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旅行价格昂贵,李白回乡过年,路上花了十七万人民币

现代人的生活中总是少不了旅行,无论是工作出差还是度假旅游,经常要在路途中奔波,几乎人人都是交通旅行的参与者。如今出行也非常便捷,短途可以开汽车,长途可以坐高铁或者乘飞机,数千公里路程朝发夕至。

但是在古代,没有现代化的路网和交通工具,出行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而中国古代以农耕为主,大多数国民都是农民,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地,他们被牢牢地拴在土地上,许多人甚至一辈子没出过村庄。

中国古代经常旅行的主要是官员和商人,官员因受朝廷派遣前往各地任职公干;商人行商走四方,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还有就是为求功名的读书人,他们寒窗苦读,就是为了进京赶考,梦想着一举高中,鱼跃龙门,无论路途多么艰险遥远,都不能阻挡他们进京的脚步。李鸿章当年进京赶考时题下《入都》一诗,诗中写到“男儿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其豪迈和决心可见一斑,不要说三千里,就是三万里,他也不会有丝毫犹豫。

古代人烟稀少,山川险恶,朝廷为了让政令畅通,方便其对全国的统治,始终重视道路建设,《诗经·小雅·大东》上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形容大道平坦似磨石,笔直像箭杆,沿途还设有服务设施。《周礼》记载:“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但这些设施仅为旅途中的政府工作人员提供休息、餐饮和住宿服务,普通百姓不是其服务对象,数千年来始终如此。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是个布衣,不能住驿站,当年他在广西旅行时,曾利用朋友赠送的“马牌”冒充公职人员蹭驿站。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国家版图的广大前所未有,为了有效统治辽阔疆域,秦朝展开了大规模的路网建设,以咸阳为中心,修建了辐射全国各地的驰道。《汉书·贾山传》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秦驰道相当于如今的国道,非常宽阔平坦,两边还种植青松,用来标识里程、遮雨挡阳、屏蔽风沙。

秦代还有一条七百多公里长的直道,可以并排行驶十三辆马车,直达边境的九原郡,堪比当代高速公路。《史记·秦始皇本紀》载有“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眼堙谷,直通之”。

秦代交通技术非常先进,除了驰道和直道外,已经有了世界上最早的轨道交通。在河南的考古发掘中曾发现过一段先秦时期的“铁路”。经过研究,专家们认为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条“铁路”。当然,这条“铁路”的轨道并不是用金属打造,而是木质的。但是它不仅有路基,还有枕木。虽然已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路基依然非常结实,尽管枕木已经严重腐朽。但仍然可以从遗迹中看出,枕木之间的距离大于人的步距,却正好适合马的步伐,也就是说,这条轨道的修建,是为了让马车更好地通行。这个发现也更好的诠释了“车同轨”的真正含义。

古代的“火车”

当时百姓出行,在陆地以步行为主,辅以独轮车或公鸡车装载行李和妻儿,那时在路上经常可以见到这样一幅景象:一个男人推着独轮车艰难前行,车上一边堆着包裹,一边坐着怀抱幼儿的媳妇。

家境好一点的,可以借助畜力,一般是驴、骡子、或牛,在北方还经常使用骆驼。普通百姓家里一般是没有马的,因为那是战略物资。

古代公职人员出行一般骑马,所以旅行的辛苦总是被称为“鞍马劳顿”。

官员出行还可以坐马车,这种马车称为安车,相当于如今的高级公务车。图舒服的大官也可以坐轿子,当年明朝首辅张居正回乡时,坐三十二人抬的大轿,里面有厨房和厕所,戚继光还派一队火枪手护驾,好不威风。古代也有公共车辆,称为辎车,体积很大,有车棚遮挡风雨,客货两用,相当于如今的大巴。拉车的动物主要是马、骡子和牛,马拉的车速度最快。也有自驾的私家车用羊来拉车,还有一些特立独行的高人名士用梅花鹿拉车,走在路上显得卓尔不群,一看就不是红尘中人。

中国古代还有一种高科技“新能源”车辆--帆车,这种车行驶在平原地带,带有风帆,完全用风力驱动,或用风帆提供助力。

帆车的最早记载出现在梁元帝所著的《金楼子》中,时间大约在公元550年,这种车可以搭载30人左右,每天可以行驶几百里路。

《续世说》中记载,公元610年,隋朝宇文恺曾经给皇帝制造了一辆特别大的帆车。这辆车可以载几百个人,借助风力行驶起来非常轻便快捷。

后来,一些来华的洋人也看到过这种车,他们非常惊讶于中国科技的发达,因而留下了记载。

李约瑟《中华科学技术史》说:“中国人最善发明,他们有各种张帆而行的车辆,制作精巧,使用轻便。”

