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游客打卡,东安塘家梯田的蝶变仅仅是凭颜值

"

秋风送爽,烟雨朦胧,层层叠叠,金光灿灿。塘家梯田从山底到半山腰的稻谷自下向上相继成熟,像悬浮在天地间的一架架入云天梯,一缕缕多彩织锦,令人叹为观止。这是8月29日,笔者在东安县塘家梯田看到的景象。

“这里的原生态景色太美了,不虚此行!以后我要带学生来这里采风写生,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塘家梯田。”来自广州的画家李伟广啧啧称赞。放眼望去,阳光穿透云朵洒向梯田,金黄的天梯、叠翠的群峰、古朴的木楼,像一幅绚烂的油画卷,让人深深陶醉。

处暑过后,塘田梯田进入最佳观赏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观赏,梯田美景让塘家山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引来一拔又一拔摄影爱好者、画家和游客。梯田中,或拍照留念,或绘画写生,或驻足观赏,游人如织;道路两旁,停满了挂有粤A、粤B、桂C、湘A、湘D等外地牌照的轿车。

“这几天,每天来村里参观的游客不计其数,我每天要接待好几起游客,塘家梯田美景名声在外!”村里前任村会计胡其泉满脸笑容地告诉笔者。临近中午,自家里开办的农家乐,挤满了前来就餐的客人,只见游客点菜吃饭,选购农产品,家中的腊肉已被游客抢购一空,年近70岁的胡其泉忙得不亦乐乎。

“塘家梯田火了,游客太多了,我一天要接十几个旅行团的业务,忙得团团转!”57岁村民伍玉国手中的电话响个不停。性格爽朗、热情好客的他干起了导游,既接待游客又帮助农户推销农产品,成了行家里手。他谈起乡村旅游带来的甜头,笑得合不拢嘴,连声说:没想到、没想到。

塘家梯田热闹了起来,这个曾经偏僻的小山村如今游人如织,旅游团不断,乡村旅游日益红火,当地农产品随之畅销,稻谷、腊肉、鸡鸭、竹笋、鸡蛋、萝卜、泥鳅、鳝鱼等农特产,供不应求,村民收入水涨船高,就地就业渠道不断增加。看到眼前的情景令笔者感到欣慰,年初新春走基层,笔者前往塘家梯田调研,与村民围炉共叙发展,写了一篇《湖南塘家梯田:季季皆景 致富有路》通讯稿,当时的设想规划一一实现,村民们兴村富民的梦想正从愿景变成现实。

塘家梯田位于海拔800米的舜皇山腹地,是古老农耕文化世世代代留下来的杰作,体现了山民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农耕文化内涵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先民为了生存,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开垦出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层层梯田,大田上亩,小田如盆,一坡成片,顺山势叠加的梯田与纵横交错的田埂曲线,优美如画,被誉为“塘家山最美的曲线”。这里至今沿袭着古老的农耕稻作文化,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为梯田构建起科学巧妙的灌溉系统,水源自上而下,以竹为渠,自然流达。村民以水稻种植为生,一年一季,稻下养鱼,田里放鸭,秋后蓄水,循环农作,是“稻鱼鸭”共生系统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地。

“塘家梯田是东安县一处珍贵的旅游资源,今年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开发塘家梯田景区,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尝甜头、得实惠。”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局长魏新林道出了开发塘家梯田的原由。

今年以来,该县通过实施“退林还田”“复垦耕田”“兴建水利”等措施加大塘家梯田原生态风貌保护力度,曾经破坏的梯田“七星捧月”独特景观得到修复,昔日荒芜、废弃的梯田,全部复垦耕作。该村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扎实落实精准扶贫工程,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对灌溉源头、耕作稻田、房屋外饰、标识标牌、观景平台、公路建设和梯田间景观布局等进行优化提升,让塘家山重新焕发生机,成为旅游胜地,如今蝶变成群众致富的“金银山”。

“这里民风淳朴、保持原生态风貌,梯田景观别致,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心灵栖息地。”正在公休假中的长沙游客王悦霞告诉笔者。亲近自然、感受民俗、拥抱健康、放空心灵,是游客来塘家梯田的理由。现如今远离城市的喧嚣,找一处农家民宿,住农家院、品农家菜、看农家景,已经成为不少城里人休闲度假的热门选择。

开发建设过程中,塘家梯田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努力发展绿色产业,将自然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村民们充分利用乡村文化生态资源,让人们在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同时,永远记得住乡愁。坚持保护与修缮并行,旅游开发不搞大拆大建,不搞面子工程,而是保护和延续乡村的历史遗存、生态风貌和传统文化。努力将塘家梯田打造成春赏花、夏避暑、秋农事、冬民俗,一年四季,季季皆景的乡村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实现旅游惠民、农旅富民的目标,积极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东安样本”。

“山泉水种出的米特别好吃,菜十分可口,生活在这里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游客龙洁边吃边夸,别提多开心。她与一群朋友一同来参观梯田美景,对山里的饮食特别感兴趣。塘家梯田四周环山,树木葱茏,梯田灌溉用水取自山中,山泉水质清甜,富含微量矿物质,对农作物的生长特别有利。村民保持传统种植方法,施用有机肥为主,种养尽量不使用农药,并严格禁止使用高毒农药。梯田种植的水稻日照光线好,昼夜温差大,种植周期长,米质清香,晶莹柔软,特别好吃,颇受游客欢迎。村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养殖土猪、鸡、鸭,稻田放养禾花鱼,自产黄鳝,种植了各种蔬菜,家里用的食材自产自足及自采的竹笋、蕨苗、野山菌等野菜。村民喜欢饮用自采自制的本地山中绿茶,还爱喝自家酿制的米酒,是这里长寿老人的秘密。

梯田换新貌,村民笑开颜。随着塘家梯田乡村旅游的开发,现如今水通了、路好了、田种了、村美了,人气旺了,游客多了,荷包鼓了。村民也纷纷选择返乡创业,在“朋友圈”里晒家乡美景,连在外上大学的孩子假期都领着同学来参观,对村民来说,这里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返乡创业,能照顾孩子,赡养老人,一家人团团圆圆,日子过的踏实,希望在外的人都能够返乡,共同建设家乡,让我们村子‘火起来’!”村民卿美珍对于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年初,她听到县里要开发塘家梯田的消息,她意识到这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商机,经与丈夫商量辞去了外面的工作,在家乡发展农业,种田、养猪、开农家乐,现如今日子过得好好火火。看山、望水、观梯田、忆乡愁,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让“高颜值”的塘家梯田释放出越来越多“生态红利”,以往村民扛着锄头“靠天吃饭”,如今端起旅游这个“金饭碗”,昔日的“山沟沟”变成今日的“金窝窝”。目前,据统计,该村2019年接待游客达2万人次,促进村民户均年增收2.6万元以上,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6万元,成功实现16名贫困人口脱贫。

作者:唐明登

编辑:周艳

二审:于光林 三审:唐小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