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大山里的绝美村落,古朴、乡韵、“福”至

茗源村位于景宁县东南部28公里,平均海拔1300多米,夏季平均气温20摄氏度左右,村子四周湿地群遍布,其中以大仰湖湿地最大,是“华东第一峡”——炉西峡的发源地,也是景宁县城的饮用水源地。

茗源村乡风古朴,耕读传家,自南宋建炎年间吴氏后人小七公开基,至今已880多年。是电影《十七》的拍摄地之一。

近年来,该村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整合旅游、文物保护、旧村改造等项目资金,培养和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按照生态美、环境美、精神美的要求,保存原有古风貌。

农文旅融合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农耕体验等,2014年成功举办首届“福”文化节,并被命名为“南宋古村福文化研究传承基地”。以“福”文化推进富有畲乡特色的幸福古村建设。

茗源村口,棵棵古木傲然耸立。特别是庙岗、宫岗两座古树林,许多树龄200年以上古树,阳光洒落树叶,闪闪发光中带着金属的质感。灰褐色粗糙的树皮,带着油画的厚重和岁月的苍茫。一些少年往事开始慢慢浮现。

从村口出发,沿陡峭的山体溯流而上步行半个小时可达转漈后溪,溪水从百米高的岩壁随着石壁的高度分梯级飞泻而下,注入清可见底的深潭。水质清冽甘甜,比城里买的矿泉水好喝得多。

几座别致的桥伫立小溪之上。茗源村内共有各种桥梁20多座,堪称“廊桥之村”。建于明朝时期的两层木拱廊桥,一层供奉神砻,二层供奉文曲星。一座桥,除了通行、纳凉、休闲等功能之外,还寄托着村民的美好愿望,传承耕读古训。新建成的风水廊桥——“福桥”,亦增添了南宋古村浓浓风韵。

村中古建筑有地头庙、五显殿、马仙宫、老学堂、吴氏宗祠等。地头庙始建于南宋年间,年代最久。五进二层木结构建筑老学堂保存最为完好,雕梁画栋,防火马头墙,白墙黑瓦,门楼砖雕,前有开阔天井,后有菜园。

为了留住古村本来的面貌,茗源村在保护中求发展。古道、古建筑修旧如旧,山、水、树、房与村民和谐共生。完整保留的古迹和厚重的历史在我们的寻寻觅觅中展示着原生态纯真的美。

“福”文化在茗源村源远流长,村民隔三差五就给房子“洗澡”,用山上采回来的一种草将木结构的房屋里外擦得干干净净、纤尘不染。自南宋以来,每年农历春节、二月初二、六月初六等日子村民都会“做”福,茗源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福地”。

“哈!我抢到了‘福’年糕,也抢到了福气,好开心。”茗源村首届“福”文化节现场,在长者赐福、赠祈“福”年糕的环节,游客陈玉仙兴奋地欢呼。“千人共饮源头水”活动中,众人用竹筒特制的福杯,满盛净水泉的福水,高呼“你我携手福运腾飞”,响彻云霄的祝愿声中福水一饮而尽,气势恢宏令人震撼。

好客的村民们穿起戏服打起鼓,穿灯、演戏、报福,在二胡、锣鼓和唢呐的伴奏下一段茗源《花灯舞》演绎得韵味十足。

村委主任吴金峰介绍,600多年前,社会动荡,一个以“凤阳婆”为首的花鼓戏班逃难到此偏僻山村,受村民热情地招待,戏班就把花鼓戏传授给村民。现在,不少年轻人也乐意跟老一辈的表演者学唱花鼓戏,要把村里的宝贝代代相传。

古村文化以质朴的原生态最可贵。茗源以“福”文化挖掘地方民间传统民俗,展示悠然自得、幸福美满的农家生活,让游客在这里慰藉乡愁,享受心灵回归。

留住、依靠古村落,主要的核心和主体是“原住村民”。茗源村充分保留原住村民生产生活习惯,鼓励从事特色餐饮、农耕文化体验项目。

村民院落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农村传统特色,“堂屋”和“仓房”依旧。家中屋檐下随处可见挂着成串的玉米,院子角落堆积着一捆又一捆的柴火,锄头、石磨等用具应有尽有……那些散落在记忆中的传统农耕和农村生活用具,尽显古村的农耕文化风采,使整个院落更具“乡村味道”。

地里种着时令蔬菜,土鸡在正在觅食。在农事体验活动区,吴女士和7岁的儿子正紧张地拉动手锯锯竹节,她说,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少能看到或者体验原汁原味的农事活动,所以,在外地工作的她特地带着儿子回村,让孩子亲近自然,体验劳动的快乐。

此外,做斗笠、打竹刷、箍桶、打草鞋、捶竹丝等一系列老手艺和农事活动,也引起了游客的极大兴趣,不少人都好奇地亲自去体验一把。

幸福,无非就是家人相聚,一起吃饭。茗源村的女人做的一手好咸菜。随便一弄,便可整出一桌。村子日渐提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一批农家乐、乡村民宿,让返乡创业和原住的村民可支配收入明显增加。

村里的老人们身体硬朗,喜欢茶余饭后四处逛逛,老人说:山村过去偏僻、破旧,如今越变越美,生活在这里也越来越开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