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一座寺院,出名的不是寺里的建筑,而是一棵棵古树

北京大觉寺内,多少人慕名而来,在古木下祈福、凝思……

北京市海淀区阳台山下的大觉(jué)寺,始建于辽咸雍四年(公元1068年),原名为清水院。那个时候,北京叫燕京,是辽国的陪都,据说辽帝来此视察工作时看中了这个风光优美的地方,特敕令辟为寺院,另有说法是,一个叫邓从贵的富人出资修建了这座寺院。

大觉寺山门(局部)

后来,喜好出游巡察的金朝第五位黄帝完颜璟,特在西山选定了八个地方,建成皇家园林式的行宫,以供自己游玩。清水院有幸入选,其规模较之辽代时扩大了不少,变得十分气派。

从明朝起,清水院更名为大觉寺。当时,法号为无隐的高僧,获明宣宗恩宠,特许在清水院养老。据说无隐和尚活到了88岁,无疾而终,死前还留下了一段话:"空空大觉中,永断去来踪。实体全无相,含虚寂照同。"其中,"觉"发jué的音,乃佛的本义,佛又有智者、觉者的称呼。寺院因此改名为"大觉寺",至于无隐高僧的话表达了什么?实在是含义高深,凡人莫测啊。

到了明末,大觉寺遭毁。直到清康熙帝时,才又重建,同时,增建了几处新的建筑,过了二十几年,清乾隆帝敕令在大觉寺建迦陵舍利塔,大觉寺才渐成现在的格局。

大觉寺内玉兰树绽放时的景象

提到乾隆皇帝,他和大觉寺之间的一段故事是绕不开的

相传乾隆曾一度隐瞒身份在大觉寺剃度受戒。有一次,他正跟寺里的和尚一起打坐诵经,没一会儿功夫,却打起了盹,渐渐睡着了。不知梦见了什么,乾隆帝竟然在睡梦中笑出了声。一旁的烧火僧迦陵瞥见了这一切,顿时怒从心起,举起戒尺便朝乾隆帝打。

乾隆皇帝边躲边说:"仙阙少缘分,凡尘属寡人。"没过几天悄悄回了宫。

僧人们知道实情后都替迦陵捏了把汗,说他得罪了皇上小命难保。过了几天,到了寺院的香期,只见一队宫车吹吹打打来到寺院门口,原来是乾隆的贴身太监到了。他拜完佛祖就找到迦陵,并对他说:"万岁爷说,大觉寺的烧火师傅迦陵胜我一筹。这次特别让我来参拜师傅。"迦陵因祸得福,非但平安无事,还当了寺里的住持。

大觉寺内的"千年银杏"

此事自然不能当真。但是,大觉寺内四宜堂前乾隆年间种下的玉兰花,年年春寒料峭之时吐露芳香,却是不假,寺内比它还老的银杏树更是枝繁叶茂。

原来这些上了年纪的古树才是大觉寺的宝贝

且说四宜堂前的白玉兰。这棵高10多米的白玉兰树,相传是清雍正年间的迦陵禅师亲手从四川移种过来的,树龄超过300岁。玉兰树冠庞大,花大如拳,为白色重瓣,花瓣洁白,香气袭人。每年清明前后,玉兰绽放,花期持续到谷雨。大觉寺因此成了京城人民踏青赏玉兰的好去处。

大觉寺内的松柏也有不少

比玉兰树更老的银杏树,则在寺内的无量寿殿前。左右各一株。北面的一株为雄性银杏,相传是辽代所植,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了,故被人们叫做"千年银杏""辽代银杏王"。银杏树约有八层楼那么高,树干粗壮,需七八个人合抱。每到金秋时节,黄灿灿的银杏树遮天蔽日,仿佛身披黄色衣裳的巨人一般,不愧为大觉寺的又一大胜景。乾隆黄帝还曾写诗赞誉它:"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孙枝缘荫肥。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稀"。

此外,大觉寺里还有"老藤寄柏""鼠李寄柏""松柏抱塔",指的是那些上了年纪的古柏、古松,它们苍翠挺拔、郁郁葱葱,早已和寺内建筑融为一体,与佛祖一同享受着受人朝拜的待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