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陆江湖城市,第十四届国际湿地大会为何选定武汉

江汉汇合,新华网@欧阳小洁

海潮漢事: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申遗成功,这是我国第一个滨海湿地自然遗产,湿地因此也正在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而在此之前,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57次国际湿地公约会议上,决议通过了2021年第十四届国际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选择在武汉举行,借助这次大会,我国湿地生态保护必将得到更多人的注意。

武汉涨渡湖湿地

在我国举办国际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意义非凡,它将成为我国第一次召开的国际性湿地生态保护盛会,同时2021年也是国际湿地公约签订的50周年,对中国来说这是湿地生态保护得到世界认可,也将进一步助益我国湿地生态保护;对武汉来说也是如此,在今年将举办好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后,又将在2021年举办湿地大会,武汉的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步伐越发稳当、快速。

武汉被称为“百湖之市”,汉江在此汇入长江,拥有大江大湖的武汉,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5%,人均水资源是全国平均值的40倍,在这背后,武汉也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在全球内陆大城市中,武汉湿地面积排在前三位,当然,这只是国际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看中武汉的一个方面。

什么是国际湿地公约

1971年2月,“湿地及水禽保护国际会议”在伊朗拉姆萨尔召开,18个国家代表在会上签署了“国际重要湿地特别是水禽栖息地公约”,被称为《拉姆萨尔公约》,1975年12月21日公约生效,也就是后来的国际湿地公约,公约主张以湿地保护和“明智利用”为原则,追求湿地资源的保护,缔约方大会则是公约的最高决策机构。

1980年开始,国际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每三年举办一次,审议各国湿地现状和保护活动的报告和预算;我国湿地资源丰富,占世界湿地资源的十分之一,因此,在1992年,我国也加入了国际湿地公约,目前,国际湿地公约拥有170个缔约方。

1980年,第一届国际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在意大利卡利亚里举行,举办过历届国际湿地大会的有:荷兰格罗宁根、加拿大里贾纳、瑞士蒙特勒市、日本钏路、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哥斯达黎加圣何塞、西班牙巴伦西亚、乌干达坎帕拉、韩国昌原、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乌拉圭埃斯特角,2018年的第十三届国际湿地大会在阿联酋迪拜举办。

湿地的范畴

国际湿地公约中定义的湿地范畴是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湿原、泥炭或水域地带,包括浅水湖泊、河流、泛洪区、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以及海洋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水水域。

湿地景观

湿地有海洋系统、河口系统、河流系统、湖泊系统、沼泽系统等五大类型,水塘、海湾、沼泽地、三角洲、湖泊、浅海、珊瑚礁石、泛滥平原、季节性河流与稳定陆地相接的自然地域往往发育有湿地。

地理学中的湿地

在地理学中,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生态系统由湿地植物、栖息于湿地的动物、微生物及其环境组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由于湿地是水域和陆地交错存在的区域,成为鱼类、水禽、微生物栖息、活动的重要场所,许多种类的植物能在湿地生存,因此,湿地是保护动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地域。

滨海湿地

地理学中的湿地拥有许多功能,世界上六成的鱼类总产量、五成的人口食用的大米出自于湿地,此外、湿地还有调节地下和地表径流、稳定区域小气候、净化和改善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旅游资源等作用。

内陆湿地

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世界上的湿地正在减少,有许多湿地的质量在变差,造成湿地面积减少的原因主要是人类过度的围湖造田、截流筑坝,还有过度引水灌溉;过度的水产养殖,向河川中排放污染物,造成湿地质量下降。湿地的反向变化,影响了区域小气候,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因此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成为各国各地越来越重视的工作。

国际湿地大会为何选择武汉

按国际湿地公约的要求,城市向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申请,经国际湿地城市认证独立资讯委员会批准后,城市即可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是一块很有分量的国际招牌,是一个城市对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

我国城市入围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的有:常熟、常德、东营、哈尔滨、海口、银川,拥有大江大湖的武汉还未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国际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为何选择在武汉举办第十四届湿地大会呢?其实武汉拥有充足的湿地资源,武汉的水域面积占总全市面积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武汉25%的市域都是水面。

