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西藏必游?旅游环境如何?高原反应规律?哪些注意事项?

关于去西藏旅游的相关注意事项,曾在相关问题回答中进行了不同侧面的讨论。由于人与人之间身体素质条件差异较大,以及经历和经验的不同,这里不具体讨论出游准备什么、带什么药、吃什么药、准备哪些东西等细碎的事项,而主要从系统的角度谈谈西藏旅游中的相关重要问题,主要包括:第一,为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不远万里、不辞辛劳而必游西藏?第二,西藏具有哪些与内地不同的地质地貌地形和特殊气候条件?第三,西藏具有哪些高原反应、高原疾病及其发病规律?有哪些与内地不同的应急救援特征?第四,由于上述自然背景、气候条件和可能的风险,去西藏旅游注意事项有哪些?望对广大游客朋友有所裨益。

为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不远万里、不辞辛劳而必游西藏?

西藏美誉“世界屋脊,雪域高原”。西藏不仅具有世界唯一性的自然生态景观和世界垄断性的文化生态景观系统,而且拥有世界上最纯净的空气和生态环境,是人类的心灵之家、梦中天国和净心天堂。

■拥有世界唯一性的自然生态景观

作为世界屋脊,西藏是一个美丽、独特而神秘的地方,这里有举世闻名的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有令人神往的神山圣湖,神秘独特的原始森林,珍贵奇异的高原动植物。这些唯我独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构成了西藏与世界其它任何地方迥然不同的西藏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在独特的地质、地理、地形、地貌、维度背景条件下形成的自然生态及人文生态系统,具有世界的唯一性和垄断性,每个人、每棵树、每棵草、每一滴露珠、每一缕阳光、每一个微笑,都是那样具有无比强大的吸引力。

■拥有世界垄断性的人文生态景观

独特的西藏自然环境条件形成了西藏与外面世界完全不同的生态文化体系。西藏是藏民族聚集区和世界著名宗教圣地。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风格独特的寺庙建筑,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至今,还有许多藏民族的生活习俗与高原之外的游客朋友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正是所有这些,成为当地藏民族渴望远方游客到访,以及外面游客渴望到访西藏的核心动力之所在。除了世界著名的布达拉宫、大昭寺、扎什伦布寺,此外还有甘丹寺、萨迦寺、扎什伦布寺、昌珠寺等,都是外面世界游客朋友一生中无比向往之地。

■拥有世界上最纯净的空气和生态环境

由于地质地貌背景及其相关的大气环境条件和高海拔特点,使西藏成为云端上的西藏、是天上生态的西藏,是高原冷水系统的西藏,是远离喧嚣世俗的西藏。这里没有大气污染、没有环境污染、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车轮滚滚,更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这里只有蓝天白云、只有纯净的空气、只有牦牛与羊群、只有热情好客的藏民族同胞,在这种高原生态系统中成长起来的动植物都是那样的纯净和无暇。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真挚和友好、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纯真和善良,一切的一切是那样的和谐与美好。在忙碌生活和高压工作学习中的现代都市游客朋友,无不渴望着有朝一日,来到没有压力、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名利场的全新之地。

■是地球公民最向往的心灵之家和净心天堂

西藏是天上人间和人间仙境,到了西藏、从踏入西藏的那一刻起,很快让你我忘掉工作的繁杂、城市的喧嚣、生活的烦恼和心情的压抑,一切将变得安静、变得清净、变得洁净,心灵得到了洗礼、净化和提升。现今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远行西藏成为游客朋友最佳的自我释放、解压和缓解方式。由于城乡高速发展带来的城市环境污染,西藏成为与快节奏、高压工作生活环境相关的一系列城市病和亚健康人群(孤独、迷茫、无助、老龄化、疾病等)的渴望和向往。随着城乡发展和人类进步,对释压、忘我、野游、休闲、亲近和融入大自然的需求愈加迫切。因此,远行西藏成为现代人们一生中必去的愈加迫切的需求。

西藏具有哪些与内地不同的地质地貌地形和特殊气候条件?

