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一水护田 沃野千里

日期: 来源:中国旅游报收集编辑:中国旅游报

日前,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公布,中国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江苏洪泽古灌区、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4个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4项,几乎涵盖了灌溉工程的所有类型,是全球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2014年设立,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发展脉络,促进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总结传统灌溉工程优秀的治水智慧,为可持续灌溉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已达159项。

本期,我们一起走进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江苏洪泽古灌区、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看“一水护田”,赏沃野千里。

古堰春秋

白霓古堰位于湖北省崇阳县境内,包括石枧堰和远陂堰两座古堰。文献记载,古堰最早建于五代后唐时期,至今仍发挥着灌溉、防洪、抗旱、供水等功能,灌溉面积约3.5万亩,是我国古代大规模砌石结构水利工程的典型代表。其中,石枧堰堰坝长272米,顶宽2米,高约5米,石堰由灰岩巨石垒砌、水泥浆砌加固处理。堰体底部设有一孔泄水孔,宽约1.5米,高约2米。远陂堰与石枧堰结构类似,堰坝长108米,高4米—5米。2023年,白霓古堰成功申报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在湖北省崇阳县白霓镇,有两座闻名遐迩的古堰——石枧堰和远陂堰。它们位于崇山峻岭之中,横卧于碧波之上,历经千年风雨,依旧巍峨壮观。人们统称其为“白霓古堰”。

我去的是石枧堰。古堰倚借天然河道,巧妙地顺应河流流向,通过斜向布置增加拦河堰的长度,精心设计出拦河坝、溢流坝、导流坝等水利设施。这是一个集防洪、抗旱、供水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水利工程奇迹。这样精巧的设计,既提高了溢洪能力,又降低了堰上水位,减小了洪水对古堰的冲击,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在水利工程领域的卓越智慧和精湛技艺,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历史上,古堰见证了无数风云变幻,始终坚守着最初的使命——为这片土地提供滋养和保护。在白霓古堰的滋养下,农田得以丰收,村庄得以繁荣,人们得以安居乐业。清波流盼的堰水,从寂寞的深山幽谷里来,润泽着沿途的田园和村庄,承载着千年悠悠岁月。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寄托着无数人的情感与记忆。

白霓古堰始建于五代后唐时期,历经修建和改造,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走近白霓古堰,宛如翻开一幅历史长卷。

走在古堰的小道上,可以看到堰体由巨大的石块垒成。听老人们说,古堰的最初堰体为草木结构,后来才改为干砌条石结构。之后,人们又用糯米、石灰黏结塞缝,铁闩铁锭联结固定,使古堰成为一个柔性而又稳固的整体。

这或许就是古堰虽历经千年风雨,却仍能屹立不倒的缘故吧。

同行的老人告诉我,其实更具独创性的,是排沙孔。顺着他的指引,我看到堰体底部留有一个矩形洞口,洞口里面还有一道闸门,那才是古堰更为独特的设计。排沙孔春闭秋开。春天来临,农民用稻草、木板等材料将底孔堵塞,蓄水灌溉。秋收之后,他们则将底孔疏通放水,并进行堰体检修及堰前清淤。这种在堰体上设置底孔的形式,在中国还是首次发现。

每当雨季来临,洪水从古堰的泄洪口中倾泻而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场面颇为壮观。其间还分布着若干小孔,便于调节水流。古堰的设计独具匠心,既能保证水流畅通无阻,又能有效防止洪水侵袭。

站在古堰上,只见潭水浩渺而幽深,碧绿而恬淡,未染丝毫尘俗。堰下的河流逐渐开阔,很多石块像是从河底长出来的一样,高低错落,形态各异。欢腾的河水在其间嬉戏,碰撞出曼妙的浪花。白霓古堰,在大山深处与水相亲、与水相搏、与水相生了上千年,依然笃定地守望在乱石滩头。

古堰两侧是青石板铺成的小路,历经沧桑,但仍保持着平整光滑的表面。古堰周围还有一片茂密的林木,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让人感受到一份宁静与祥和。

古堰不仅是一处水利工程,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如今,白霓古堰已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它的独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在这里,人们可以品味历史,畅想未来,也可以寻找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在古堰之上,既可俯瞰,亦可远眺。群山环抱,满目苍翠,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堰下浪花激荡,水声潺潺。阳光照耀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如同碎金般闪烁。

春天,河边的桃花、梨花竞相绽放,与碧绿的河水相映成趣。到了夏天,绿树成荫,凉风习习,堰坝又成了人们消暑纳凉的好去处。而秋天,金黄的稻田与堰坝相互映衬,更是美不胜收。白雪皑皑的冬天,堰坝便如同银蛇舞动,别有一番风味。

