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记】可可托海苏式老木桥

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

新疆可可托海稀有金属国家矿山公园于2013年1月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总面积为26.91k㎡,是国家AAAA级景区。 公园以闻名于世的稀有金属伟晶岩脉——三号矿脉为代表的特色工业及红色旅游景区。

公园以功勋矿山3号矿脉、地质陈列馆、阿依果孜矿洞、87-66综合选矿厂、矿山机械博物馆、地下深水电站为代表的工业旅游资源和矿业遗迹构成核心景观,还有苏式老木桥等人文景观和桦林公园等自然景观,是一个集地质学术研究、文化、教育及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特色红色旅游目的地。

功勋桥

——苏联豪式木桁架桥

如果你计划去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旅行,建议把参观苏式老木桥的时间安排到傍晚时分,在晴朗的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时,苏式老木桥的沧桑与静静流淌的额尔齐斯河,一同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下,有那么一瞬间,你会觉得周遭的一切仿佛都停止了,眼前的时光飞速倒流,你甚至分不清自己是一名游客,还是一个当年的矿山人。

这座老木桥是上世纪50年代由苏联设计并参与建造,采用的是前苏联豪式木桁架桥梁设计方案,1958年引进前苏联标准图纸,由原新疆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进行设计,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原新疆可可托海第一矿务局工程大队施工建造。南桥20米跨径,长55米;北桥15米跨径,长45米。木桥设计精美,以圆木巧妙搭建,桥身以条钢及螺栓固定方木拼装而成,桥面为厚木板铺设,用料均为本地优质落叶松。该桥段由两座50米左右的桥梁构成,设计承重为汽8拖30吨,完全可满足当时运输的需求。

之所以能够成为矿山公园的主要景点,不仅仅因为这座桥梁结构的特殊。在从可可托海镇前往三号矿坑的必经之路上,这座苏式老木桥横跨在额尔齐斯河的两条支流间。它见证了可可托海镇曾被称之为“西部小上海”的辉煌历史,这座边陲小镇因矿而兴,最辉煌的时候人口达到了三万人。

对于在可可托海出生长大的人来说,此生走过的第一座桥就是这座可可托海老木桥。这座老桥贯通额河南北,是将可可托海人送达人生彼岸的第一座桥。

经过50 多年的高强度使用和风雨侵蚀,桥的木架构已经严重变形、朽蚀,部分桥段已经濒临垮塌。老木桥的身躯不再挺拔、不再健壮,犹如一个迟暮的百岁老人在岁月的流逝中日见苍老。

桥面变的千疮百孔,桥栏也出现了松动。后来,小镇人拆除了边缘松动的栏杆和桥面,没有了人行道的桥身变的狭窄了,斑斑驳驳大洞小洞的桥面上卯上了铁板。再后来,出于对行人的安全着想,这座老木桥南北两侧的桥头被封住了,挂上了“禁止通行”的牌子。

虽然下游还有一座更结实的水泥桥,但念旧的可可托海人仍然对这座老木桥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感,孩子们依然喜欢在桥下的河中戏耍;散步的人傍晚后依然喜欢踱步于两桥之间,听着额河哗然声,任由着晚风轻拂着脸颊;回归的游子依然喜欢来到桥边,看一看老大桥,摸一摸它苍老的身躯。

多少年来,这两座老木桥默默偎依在三号矿脉旁,静静地聆听着额尔齐斯河的奔腾欢歌,承载着不计其数的车辙碾踏和过往行人的脚步,不离不弃地陪伴着可可托海人走过无数个春秋往事。如果说三号脉是功勋矿的话,那么这座老木桥当之无愧就是一座功勋桥,不仅承载着可可托海闪光的历史,还承载着可可托海人深厚的情感。

2013年8月7日,新疆可可托海北疆明珠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本着保护历史文物和矿业发展遗迹的宗旨对两座老木桥进行整修。修复方案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依照原设计图纸,保持了原设计的外观,巧妙地再原桥的木构桁架间镶入三根H形钢梁,承受了桥梁的荷载。修复后的老木桥恢复了通行,桥上又来来往往地多了些行人和看风景的人,不再是那个沧桑破旧、看着就想让人流泪的破桥了。

曾经破败不堪的老木桥

修复之后的老木桥

如果你来到可可托海

别忘了去看一看这座久经沧桑的老木桥

那历历在目的岁月痕迹

能让你看到可可托海曾经的岁月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