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之江看变迁|缙云仁岸 山水生金唤客来

山水生金唤客来

——仁岸村绿色发展记

山朦胧,水朦胧,多少楼台烟雨中,山村画意浓。

六月下旬,缙云县舒洪镇仁岸村的杨梅节如期而至。尽管在梅雨季,人们还是蜂拥而来,尤其是城里人,有的拖儿带女,有的甚至全家出动。能够“撩”起他们勃勃兴致的,除了这里的“最甜杨梅”,还有可以尽情享受这个3A景区村的慢生活。

置身仁岸,探寻“绿富美”之间,记者触摸到这个古村落的许多标签: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全国第一批“绿色村庄”、浙江省文明村等等。

其实,每一张标签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这还得从一颗颗最甜杨梅说起。

“最甜杨梅”的“创富说”

仁岸村是个古村落,相传南宋名臣何澹后裔迁居此地后,改名陈岸为仁岸,村史近千年。村里有潘天寿客居旧址、缙云第一座水力发电站旧址等一批文化遗产。可相形见绌的是,村里的经济并不起眼,1990年时村民人均年收入还不到600元。

时机出现在1991年。那一年,缙云县推行“一村一品”,要求各村发展特色产业致富。群策群力下,仁岸村决定引入果型好、品质佳的东魁杨梅。有了决策,村民却犯起了嘀咕:“种植杨梅需5年后才产果,回报周期较长,且收果期仅10余天,易受雨天影响。”

“领头羊”何伟峰(左二)

刚开始,村里仅有少数人引种植杨梅。起初,因摸不透杨梅习性,仁岸杨梅起步时的产量、甜度一直难与仙居杨梅比肩。村里的“领头羊”何伟峰与乡镇农技站站长陈岳强成了“最佳拍档”。两人常泡在杨梅山上,讨论商量如何改良品种。为避免使用农药,他们选择了生物灭虫灯和人工方式生态种植。他们还采用疏果技术,将每棵果树的结果数控制在杨梅甜度最高的水平线上。

2008年,仁岸杨梅终于迎来了扬眉吐气的契机。在第一届浙江农业吉尼斯杨梅擂台赛上,默默无闻的仁岸杨梅一举拿下“甜度”第一,惊艳全省。 2012年,仁岸杨梅再度参加浙江农业吉尼斯擂台赛。最终,仁岸杨梅再夺东魁杨梅“甜度之最”。

“吉尼斯”效应开始显现。比赛结果刚宣布,缙云县仁岸杨梅专业合作社的何必达就兴奋地打电话回家“报喜”。“这个称号是我们缙云仁岸杨梅最好的广告,”何必达回忆说,“当时证书刚拿回家,家里堆在仓库里的近千斤杨梅就被抢购一空,连树上的杨梅也被外来的经销商预订一空。”

于是,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杨梅生产,村里的杨梅种植面积成倍成倍增长,漫山遍野,郁郁葱葱,总面积目前突破5000亩,盛产面积超3000亩。

于是,村里于2008年注册了“仙仁杨梅”品牌,其售价已从之前3-4元/斤的低价,到如今最高可卖到60元/斤,今年村民人均单杨梅一项年收入近3万元。

于是,镇村联动,节庆搭台,产业唱戏,仁岸杨梅节不断声名远播。除了传统赛事“杨梅王、甜杨梅”评比和吃杨梅比赛之外,还新增了“杨梅王和甜杨梅”拍卖等等活动。

仁岸杨梅还在“互联网+”中卖出“天价”,走向全国。

2016年以来,仁岸村采用“定点直发”和“采梅即发”新模式,一箱两公斤装的杨梅,零售价攀升到168元、218元甚至288元。

“这600箱杨梅到上海,那1000箱发到杭州,还有800箱去北京、广东、新疆……”这几天,快递业务员一直蹲守在舒洪镇仁岸村,每天都要填上五千多个单子。

“在水一方”的“创美说”

山是仁岸的“脊梁”,水是仁岸的“灵魂”。

仁岸村位于盘溪、贞溪、章溪三溪交汇口,绿草苍苍,在水一方。

尽管杨梅产业已经风生水起,但村干部心头并没有因此而轻松起来,因一块心病,那就是村里的环境卫生实在刺眼。虽说处在三溪交汇口,村里河道并没有多少水流,河床裸露,多年来不少村民在河道边搭起了鸡棚鸭棚。溪水散发着恶臭,衣服也不能洗了,碰到了身上都会发痒。