夜晚的白霓古堰,月亮升起,星星闪烁,整个山野仿佛笼罩在一层神秘的面纱之下。这时,你可以听到虫鸣,可以听到蛙叫,还可以听到村民们的欢声笑语,一切都让人感到无比宁静和美好。

除了优美的自然景观,白霓古堰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

走在堰坝上,只觉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闭上眼睛,仿佛能听到古代工匠们辛勤劳作的号子声,看到堰坝一点点堆砌而成的过程。在这里,岁月仿佛变得可以触摸。

古堰周围,还可以看到一些历史遗迹。堰塘边,矗立着清雍正年间《重修石枧堰碑》等。碑文记录了古堰的修建过程和历史变迁,展现了当时的先进水利技术和繁荣农业生产,为研究古代水利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古堰所在区域,还有许多古建筑、古遗址,如白霓桥、白霓明清古街区等。

古堰下的古堰湾,据说是东吴的水师操练处。放眼望去,古堰湾四围青山环绕,水面宽阔,既可操练又便于隐藏,战时还可以迅速进入陆水,直奔长江,支援前线。如水师果真选择在此操练,确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地理优势。

如今的白霓古堰,安逸地卧在青山绿水间,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是生态补水与景观休闲的生态堰、环保堰、旅游堰。(潘文)

串荡连塘

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位于安徽省舒城县境内,最早创建于西汉,利用湿地形态,“串荡成渠,连塘为蓄”,2000多年来发挥着重要的灌溉、防洪、防旱作用,目前灌溉农田达20万亩。2023年,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成功申报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前不久,欣闻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作为今年新入职的水利人,我带着疑问和好奇,迈开了探索七门堰的步伐。

七门堰位于安徽省舒城县干汊河镇七门堰村,距县城20公里。顺着杭埠河,踏着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便来到古七门堰遗址处。登上一座满是栏杆的高台,高台旁是一条悠长的水渠,七门堰就在水渠中央。

七门堰是杭埠河中段的引水灌溉工程,创建于西汉初年,由汉高祖刘邦之侄、“羹颉侯”刘信始建。史载,刘信视“舒城水源出于西山之峻岭,势若建瓴”,乃于“七门岭下,阻河筑堰,曰七门”。而后又于七门岭之东修筑了乌羊、槽牍两堰,合称“七门三堰”。这里山明水秀,景色宜人,“三堰余泽”被誉为“龙舒八景”之一。

站在高台俯瞰,七门堰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感。闸墩由青灰色的石头垒砌而成,在中墩位置的侧面,刻着“七门堰”字样。近距离观察,石头上的雕琢痕迹依旧清晰可见。用手触摸凹凸有致的石块,仿佛走进汉代水利工程的兴修现场。

继刘信始建后,七门堰又屡经修缮。东汉末年,扬州刺史刘馥“守淮南,大开稻田”,成为刘信治水事业的接班人。当时,七门堰年久失修,刘馥“循汉羹颉侯故迹”,“修筑断龙舒水,灌田千五百顷”。到了明宣德年间,县令刘显再次整修、疏浚七门堰,同时扩大了灌溉面积,制定了用水办法和管理制度,人民世受其利。巧合的是,刘信、刘馥、刘显三人均姓刘,人们遂尊称其为“刘氏三公”,并于七门堰口建“三刘祠”,刻石立碑,记其功德。

七门堰所在的舒城县位于大别山东麓,地处江淮分水过渡带,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复杂的地形地貌,让舒城呈现山区易发山洪、岗丘地区易生旱灾的特点。特殊的地形结构,也决定了七门堰调蓄灌溉工程与众不同的结构形式。古人在缺乏技术手段的背景下,充分利用湿地形态,将取水枢纽修建在河流由山谷进入平原的“谷口”地段。此处河床由窄变宽,坡度由陡变缓,在此设置取水枢纽,不仅便于因势利导控制水流,而且方便施工。同时,七门堰的灌溉渠线规划充分利用地形条件,沿一定的等高线进行布置,保持了适当的输水底坡,“串荡成渠,连塘为蓄”,把上万个塘荡连在一起,实现了工程之间的有机配合,从而形成一个自流灌溉网。暴雨时期,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可储存过量的降水,减弱洪水对下游的危害。待到旱季需水时,又可开闸灌溉,形成海绵型生态调蓄灌溉系统,从而调蓄洪峰、涵养水源,实现旱涝保收。

