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贺兰山岩画,古人类的非凡智慧,神秘的图案符号隐藏着什么呢

世界上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岩画群非贺兰山岩画莫属。它记录了远古人类在 3000 年前至 10000 年前放牧、狩猎、战争等生活场景。 根据岩画图形和西夏刻记分析,贺兰山岩画是不同时期先后刻制而成的,其中大部分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所作。

这是2008年的夏天,我到过贺兰山岩画遗址公园,11年前的这里,还比较破败,只能说,基础设施基本上可以满足人们的参观,牌子也有中英文介绍。

贺兰山岩画遗址公园位于贺兰山东麓中段的贺兰山口,距银川市区56公里,是贺兰口岩画的富集之地,被誉为史前文化艺术长廊。在其山口内外分布着近6000幅远古先民创作的伟大艺术——岩画,内容涉及远古人类放牧、狩猎、祭祀、征战、娱舞、交媾等生活场景,以及羊、牛、马、驼、虎、豹等多种动物图案和抽象符号,它揭示了原始氏族部落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的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人类文化史、宗教史、原始艺术史和古人类历史的文化宝库。

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就有20多处遗存岩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贺兰口岩画。

“黄河又东北,西去五百里,山岩之上自然有纹,皆为虎马状,灿然成著,类似图焉,故谓之画石山也。”早在北魏时期,郦道元就在其著作《水经注》中对贺兰山岩画进行了详细的记载。

有贺兰山岩画“镇山之宝”之称的“太阳神岩画”,刻在贺兰口一座山的半山腰。它是一幅人面图案,眼睛、耳朵等部位奇特且对称。重环的双眼、短线刻划的睫毛、半圆形的轮廓和鼻子,以及嘴部匪夷所思的描绘,引发人们无穷的想象。

太阳神

把太阳人格化,是远古人们对太阳和自然的崇拜、敬畏、亲近以及讨好。那时,人们把平安康顺、畜牧肥美、水草丰茂都归功于苍天的恩赐,尤其信仰高居天体之上、主宰万物的太阳。

在贺兰山上万幅的岩画中,人首像最具特色,并以近千幅的数量成为世界上人面像最集中、图形最丰富的地区。这些人首像画得尤为简单和怪诞:有的五官俱全、有的只画了眼睛、有的长着犄角、或是插着羽毛,还有戴尖形、圆顶帽子的,艺术手法可以用夸张来形容。

由于历经数千年的风吹日晒,加上日益频繁的人类活动,岩石表层斑驳剥落,岩画都十分低调地潜伏在灰褐的石头上,如果不仔细搜寻的话,很容易就会被看做风化的石纹而忽略掉。然而沿山仔细察看,就会惊喜地发现,山岩上到处都是构图奇特、形象简练的岩画,有人物、动物、天体、植物和不为人知的符号及西夏文字,还有描绘游牧、狩猎、舞蹈等场景的画面。

依据岩画分布状况,可以把贺兰山岩画分为三种类型。山前草原若画,主要分布于贺兰山北段的石嘴山、惠农境内;山地岩画,主要 分布在贺兰山中北段,多凿刻于深山腹地的崖壁上;沙漠丘陵岩画,主要分布于贺兰山南段卫宇北山。

明万历三十七年题刻

就贺兰山岩画的内容而言,主要有动物岩画、人物岩画、天体岩画和工具武器岩画。动物岩画主要刻画了羊、马、牛、鹿、狗等动物形象,这类岩画占了贺兰山岩画的绝大部分。人物岩画,有全身像、人面像,以及肢体、器官等图像。天体岩画,以太阳、星辰、云朵等为刻画对象。工具武器岩画,以弓箭、盾牌、车辆等为刻画对象。除此以外,还有一些为数不多的建筑、植物、符号岩画,以及时代较晚的文字题刻等。

贺兰山岩画常见的题材有狩猎、畜牧,另外,舞蹈、交媾、战争、械斗等也是岩画中常见的题材。贺兰山古代岩画多见于坚硬平整的石壁上,这些可能是那些生活在山林草原上的少数民族人民用简陋粗糙的工具雕凿的。从岩画的内容和雕刻技巧来判断,它属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是某一特定环境人类社会生活、生产发展的真实记录,是古代人们生活的艺术再现。

根据岩画图形和西夏刻记分析,贺兰口岩画是不同时期先后刻制的,其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记录了远古先民在3000至10000年前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交媾等生活场景、图腾信仰、社会习俗等。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贺兰山岩画被大量发现并公布于世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1991年和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国际岩画委员会在亚洲召开的两次年会,都选择在银川举行。1996年,贺兰山岩画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国际岩画委员会将贺兰山岩画列入非正式世界遗产名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