西藏具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质地理特征?可能带来的旅游影响?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是我国大陆地势最高的一级台阶,也是地球上最高的一级地貌台阶,被誉为“世界屋脊”。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地理条件孕育了“江河源”“生态源”,是我国乃至亚洲及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和“调节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独特而多样,物种资源丰富,同时又被认为是地球上生态系统最敏感、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区域,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关系到中国及全球生态系统的演化。

在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岗底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大型山脉,东西走向自北向南依次排列,在西部形成束状合拢,在东部被横断山脉由南向北横向切断,构成了西藏的自然地理基本构架,其特点是自然带的水平分布地带差异与垂直分布差异并存,在横断山区垂直差异更大。境内地势变化显著,地貌类型多样。

地形地貌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大体可分为3个阶梯,藏西北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藏南谷地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藏东南峡谷区平均海拔3500米以下。一般区域内高差在2500—4000米。地貌类型有高大的山脉、高原湖盆、山原湖盆、高山谷地和高山深谷。有海拔8844.43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又有海拔780米的深谷—墨脱背崩。

由于上述地质地理背景、地形地貌特征和海拔条件,给远方游客的旅游带来的挑战。针对乘飞机进藏的游客朋友而言,在几个小时之内使自己由开始几百米海拔一下爬升到3600米以上海拔的西藏拉萨,可见其身体和生理的巨变以及需要的适应条件和能力。针对自驾进藏的游客来说,虽然从几百米海拔爬升到3600米以上海拔的西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最大的挑战就是,在这个漫长艰辛的爬升过程中,必须翻山越岭、越过地震带、构造带和山地灾害多发地带等。

西藏高原高海拔气候环境条件有哪些与内地不同的特点?

由于西藏高原奇特多样的地形、地貌和高空空气环流以及天气系统的影响,形成了西藏复杂多样的独特气候系统。总体上讲,西藏气候具有西北严寒、东南温暖湿润的特点,并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的带状更替,即亚热带-温暖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反映在植物上,依次为森林-灌木丛-草甸-草原-荒漠。在垂直变化上,不同地区又可分出以当地气候基带为基础的气候垂直带谱。总的特点是: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平均气温较低,温差大;干湿季分明,多夜雨;气压低,氧气含量少。由于日照多、辐射强,即使寒冷冬季,西藏的白天仍然暖意融融,只有晚间温度降至零下。

西藏气候最明显的特点是日夜温差大。一天之内最高温度可达摄氏28度,最低温度可降至摄氏10度(以八月份为例),由于其日照时间长,冬季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寒冷。平均气温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增,从—2.8℃到+11.9℃。

西藏是全国太阳总辐射值最高的地区,年日照时数自西北到东南逐渐减少,从3400减少至1620小时,强烈的紫外线照射成为西藏旅游的一大挑战。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西藏的气温偏低、年温差小。但由于太阳辐射强烈,日出后地表升温快,藏东南部分低纬度亚热带/热带区域即便在冬季,只要有阳光,也会感到温暖如春。但大部分地区包括拉萨,冬季仍然很寒冷。

西藏的空气稀薄,相当于平原的地区的62%至65.4%,冬季含氧在70%以上。夏季含氧在80%以上,所以初到西藏的大多数游客会感到气短、胸闷等高原反应。

西藏气候另外一个特点是气候比较干燥。西藏的冬春即常说的“干季”或”风季”,一般从10月下旬到次年五月,整个西藏降水量皆很少,气候相当干燥。冬季的降雪主要集中在11月到次年2月。在个别地方如阿里地区等一些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有时四、五月份也下雪。

年降雨量从西北到东南逐渐增加,相差极为悬殊,从50—1000mm以上,而且季节分布不均,夜雨率达50%以上。西藏最美的季节应属于夏季,其最高温度也不超过摄氏28度,尤其是夏季的“高原夜雨”不仅让游客感受罕见的高原奇观,更是体验到罕见的夏日凉爽。

西藏具有哪些高原反应、高原疾病及其发病规律?有哪些与内地不同的应急救援特征?