到了现代,七门堰的修复和完善工作并没有停止。据《舒城县水利志》记载,从1951年开始,当地便对七门堰进行勘察设计。1967年,七门堰灌区与杭北干渠沟通合并为杭埠河灌区,后又与淠史杭灌区融为一体。如今,淠史杭灌区的有效灌溉面积已达1000多万亩,在灌溉、防洪、防旱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盛家飞)

山中的琴弦

上堡梯田位于江西省崇义县西北部山区,面积约5.1万亩,属陡坡梯田,垂直落差近千米。成熟于宋元时期、完善于明清时期的上堡梯田灌溉工程,既包含完善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系统,也包含良好的生态保护系统。2022年,上堡梯田成功申报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在上堡,一座座雄浑的大山被勤劳、智慧的山民精雕细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成了梯田。梯田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远远望去,就像一张张挂在大山上的巨琴。

据记载,上堡梯田开发史最早可追溯至先秦,兴于秦汉,后经历代不断扩建和修缮,达到现在宏伟的规模。

上堡梯田因山成形,因水而兴。几千年来,当地民众尊崇自然法则,因地制宜修建了坡地配水系统。漫山遍野的梯田由无数灌溉水系网连接,每块梯田既是一个小蓄水池,也是一个保土床,防止了水土流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灌溉工程典范。时至今日,上堡梯田自流灌溉体系的工程和布局仍然保存完整。这些凝聚着先民汗水和智慧的典型梯田灌溉系统,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堡梯田保留大量遗址遗存,是梯田开垦及其灌溉工程修建的历史痕迹和文化印记,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

今年五一假期,我迎着微风细雨,去上堡看梯田。上堡梯田接天连地,蔚为壮观。它们从幽深的山谷,一直排布到云雾缭绕的半山腰,清丽、灵秀、恬静、婉约,如诗如画。繁衍生息于斯的山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简朴、安宁的生活。他们守着梯田,合着季节的节拍,用心弹拨一根根琴弦。于是,日月星辰从琴弦升起,烟雨云雾从琴弦蒸腾,而山民终日聆听美妙的弦乐。

5月,是上堡梯田最美的季节之一,田地翻耕,流水潺潺,尽显其灌溉之美。梯田是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农事与自然融合的产物,是生计与美景的交相辉映。

要看到梯田壮美的景致,必须不惜足力爬上陡峭的山坡。站在山风浩荡、手可摩天的高处俯瞰,梯田会以最优美、奇妙的姿态呈现眼前。

尽管每块梯田看上去都有些奇形怪状,但一块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梯田层层叠叠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一幅幅任何构图工具也无法创作的奇妙图画。它们如此宏大而优美,却又毫无斧凿痕迹。它们是人工创造的,却又鬼斧神工,浑然天成。

云雾在群山间飘浮、升腾,时而消散,时而生成。云雾是梯田之美极重要的元素,它们搭建了一个飘逸而空灵的舞台,营造了如梦似幻的意境,让山色更显清幽,让沟壑更显深邃。层层叠叠的梯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更具温婉的神韵,更富缥缈的意趣。

除了云雾,水更是梯田之美不可或缺的元素。水从哪里来?水通过沟渠从很远的溪涧引来。溪涧的水来自哪里?来自大山。大山的水来自哪里?来自天上。来自天上的水,弥足珍贵。不过,世世代代生息于斯的山民有足够的耐心。他们悠然等待雨季到来,而雨也从不辜负他们的期待,总会在特定时节如期而至。一场透雨后,每块梯田都蓄满了雨水。

田里有了丰盈的雨水,山民和耕牛便出现在层层叠叠的梯田中。他们是这幅山水画卷的主角。于是,吆牛声此起彼伏,让沉寂了一个漫长冬天的田野焕发勃勃生机。山民和耕牛的身影疏疏落落分布在田间,这种分布是恰到好处的点缀,如美妙画图上的点睛之笔。山间多雨,不时洒落,山民戴笠披蓑忙碌在绵绵细雨中。好一幅农耕图,诗意盎然。

田里的泥土在山民的阵阵吆牛声中被翻耕过来,一行行泥浪均匀、细密,在田里呈现肥沃的黑褐色,散发新鲜的气息。然后,泥浪被耙平,田水微波不兴,一块块梯田在春风丽日里像镜子一样平坦,静静地倒映天光云影,安详地等待插秧……