“县里、镇里一评比,我们村的环境卫生都排在末尾,还被点名上台表态,太难为情了。”说起往事,村支书何伟峰如今仍然觉得特没面子。

2014年,“五水共治”的东风扑面而来。于是就有了广为流传的仁岸村九间猪圈“变身记”。

“长期以来,村里家家户户一间猪圈养一头猪,过年杀猪吃排场是‘老传统’,要拆谁家的猪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60多岁的老人何南海感慨地说,这里原来有9间散乱猪圈,猪圈后面是一条溪流,前面则是村里的主要街道,每天猪圈里的污水不是流入溪流就是溢满道路,特别是到了夏天,苍蝇、蚊子扑面而来,人人经过这里都苦不堪言,往往避而远之。

如何破解这一历史顽疾?何伟峰介绍,自村里将“治污治脏治臭”列入村双委重点工作以来,一批工作认真负责、思想解放、不怕得罪人的党员和村民骨干被组织到新成立的“治污办”,他们负责挨家挨户去做思想工作。同时,为鼓励9间猪圈尽快拆除,村里还拿出1万元资金作为政策处理费,按平方数分别给予补尝。

“单家独户养猪是自产自给,既形不成产业,也增加不了多少收入。为了村庄未来更好地发展,大家都应该支持。”养猪户柯青仙表示。正是有了大家的理解,9间猪圈很快得以拆除,随即村里又投入20万元,在拆除地块上建起了上可避雨、下可坐人聊天,前有小桥流水的文化走廊。

何卫清

“真让人意想不到,随着9间猪圈‘翻身’成文化走廊,散养猪仔的事在村民脑中渐渐淡化,如今全村已没有一户养猪了。”村务工作者何卫清说,几年来,村里先后投入资金500多万元,200余个分散猪圈已被53处小花坛及千余株桂花、樟树等绿植所代替,村里还相继建成九曲小桥、仿木护栏、亲水台休闲埠头、生态防洪堤、天然泳池……这个曾经让人掩鼻侧目的“落后村”,如今成了缙云美丽乡村的标杆。

村晚上,村民自编自演的一段快板说出了大家的心声:“舒洪镇仁岸村,变化发展方向大;办公大楼又建上,群众人人夸;仁岸村有个大溪滩,经过整治大变样;清清河水溪中流,村头还有条铁索桥……”

水韵,夜仁岸,感受透心清凉。

“童话世界”的“创梦说”

“看,这条鳄鱼血盆大口,好恐怖!”

“爸,我骑在黄牛背上了,不同角度给我多拍几张。”

“还有老虎、金丝猴、蟒蛇、千年神龟、知了……”

来自杭州游客晓晓,终于在今年这个杨梅节实现了藏在心中许久的愿望,她来缙云仁岸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与这些活灵活现的3D油画石头“动物们”来一个亲密接触。

2016年末,仁岸村西入口到仁岸杨梅市场这一段路上,经过画家的精心创作,一个个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动物们”呈现在大家眼前,美丽仁岸又多了一个“童话世界”。

从“美丽村庄”到“美丽经济”,何伟峰和村班子团队正不懈努力探索三产的发展路径。

路径一,通过建设石头“动物园”、铁索桥、观光塔、农耕文化园等多种多样、独具特色的文化设施,不断提升村庄文化硬实力。此举给村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场所的同时,更吸引周边县市游客来旅游参观,为旅游经济发展飚升了人气。

路径二,打造文化软实力,激活乡村元素,实现主客共享,促进乡村振兴。“村庄即是景区、农房即是民宿、村民即是导游”,这句话非常适用现在的仁岸,他们走的正是“村美民富、自然和谐”之路。目前,不少村民已经在家门口发了“旅游财”,有的村民围绕缙云烧饼、缙云爽面打起美食牌,在周末或者节假日生意特别兴隆。仁岸还别出心裁推出桥洞咖啡屋,每天游客络绎不绝,经营者已经在家门口实现成功创业。还有的村民投资开发水上乐园,一到夏天,忙的不亦乐乎。村里的农家乐也次第开出。另外,村里还想把亲水的28户小洋楼打造成民宿项目,吸引在外经商的村民回村投资,成就更多村民的“致富梦”。

仁岸村正在谋划一盘更大的“棋局”,这就是该村在“两山”发展路径中描绘的“童话世界”。他们在成功创成国家3A级景区村的基础上,以‘生态果园+农家乐’为底色,全力推进清井湾漂流、百亩溪滩、大佑山“天空之堡”等项目落地实施,进一步将“绿水青山”转变成“金山银山”,提高村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让村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那时的仁岸,青山滴翠、果园飘香、鱼翔浅底、繁星闪烁、村强民富,乃人间仙境也。”这正是何伟峰他们心中要去践行的“童话世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