绝大多数内地游客由平原进入西藏高原后,机体在神经-体液调节下会发生一系列的代偿适应性变化。研究表明,高原对人体健康带来影响的自然环境特征,主要有低氧 、低温 、干燥、高强度日照辐射、昼夜温差大、向阳与阴影温差大、地心引力小等,而对人体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高原的低氧低压的大气环境。当达到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机体会产生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主要与高原本身的特征有关。其次,个体体质和地域的差异也对是否发生高原反应有影响。

■西藏高原高海拔常见的高原疾病及症状

轻型一般在居住一段时间后,不适症状便会自然消失。在登山等特殊情况下,由于人体对气候的不适应,而导致机体受累,抵抗力下降,常常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疾患,日照性皮炎等疾病。

海拔3000米常出现头晕眼花、耳鸣头痛、四肢无力、夜不能寐、行走困难等缺血缺氧症状,严重者出现心慌气短、腹胀呕吐、恶心没食欲、面部水肿等症状,干燥的环境会致使呼吸道粘膜和全身皮肤异常干燥,易发生咽炎干咳、鼻出血、唇炎和手足皮肤干裂等症状。

海拔4300米的地区就会造成视力损伤,是因为低氧破坏中枢神经的关系,尤其是夜间视物能力明显下降,而且这种伤害是不可逆的,永久性的。此外,增强的紫外线可对人皮肤和眼睛造成损害,常见有湿疹、光感皮肤病、角化病、化脓性皮肤病以及眼部的角膜灼伤等疾病的发生。

重型包括“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及两者兼有的混合类型。目前研究普遍认为,此类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在高海拔地区血液里氧气不足导致了碳酸过多,机体水、电介质代谢紊乱,引起脑部水肿或体液渗透到肺泡里。

高原性肺水肿,多病发于海拔4000以上的地区。肺水肿症状:高原肺水肿发病急骤,临床症状除有一般高原反应症状外,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开始为干咳或有少量痰,以后即咳出均匀混合、稀薄的粉红色或白色泡沫痰。呼吸急促,有时每分钟高达30—40次。病人惊恐不安,心慌、胸闷、紫绀、两肺满布湿罗音。反复发作高原肺水肿的人为易感者。男性发病比女性多5倍。

高原性脑水肿,大多病发于海拔4500米到5500米的地区,多并发于肺水肿及支气管炎。脑水肿症状:除早期高原反应外,还可剧烈头疼、呕吐;神志恍惚、丧失方位感、丧失记忆、出现幻觉或精神行为,个别人出现抽搐,最后嗜睡至昏迷。少数人可出现视网膜出血。

■西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疾病发病规律

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高原反应的具体症状也就不一样,其发病率与海拔呈正相关一般海拔2500m以下基本上是无反应区,2500-3000m为急性高原反应低发区,其发生率一般不超过10%;3000米为是否会出现高原反应的临界值,这一高度提示已处于高原,此时的气候、环境等已经与平原大不相同,机体须进行调整才能适应。海拔3000—4000m地区为急性高原反应的多发区,发生率可超过 30%;海拔 4000—5000m地区是急性高原反应的高发区,如果预防措施不力或人员身体耐缺氧性差,发生率很可能超过50%,且易发生急性高原脑水肿与高原肺水肿;海拔5000米为“障碍临界高度”,提示生活自理能力受限;海拔5000-7000米,机体已经不能完全代偿,意味着可能此时生活已经不能自理了;海拔7000米,为危险临界高度,当人在这样的海拔时就会有生命危险;海拔7000米以上,人体出现代偿障碍,人们习称其为高原死亡地带。

高原病发生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是上升的速度、高度,一般认为上升的高度越高,速度越快,则发病率也越高,病情也越严重,因机体代偿机制来不及充分发挥。长期以来医学界对短期进入高海拔地区的人群进行了深入研究表明,高原缺氧的反应不仅与低氧分压、低空气密度有关,而且与在高原停留的时间长短有关。医学工作者通过跟踪监测健康成人短期进入高原1-4周内,高海拔(3300-5000m)休息状态下的生理指标随时间和海拔高度变化特点,显示时间维度对人体生理的影响较明显,尤其在进入高原第1周内,急性高原疾病通常发生在此期间,随着高原居住时间的增加,机体逐渐适应高原缺氧。

