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水乡吴江的“传奇”


水乡农村


水乡吴江,古村落枕着太湖水,如星辰灿烂。千百年来,它们集体传承着吴地的地域文化和历史传统。吴江古村落不仅与地形、地貌、山水和人文巧妙结合,而且加上明清以来江南鱼米之乡雄厚的经济实力,兴旺发达的文化教育,使得古村落的文化环境更为丰富,村落景观更为突出。

古村落中保存至今的古宅,遵循着江南园林的建园法则,小庭院内,叠山理水,盆景漏窗,雕梁画栋、兰名匾额……均体现了当地吴地人家极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散落在吴江各地的20多个古村落,是江南吴地文明的载体,是吴江人民智慧的结晶,永远以其古老而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展示着诱人的魅力。

“才名占断一分湖”的叶家埭,吴头越尾的隐读,民风淳朴的南厍,溪水蜿蜒的溪港,以“养鸭浜“闻名的陆家巷,银杏树下的四都,绿水悠悠的黄家溪,这些古村都以独特的风韵,令人陶醉与赞叹。

古村落里的每一条小溪,每一座老宅,每一座古桥,每一棵古树,都弥漫、渗透着一股空灵飘逸、浓郁传统的文化气息。周用、袁黄、潘耒、王叔承、叶小鸾……古村落,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儿女,他们,是吴江人的骄傲。范蠡建钓鱼台、陆龟蒙养鸭、沈万三发迹……一个个神奇传说,彰显出水乡吴江的地方特点和文化情调。

千年古村落,饱经风雨沧桑。它们,是一段段陈旧的岁月;它们,是一首首意境深邃的古诗;它们,是时间留下的动人风景;它们,是水乡吴江的精彩“传奇”。

——作者感悟

民风淳朴的南厍

“回首简村凝望久,不知明月挂垂虹?”这是《松陵八景》中的简村,也就是有千年历史的南厍。


南厍古桥(谈燕摄)


松陵镇西南七公里,南厍港的水蜿蜒着流淌了千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南厍百姓。村口的小溪边,几只鸭子在悠闲地游着。

沿小河,闲步向前。南厍老街,仅有百来步长,零星散布的砖石街面旁,偶夹杂着过街的凉棚。明清时,这里曾是太湖渔民常来常往的避风港。沿街的民居,青砖铺地,从齐整的石驳岸间,依稀能看出曾经的繁华。


师傅在为顾客掏耳朵(谈燕摄)


经过一家理发店,看见有人在掏耳朵,很享受的样子。店内的布置也非常陈旧,镜子大概是80年前的老镜子吧,上面贴着一张狸猫换太子的图画,是民国26年的。举起相机连拍,理发师傅并不回避,依旧笑眯眯地为顾客服务着。


剃头(谈燕摄)


停留,闲聊。理发师傅,名叫张柏年,今年69岁,在南厍街上住了一辈子,开理发店也已有50几年。他说,他的手艺是从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已理了半个世纪的头发了。闲聊间,看张师傅娴熟地刮面、理发,一把剪刀,一把剃须刀,这些工具,也有些年代了。其间,聊起南厍昔日的繁华,张师傅更是滔滔不绝。离开时,他笑吟吟地说,记得寄照片回来哦,南厍张柏年收。


南厍永宁桥


到南厍村,过已有百年历史的永宁桥。读着东西两侧的对联:“地位中央严锁钥;波光上下架虹霓”和“近通笠泽潆元气;遥接吴山毓秀灵”,横联:禁止捕鱼。南厍人保护自然生态的意识,由来已久。


野鸭


到南厍,不能错过的佳肴,是南厍野鸭。南厍人热情好客,会主动介绍南厍的土特产和水产品。南厍的野鸭,鲜嫩味美。

溪水蜿蜒的溪港


古村落——平望溪港


平望古镇西北7公里,有一个名叫溪港的古村落。这是一个普通的古老小村,有着不平凡的历史。以前,这里是进入太湖的必经要道之一。


流淌千年的韭溪(谈燕摄)


溪港古村中流淌着一条小溪,名韭溪。相传春秋吴越相争时,越兵正以韭菜进饭,却传来出兵攻吴的命令。越兵速将饭菜倒入小溪中,整装出发。不料,韭叶入水即活,清澈见底的小溪,愈发绿如碧玉。从此,小溪有了“韭溪”之名。

一条韭溪,将溪港一分为二,两岸民居,依河而建。小溪贴着民居,驮着小桥,舔着水田,逶迤向前。蜿蜒的溪水全长近百米。


韭溪上的东林桥(谈燕摄)


一南一北两座古石桥,依然横跨在韭溪上。南面的叫东林桥,桥南侧的对联,清晰可辨:“浩渺波光涵笠泽,参差帆影接莺湖”。北面的叫大庆桥,亦俗称溪桥、韭溪桥。以前“韭溪八景”之一的“溪桥晚眺”,描绘的就是此地的风景。站立桥头,吟咏“寻诗夜梦桥边坐,七十二峰来索诗”,眺望烟波太湖,心旷神怡。


刘王庙


初秋时分,足印古村落。村内,篱落参差,几茎凋零的的夹竹桃,渲染着夏季的过去。村民热情好客,定会领你去看李家宅院、秦家大院和周家大院,这些都是散落乡间的深宅大院,庭院深深,至今保存完好。村民还会细述明末清初的传奇人物朱天麟和潘耒,当然,元朝刘猛将军的故事也是必讲的。站立刘王庙前,聆听着,想象着溪港的前世今生。


