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建设三个工程,将日本列岛连在了一起

"

当今世界上已有近两百个国家,如果依照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划分,具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大陆国家和岛屿国家。大陆国家又可细分为沿海国家,内陆国家。岛屿国家也可以细分为单一岛屿国家和群岛国家。世界上的大多数岛国一般都是群岛国家,比如我国附近的日本,就是由成百上千个岛屿组成的群岛国家,所以人们常把日本称为日本列岛。列岛和群岛是一个意思,都是指岛屿的集群。比如我国的长山列岛,也叫做庙岛群岛。

由于日本列岛的规模比较大,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日本列岛,指的是所有日本领土,包括四个大岛、琉球群岛以及其他日本岛屿。而狭义上的日本列岛,只是指日本的四个大岛,包括本州、九州、四国和北海道。四座岛屿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部,呈东北西南走向。从地图上看,日本列岛就像一条大虫子,盘踞在太平洋之上。之所以说它大,是因为如果加上琉球群岛,日本的南北跨度,足有两千五百公里,这肯定不能再用小去形容。那么如此之大的跨度,又隔着茫茫大海,它们之间如何联络呢?

今天的时代,由于各种技术的发展,互相联络肯定没有问题,但是在古代,日本列岛之间的联系却是非常不便的。所以在古代,琉球群岛并不属于日本,包括北海道,也是在16世纪末,才被日本纳入版图。和大陆国家相比,群岛国家之间的联络有着天然的劣势。在明治维新以前,当时日本还不包括琉球,日本四岛之间的联络,只能依靠划船。

明治维新之后,四岛之间开始有了轮渡,可以搭载汽车或列车等客货车辆渡过海峡。通过轮渡,四座岛屿的联系日渐紧密,不过轮渡是有时刻表的,人们仍不能随时通行,但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轮渡仍是当时的唯一选择。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技术水平达到之后,随着日本列岛之间的联系日益频繁,轮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日本随即上马了三个工程,准备取代轮渡,将狭义上的日本列岛连在一起。

第一个工程叫做关门桥。这座大桥于1973年开通,是一座连接本州和九州,跨越关门海峡的大桥。桥梁两侧分别是,本州岛山口县下关市与九州岛福冈县北九州市。桥梁长1068米,形式为标准吊桥。此后本州和九州之间的车辆可以随时通过海峡,大大促进了两地的发展。

第二个工程叫做濑户大桥。是一座连接本州和四国,跨越濑户内海的大桥。1955年,因濑户内海发生了一起轮渡翻沉事件,促使日本下决心修建大桥。濑户大桥为公路和铁路两用桥,全长37.3公里,海面部分13.1公里,由三座索桥、两座斜拉桥和一座桁架桥组成,于1978年开工,历时10年建设而成。由于濑户水域为地震,台风高发地域,根据设计,濑户大桥可以抗里氏8.5级地震和风速每秒60米的大风。

第三个工程叫做青函隧道。这是一座连接本州青森地区和北海道函馆地区跨越津轻海峡的海底隧道。全长54公里,因距离太长,故选择了海底隧道方案。青函海底隧道于1964年动工,1987年建成,耗时23年之久。由于技术难度太大,日本为修建青函隧道付出了巨大代价,期间,共有33名工人丧生,1300人伤残。三个工程完工后,日本列岛被连在了一起,从而结束了四岛之间只靠海上运输的历史。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