在寒冬进入青藏高原的非高海拔人群,其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发病率远高于夏季进入青藏高原。冬季西藏气候与春秋季相比,含氧量相对较少,且因严寒使人体引起的寒颤产热,使机体代谢增加,四肢骨骼肌肉耗氧增多,而供氧减少,加上高原风速过大,可使皮肤的实际温度下降,导致四肢寒冷麻木刺痛,甚至发生冻伤。

个体易感性也影响 AMS发病率的高低,在低海拔生活的人,第一次进入高原一般在2500m或3000m以上的地区会出现呼吸短促、脉搏加快、头痛、恶心、疲劳、失眠、定向力障碍等症状,就是世居在高原本身的民族,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其适应程度和反应症状有着明显的差异。总体来说,低海拔地区的人群比中高海拔的人群对高原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北方地区的人群比南方地区人群对寒冷的环境和风沙等更能够适应,同时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人群的消化系统更难适应高原特殊的医学地理环境。

■西藏旅游应急救援具有与内地哪些不同的特点

由于西藏独特的地质地貌、地形地势、自然环境、高原气候及人文背景,决定了西藏旅游应急救援除了具有其他省区的旅游应急救援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独特的背景特点。主要表现在:(1)由于多变的地质环境、恶劣的自然条件,以及高海拔和空气稀薄等影响,西藏旅游安全危机频次相对更频繁,安全事故程度更明显。(2)由于上述自然环境因素以及地域广阔带来的交通等基础设施滞后,以及相对偏离人口和经济中心,区域内城镇乡村距离远,造成西藏旅游应急救援成本相对高于其他地区。(3)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西藏尚属欠发达地区,资金、技术、人才自我积累能力较差,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规模经济不足,旅游发展能力较弱,造成西藏旅游应急救援后备支持能力和条件欠缺。(4)由于周边地区和邻国环境压力和突发性事件影响,造成西藏旅游应急救援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加大了应急救援的艰巨性和困难度。

综上,由于上述背景和条件,西藏旅游应急救援具有其他地区没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拉萨和各地区(市)、县之间空间距离大,目前医疗条件普遍较差。另外川藏线还没有全线通油路,而且水毁和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交通干线都是单线,如果受损,则无法到达。另外,信号覆盖率有限,拉萨最高,手机信号覆盖率亟待提高。

由于上述自然背景、气候条件和可能的风险,去西藏旅游注意事项有哪些?

■首先,务必注意山地灾害,尤其是自驾游朋友

尤其针对自驾游朋友。西藏地域辽阔,受地质环境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复合控制,地质灾害类型多样,且具有分布广、危害严重、活动频繁的特点。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土地沙漠化、冻融、盐碱化、地震、碎石流、雪崩、冰湖溃决等类型。在时间上,降雨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因此,每年雨季是地质灾害最为活跃的时期。近年温室效应己波及青藏高原,1996年以来,仅拉萨地区气温平均提高1℃,导致大量冰雪融化,地质灾害活动日趋频繁。

■其次,务必注意:入乡随俗,入国问禁

西藏是我国藏民族聚集区和宗教圣地。“入乡随俗”“入国问禁”就成为旅游者应该注意遵守的原则。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甚至国家之间或者民族之间的感情。在进入西藏旅游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西藏地方的风俗习惯。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问题的本质就是旅游者教育问题。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旅游成为国民重要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出现了国民在国内外旅游过程中的各种笑料,不但给自己还给国家带来了不好的影响,这是旅游者自身素养造成的。

■最后,主要保护原生态自然和人文生态系统

西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安全屏障,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是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西藏高原气候寒冷、干旱、缺氧,90%以上国土处在高寒下,自然环境严酷导致生态系统具有不稳定性、敏感性、易变性等脆弱性特征。西藏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西藏高原是全球独特的生态地域,生态安全阈值幅度窄,环境人口容量低,生态系统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甚至成为荒漠、裸地。青藏高原是中国水资源安全战略基地和水能资源接续基地,也是南亚恒河、印度河的发源地。旅游过程中务必做到高端的生态旅游者。

新发现之祣视点,因水平所限,错讹之处,再所难免,敬请斧正!


新发现之祣:世界屋脊自然条件、气候特征、高反规律与旅游注意事项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