溪港老街


一条韭溪,蜿蜒流淌。它,记录着溪港的灿烂,记忆着溪港人的历史……

银杏树下的四都


四都村的银杏树


继续前行。传说中的千年古银杏树,就在眼前。远远地,就能看到树枝高高地刺向天空,好似“罩”着整个四都古村。

四都古村曾经的繁荣得益于紧靠太湖。

乾隆嘉庆年间,街道与店面将四都村落串连起来。那时的太湖就是今天意义上的高速公路,在太湖中打鱼的渔民常常在这里停留,把四都古村落看成是他们的避风港。他们在此歇脚,早上泡泡茶馆,傍晚称斤把猪头肉,再热一壶黄酒,足够那些远道的渔人在此消停一宿。

博士桥

竹林桥

万善桥

邑宁桥

村内留存的一座座古桥同样记录着四都村的历史。离开银杏树向北走200多米,就看到清同治十二年重建的两座梁式石桥。双桥原名“八字桥”,现称博士桥。竹林桥、万善桥和邑宁桥也留存至今。

崇吴教寺、东岳庙和施相公庙,每一处庙宇房子,都积淀了无数的历史碎片,值得去扫开尘封的记忆,还原旧日的颜色。一千多年过去了,古庙已经不复存在,古树却依然屹立,像一位永恒的智者,伫立在一片废墟上,默默地述说着久远的故事,向世人展示着生命的沉稳与坦然。

春去冬来,四都村的银杏树安然、淡静地看着世间的变化,一味隐去岁月的沧桑,展现给世人的是最优美的姿态。

岁月的长河把四都古村的历史永远地留在了过去,而村内的每一座石桥、每一条小河、每一座寺庙、每一处古老废墟都掩藏着无比动人的故事与传说。

吴头越尾的隐读


隐读村


隐读,一个小小的古村,分割出了江浙两省。

吴地和越地,仅一河相隔,一桥相连。吴越文化的碰撞与融入,孕育了隐读村独特的文化,使得隐读古村兼有吴“泰伯辞让之遗风”与越“夏禹勤俭之余习”。

每一个古村都有它形成的理由。在隐读村里,读书、耕地,却是一种最纯朴的心境。

“隐读耍帆”是七都十景之一。明清诗人金莱、沈裕云、孙阳顾等,生活在七都,留下了许多赞美隐读村的诗作。如“村古人看竹,风清犊过桥。两峰时出没,望里翠迢迢”。“吴地青楚楚,越尾绿依依。似与云相逐,常同水鸟飞。”

“天到桥”,是天子到过的地方,不管是宋代的神宗,抑或是乾隆皇帝。民间传说,往事悠悠。这个小小的村落里,萦绕着朗朗的读书声,状元及第的锣鼓声,皇帝亲临的荣耀也代代流传着。


隐读之水,浣洗的可是一种生活的信念(潘福官摄)


蚕丝


江浙一带古村落的诞生,通常与商品有关。人们逐水而居,定居,贸易。隐读集市,在过去非常有名,它是太湖的一个水路进出口。隐读河北岸,被称为店埭廊,街东为街路口。清末民初,这里街长约一里,店铺连片。解放初,这里还有鱼行、肉店、茶馆、杂货店等。“太湖糟烧”“太湖蚕丝”流传至今。

隐读的经商创业之风,一直延续到现在。如今,还有七成以上的人外出经商办厂,且大都事业有成,硕果累累。

隐读文化源远流长,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文化参赞邱秉钧,从隐读走出,先后担任中国驻坦桑尼亚、新西兰等国文化参赞,在世界各地传播中国文化。


平铺直叙的隐读石桥,依然活得硬朗(潘福官摄)


秋天的气息,清凉,舒爽。脚步一路走来,穿梭于古村落深巷老宅之间。天高云淡,流水潺潺。踏一踏青石板,读一读桥砖上的铭文,任思绪浸染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经意间,竟然走过了一村又一村。


—END—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本文作者:谈燕

责任编辑:王来刚、朱宇婷

技术编辑:吴英

图片来源:除注明出处外均来自馆藏及网络


“壮丽70年,我的新时代”征文启事

一、征文主题

紧紧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一主线,以个人、家庭、吴江和国家的发展为视角,用文字生动展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建设、吴江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为追求幸福生活而奋斗的精神风貌。

二、征文内容

要求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讲述自己和身边人的亲历、亲闻,以小见大,通过个人家庭命运转变,折射祖国发展家乡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严禁抄袭。篇幅2000-3000字左右;文稿须为原创作品,未在其他媒体刊登过,文章末尾要注明作者姓名、联系方式、个人简介和个人近照;能配上与文稿内容相关的照片更好。

三、征文截止时间

2019年9月30日

四、征文对象

在吴江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界人士

五、投稿方式

1.征文以电子文稿方式发至邮箱szwjdaj@163.com

2.邮件请注明“我的新时代”主题征文字样。

六、征文评选及录用

吴江区档案馆对合适的征文在“吴江通”微信公众号推出,并给予稿费奖励。征文活动结束后,吴江区档案馆组织评委,结合文章质量和微信阅读量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录用文章将结集出版。

〓友情提示:本次活动谢绝一稿多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