荷兰航海家林瑟顿在《东西印度群岛游记》也记载:“中国多能工巧匠,他们制造并使用带帆的车辆,制作十分巧妙,在田野里行走时 靠风力推动,好像在水上飘行一样。”

中国古代拥有非常发达的水上交通网络,不仅有世界上最长的京杭大运河,还有灵渠、郑国渠等大小运河沟通了全国的江湖水系,使得内河航运四通八达。江河上定期开航的班船由于装载量大,价格便宜,成了百姓出行的最好交通工具。

从速度来看,马车最快,日间能行驶50公里左右,行船其次,日间航行30公里左右,牛车和步行最慢,每天只能走25公里。但马车需要歇夜,实际行进时间只是白天,而船是昼夜不停的,实际旅程并不比马车少。夜间行船时,乘客们聊天吹牛打发时间,也是一大乐趣,明朝张岱据此写了《夜航船》一书,广为流传。

由于中国人的家庭情亲观念极深,每逢春节,一年在外的游子必须回乡与家人团聚,由此引发了一年中规模最大的旅行高潮。人们无论贫富贵贱,也无论回乡之路多么艰难,也一定要赶回去,如果误了佳期,就会让自己和家人伤心一年。

隋朝的薛道衡是北方人,有一年,因到南方出差,误了归期。独在他乡为异客的薛道衡眼见别人阖家团圆其乐融融,不由得悲从中来。他在热闹的爆竹声中怅然写下了《人日思归》,诗日:“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落寞和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古代许多地方未经开发,十分原始险恶,所以旅行者在途中,除了道路险阻、风餐露宿外,还随时可能遭到山中盗匪和猛兽的袭击。徐霞客在湖南衡阳遭“湘江浩劫”之祸,就是夜航船被强盗打劫。在宁海山中,他又遇到老虎,如非附近寺庙里的和尚相救,他可能就丧命虎口了。川陕一带崇山峻岭之中的道路就更为凶险,李白《蜀道难》中写道:“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如果旅行者途中遭遇不测,他们的家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仍然望眼欲穿,等着亲人踏进家门,可他们却早已成了荒野中的一堆白骨,人世间的悲惨莫过于此,好在现代人有现代化交通的加持,再也不会遭受古人的苦难了。

与现代一样,每逢春节,各种资源就会紧张,物价会上涨,也包括交通费用。

为了防止商人哄抬物价,朝廷为稳定市场会实施限价,《唐六典》就记载了货物运输价格的规定。比如,在平原上雇佣人力驮运100斤货物,每运输100里,运费是100文钱,如果是山路,则是120文钱,但最高不得超过150文钱;如果在平原上雇车辆装运100斤货物,每运输100里,运费是80文钱,如果是山地驮运,则是90文钱。水运则便宜得多,比照陆路的100斤/100里运输单价,一般规定逆流15文,顺流5文。

唐朝开元年间,100文钱可以买20斗米,当时一个九品官的月工资为3817文,日收入约127文,他每天的工资只能支付100斤货物递送100里山路的运输资费,如果回乡之路遥远难行,交通费用负担还是很大的。

李白在开元年间有一次从长安回四川江油过年,需要翻越秦岭和大巴山。全程近两千公里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李白走了差不多一个月,花费12贯钱,约合人民币8万4千元。回程还要花这么多钱,他过年的旅行费用近17万人民币,贵得令人咋舌。如今从西安到江油坐动车只需3个小时,车票200元人民币,李白要是知道了,必然感慨至极,以致灵感爆发,写出流传千年的名诗佳句来,只可惜李白不能穿越过来,我们也就无缘欣赏了。

古代的路途不仅难走,还很缓慢,长途旅行往往一走就是半年甚至一年。当年王阳明平定广西后,健康状况严重恶化,他自知不起,希望赶回家乡与家人和学生度过最后的时光。由于归乡心切,他递交辞呈后,不等朝廷批准,就从南宁向家乡余姚赶去。然而这段路程当时要走几个月,走到江西南安时,王阳明再也支撑不住了,中途在船上去世,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如今这段旅程坐火车只需十几个小时,王阳明要是活在今天,就不会抱憾而逝了。

如今的人们觉得古代环境未遭破坏,青山绿水、空气清新,古代的食物都是自然生长的纯天然绿色食品,恨不得立刻穿越回去。可是真要到了古代,光是那痛苦的出行,就足以把人折磨得发疯了,还有什么心思去欣赏山水风景?到那时就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叶公好龙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