在内陆的城市,水域面积广阔意味着湿地面积也不会少,武汉全市拥有超过1600平方公里的湿地,占全市面积近五分之一,其中库塘、运河、水产养殖场类型等人工湿地占湿地面积的三成,湖泊、河流、沼泽类型等自然湿地占湿地面积近七成,在武汉的湿地上,栖息着413种野生动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10种,国家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28种。

武汉府河湿地

武汉是因江湖而兴的城市,在长江、汉江与云梦泽湖群的相互作用之下,汉江的三角洲最终推移到了武汉一带,大的湖泊消失,小的湖泊星罗棋布,武汉由此被称为“百湖之市”,2018年《武汉市湖泊保护总体规划》显示,武汉共有166个天然湖泊,加上长江、汉江等河流,武汉的人均水资源是全国的40倍。

武汉后官湖湿地

目前,武汉是我国第一座拥有6个国家湿地公园的城市,被冠上国字招牌的湿地公园是: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安山国家湿地公园、后官湖国家湿地公园、杜公湖国家湿地公园、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它们不仅是武汉“生态之肾”,也是日常亲近自然的好地方。

武汉东湖

江汉交汇、湖泊众多,发育了丰富的湿地,这些湿地一定程度上可以动态调整武汉的河川径流,曾让武汉减少或避免了多次水患,但由于自然原因加上人为动作,武汉的湖泊和湿地都面临着威胁,因此遭受的洪涝之患就变多了,武汉的湖泊湖盆浅,地下水位又高,河流夹带的沉积物容易淤塞湖泊,使得湖盆越来越浅,湿地也会萎缩。

而上世纪到本世纪初,武汉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填平了不少湖泊,轻则湖泊部分水域被填平,重则湖泊消失,湿地就更不用说,况且整平湿地要比填平湖泊容易得多,湿地的面积有所减少,湿地的质量也在变差。在一次次的教训中,人们终于真正意识到了湖泊湿地的作用,保护湖泊湿地成了武汉的一项重要工作。

十年来,武汉大手笔开启了保护湖泊湿地工作,出台了许多规划,率先制定地方性法规,以较为领先的优势实施湿地生态补偿,先后建设了48个湿地保护地,每年发布水环境“体检”报告,对水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以湿地生态构建助力武汉建设生态化城市,本身就拥有丰富湿地资源的武汉,生态建设和湿地保护终于得到了国家、国际的认可。

武汉涨渡湖水上森林

往小了说,一系列的举措是武汉对“国际湿地城市”认证的追求,往大了说,是武汉正在着手建设湿地之城、生态化大都市。综上原因,武汉申办了第十四届国际湿地大会,最终它被国际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定为2021年第十四届国际湿地大会的举办地,是一大幸事。

在武汉,沉湖国际重要湿地有东方白鹳、黑鹤、白琵鹭季节性落脚,府河湿地成为青头潜鸭最南端的繁殖地,天鹅与其他候鸟也会暂时在府河湿地栖息;涨渡湖湿地曾让人们争相前往,还有市中心的湖泊湿地,被建设为公园后,成了人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园,人们与湿地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今天,人们比以往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域面积、湿地面积不缩小,湖泊数量、湿地数量不减少,举办了军运会,再举办国际湿地大会,武汉离国际化、生态化城市之梦就更近一步,无论是百湖之市,还是湿地之城,在朝现代化城市前进的过程中,守护好江湖,留住湿地,武汉的江湖城市特质才不会褪色。

参考资料:

  • 《基于TM的武汉市湖泊演化及其影响分析》,作者:连玮琦
  • 《武汉市城市湖泊演化及开发利用初探》,作者:张毅、邓宏兵
  • 《基于遥感的1973-2015年武汉市湖泊水域面积动态监测与分析研究》,作者:马建威、黄诗峰、许宗男
  • 《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作者:宋广莹
  • 《武汉市湿地功能评价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作者:宁龙梅

本文由‘海潮地理学社’原创,未经许可,禁止搬运、转载、抄袭,侵权必究。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