组来华拍摄有关文物的复函》,同意英国广播公司《人类之旅》摄制组于2008年4月拍摄北京周口店遗址、广西甑皮岩遗址和浙江河姆渡遗址拍摄有关镜头。

现在,我们可以在爱奇艺上看到这部纪录片《奇妙的人类旅程》。在第二集中,爱丽丝·罗伯茨来到了广西桂林的甑皮岩。我们听到她说:

“是什么让采猎人成为帝国建造者,我游览了中国南方令人惊叹的桂林美景,寻求中国人成功的秘方。

这里是甑皮岩人的洞穴,曾是采猎人居住的地方。2001年,这个令人惊奇的洞穴被发现。

这些(原始陶器)碎片极为珍贵,连我也不准碰。这是中国最早期的陶器的碎片,事实上,是世界最古老的陶器之一。是谁制作这个陶器,数千年前,人们居住在这座洞穴里,以狩猎和采摘等古老的生活方式生存。那些简陋的陶器碎片,标志了一项伟大工艺技术的飞跃。”

这部纪录片认为2001年甑皮岩遗址才被发现,这是不准确的,2001年是再次大规模发掘的时间。甑皮岩位于桂林市象山区,分为主洞、矮洞和水洞3部分,洞内总面积400平方米。1965 年发现文化遗存,1973年对主洞进行了试掘,发现先民遗骸三十余具。1978年2月21日,甑皮岩洞穴遗址建馆开放。1981年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2月17日,甑皮岩考古遗址公园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甑皮岩历次发掘探方分布图

甑皮岩早期发掘的研究结果认为,该遗址出土的猪骨、猪牙,可确定是人工饲养的家猪,是目前所知全国最早的家猪标本,于是甑皮岩遗址发现的可能是华南地区最早的以原始农业和家畜驯养为特征的考古学文化。不过这一观点在2001年的新的发掘中被推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编、文物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桂林甑皮岩》中指出,甑皮岩的史前居民就是拣野外的吃,并没有进行家畜驯养。

在今天的生活中,陶器已经不多见。有的陶器厂还在生产一些日用品,比如广西钦州的坭兴陶,也有一些是陶制工艺品,比如广东的石湾陶。这些陶器已经成为“小众”制品,但是在新石器时代,陶器的意义却非同一般。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和国家的起源》中说:“野蛮时代的最低阶段——是由制陶术的应用开始的”,这样看来恩格斯将陶器制作视为人类文明史上的某种分野。实际上,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的主要、也是惟一的标志,正是陶器的出现。

恩格斯说,“在许多地方,或者甚至在一切地方,陶器都是由于用粘土涂在编制或木制的容器上面发生的,目的在使其能耐火。因此不久之后,人们便发现成型的粘土,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这个目的。”不过在甑皮岩遗址中的早期陶器,很可能是直接在火中烧制而并非抹在某种容器上的。《奇妙的人类旅程》中,爱丽丝·罗伯茨在中国科学家的带领和帮助下,亲手制作了一个炊煮食物用的陶釜。首先他们在黏土中加入岩石,提高它的硬度。再通过手捏做出陶器的形状,然后以平地堆烧的方法来烧制陶器。

成形的黏土经过火烧之后变成了硬块,这就是早期的陶器。不过甑皮岩的陶器有一些特殊,这种特殊首先体现在甑皮岩第一期文化遗存中发现的两个圜底釜陶器残片,它距今大约有12000年。

这两块陶片被称为甑皮岩首期陶,很显然它是手制陶器的一部分(有别于后来更加方便实用的慢轮制陶和快轮制陶),器形简单,制作粗糙。它的烧成温度太低,材质疏松,甚至没有完全陶化。这种原始陶器很可能并没有像《奇妙的人类旅程》那样使用平地堆烧的方式,因为这种烧造方式能够达到250℃以上而成为真正的陶器。一般认为,这两个陶片是捏成湿坯、经过晾晒后直接使用。因此有人认为这并非真正的陶器,而称之为“陶雏器”。

在《桂林甑皮岩》中谈到它时说:

“这一时期的陶器主要是敞口、浅斜弧腹的圜底釜,羼和粗大的石英颗粒,手捏成型,在器物上部并有滚压粗绳纹的痕迹,器形低矮,器壁极厚,烧成温度极低(不超过250℃) ,器表开裂,表现出一系列初级陶器工艺的特征,应是中国目前所见最原始的陶容器。”

《奇妙的人类旅程》中,爱丽丝·罗伯茨制作的正是一个圜底釜

现在我们需要考虑下一个问题,为什么甑皮岩首期陶会是这个形状,它是做什么用的?在《桂林甑皮岩》中给出了比较可靠的分析,得出结论是——它是先民们为了方便撩螺,用来架在火上煮螺的。就目前看来,这也是最合理的解释。我把这段话转引过来:

“甑皮岩遗址第一期尚不存在稻作农业,而采集植物种子如野生稻谷等也不是甑皮岩 史前居民主要的经济活动。因此,陶器在本地区的起源与农业和采集植物种子的生业形态应 该基本无关。广西地区的考古资料表明,该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考古遗址的堆积基本不含螺 壳,至中石器时代开始出现含螺壳的堆积。而甑皮岩和大岩遗址的发掘资料表明,桂林地区 陶器的出现与大量螺壳堆积的出现基本同时或略晚。为证明陶器起源与人类采食螺、蚌类水 生动物之间的关系,我们作了一些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从水里采集到的介壳类动物,假如 不砸碎外壳,即便用铁制的钉、锥类器物也极难把肉挑出。同时,根据我们对大岩遗址和甑 皮岩遗址出土螺、蚌壳的仔细观察,这些螺壳个体完整,甚至找不到过去一般认为的敲去尾 端而食的现象。但是,这些螺、蚌一经加热,则极易把肉挑出而食用。如此,我们认为,在 桂北地区陶器的出现很可能与采集螺、蚌作为主要食物的生业形态有关。换句话说,桂林, 甚至包括华南大部分地区,陶器起源的动因或契机,大概是由于最后一次冰期结束,气候变 暖,水生动物大量繁殖(甑皮岩遗址出土的动物共计108种,其中贝类47种,螃蟹1种,鱼类1 种,爬行类1种,鸟类20种,哺乳动物37种) ,依最佳觅食模式 (the optimal foraging model)。因其容易采集,可以花最少的时间和气力获得最高的回报,人类开始大量捕捞和食 用水生介壳类动物,而介壳类水生动物因其坚硬的外壳,不可能像鱼类和陆生动物那样可以直接在火上烤而食之,促使人类发明了陶器,由此也在该地区产生了与以往不同的生业形态。”

甑皮岩遗址展出的陶器

一般认为,陶器是在农业经济产生之后出现的,它可以用来大量盛放粮食或进行炊煮。比如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就出土了大量用来盛放粮食的坛坛罐罐。但是像甑皮岩这样南方(如两广一带)以采集渔猎为主要经济来源的部落中,往往并不以储备粮食为制作陶器的主要目的,可以说这是陶器发展史上的一种“例外”情况。

当年我走进甘肃博物馆的陶器展厅,顿时感到一股来自四五千年前的远古气息扑面而来,那别致的造型,那浑厚的色彩,那生动的花纹,瞬间使人踏入悠远的历史长河。但是在甑皮岩遗址的陶器却很少能给人以这样的感受。它们太简陋了。距今12000年至7000年左右的这段漫长时间里,居住在甑皮岩的原始人类的制陶水平虽然也在发展——比如器型增加,制作工艺有所进步,后期已经能够使用慢轮修整口沿部分——但总体来看,其工艺水平仍然相当低下,长期停留在“能用就行”的实用性上,远远称不上具有天才想象力和丰富美感的艺术创作。究其原因:

其一,虽然甑皮岩在这五千年里陆陆续续地有原始人类居住,但是当时的认知能力还比较低下。通过技术手段改进陶器制造工艺,对原始人来说还比较困难;

其二,大约本地的农业经济并不发达,通过采集渔猎已经足够生存繁衍,缺少持续改进的动力和兴趣;

其三,相对陶器而言,竹、木材料更容易取得和加工,广西直到今天还有以竹筒煮食饭菜的烹饪习惯,也影响了对陶器的重视程度。

竹筒饭

大约距今7500年时,甑皮岩人放弃了这个居住了5000年的家园。漆招进在《试论“甑皮岩人”的去向》一文中分析了甑皮岩被废弃的原因,总结为三点:

首先,甑皮岩人入住洞穴之初,洞里的活动空间还很大,但是原始人类习惯于把废弃物也堆在洞中,越堆越多,堆了五千年之后,只有中央部分还能站人,其他地方要猫身才能进入,也就不适合再住下去了。

其次,漆招进认为,在第五期某陶器残片上的纹饰为干栏式房屋,意味着当时人们已经学会了此类房屋的建筑技术,因此自然无需再住在岩洞里,而只是把这里当成氏族墓地。

第三,根据地质考察,在大约距今7200年前左右,洞内开始出现积水,不适合人类居住,连将其作为墓地也不再可能,先民们不得不完全放弃这个居住了五千年的洞穴。

甑皮岩人今何在?漆招进说,他们在与南下的农业部落“古洞庭人”的战斗中吃了亏(在甑皮岩第四、五期存在至少29座墓葬,大多数属于第五期,很可能是在间隔不太长的时间里掩埋的。保存较好的19具人骨中,至少有9个人的头骨或肢骨上有利器或钝器打击形成的伤痕,属于外伤致死,很可能是为了争夺资源与其他人群发生了相当严重的争斗,而且输了),于是他们被迫向南迁徙,顺着漓江—桂江—浔江—郁江到达了邕江流域,形成了顶狮山文化,再继续向广西南部和东南亚半岛等别的区域进行扩张。甑皮岩人虽然离开了数千年来的家园,但他们的文化因子,像蒲公英一样撒到了广袤的土地上。

欢迎关注本头条号,阅读以下系列文章:

专家带你看广西(一)80万年前彗星撞击地球 开启广西文明新一页

专家带你看广西(二)哈佛大学教授莫维斯:东方文化不如西方

专家带你看广西(三)这些考古专家的发现惊动世界:百色手斧出世

广西“三月三”放假!“三月三“究竟是个什么日子?

你有没有去深圳博物馆看到这些?国宝!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