再次去上堡,已是11月。此时稻子已经收割,层层叠叠的梯田在蓝天丽日下袒露胸怀。敞坪上晒着金黄的稻谷,准备颗粒归仓。上堡人晒干稻谷,碾出晶莹剔透的大米,稍加淘洗,加适量水,就能煮出香喷喷的米饭。那米饭软糯适中,不用下饭菜,也能一口气吃一大碗。

上堡大米远近闻名,不仅可以用来煮米饭,还可加工成各种美食,其中汤皮便是别具风味的一种,既可做主食,又可做零食。

11月去上堡,新谷刚丰收,新米刚碾出,正是品尝上堡汤皮的好时候。上堡汤皮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簸箕粄、汤皮丝、汤皮片。前一种为蒸熟即食的汤皮,后两种为汤皮的干品,三者做法基本相同。先将大米浸泡一晚,第二天磨成浆。做汤皮时,舀取米浆均匀浇在簸箕上,置锅中用旺火蒸,两三分钟即可出锅。

上堡汤皮五颜六色,煞是好看。用纯米浆做的是白汤皮,加入菠菜汁的是绿汤皮,加入红苋菜汁的是红汤皮,加入黄栀子水的是黄汤皮……汤皮的颜色取决于所添食材的颜色,花样繁多,层出不穷。

在簸箕粄上撒些酸菜、豆芽、鲜笋、菇丁、肉丝、虾米,卷成筒状,可抓在手中边走边吃,既方便又美味。也可把簸箕粄切成丝,浇上酱汁、蚝油,佐以葱、姜、蒜,或干拌,或加猪骨熬成的高汤做成汤粉,无不爽滑柔韧,香软可口,十分鲜美。(黄渺新)

遗泽千年

洪泽古灌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境内,西依洪泽湖大堤,东至白马湖,北临苏北灌溉总渠,南至淮河入江水道,为蓄水型灌区,由蓄水、取水、输水和排水工程组成。自东汉开始,古人引水灌溉耕作,历代建设水利设施,灌区延续至今。目前,灌区控制灌溉面积48.13万亩。2023年,洪泽古灌区成功申报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待眼前的碧波从水天一线渐渐变为浩大无垠的模样时,我们已经从远处来到它的近旁。洪泽古灌区,在轻柔步履的探访中,以温厚淳朴的气度展现它历经千年却依旧美丽优雅的面庞。

湖水在风的推动下揉成一朵朵白色的浪,轻轻亲吻堤岸,又化作碎玉琼珠,缓缓荡开。洪泽湖大堤横亘两岸,如中流砥柱般,抵挡着湖水磅礴万钧的冲击力量。成片的松柏毅然矗立,把根深深扎进土里,防风固沙。苍翠的绿意,不减春夏的风貌,无论季节流转,依然保持本色、不改初心,就如缄默不语的古灌区。另一侧,倾泻而下的水流飞溅起万千珠玉,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耀。雾气朦胧中,一条七色的虹如彩桥悬空横跨。隆隆的声响,恰似穿越历史的邈远回音。这是古灌区的源头活水,以含蓄深沉地涌动,履行滋润万物的神圣使命。

古灌区内,经流水冲击、泥沙堆积而成的小洲宛如弯弯的弦月安然挂在夜空。放眼望去,纵横交错的水道簇拥着广袤无边的良田。千百年来,在堤坝的保护和湖水的灌溉下,贫瘠且旱涝无常的荒地,成为物产丰饶、年年有余的千里沃野。依赖于此,世代人民安居乐业,生生不息。

在高良涧进水闸院内,石台上,一头铁牛悠然而卧,昂首哞唤。我见它那双沧桑的眼睛,漆黑的瞳仁里,仿佛仍有火焰在日夜不停地跳动。作为雕塑的它,自清康熙年间肇始,已在此安卧了300多年。它体格逼真,线条分明,作为镇水之兽,似乎向肆虐的洪水发出声声怒吼。细听,仿佛有盛大恢宏的声响,穿越时光的洪流,回荡在淮扬,回荡在洪泽古灌区。

长达15公里的石工墙,建于明清时期。几百年的风雨,早已洗去它光亮的外表。可即使斑驳晦暗,那墙依然平整大方,稳固耸立,如沉默无言的守护者,陪伴古灌区度过漫长的似水流年。石砖缝隙处,点缀着一抹抹青绿的野草。那是风,是鸟儿,把青草的种子携来此处。种子们不甘平凡,不愿沉默死去,借着零星的碎沙土,借着珍贵的雨滴和温暖的阳光,生出根,发出芽,在石墙上伸出碧绿的手掌,开出细小如苔米的花儿。这是别样的令人感怀至深的风景。

悠悠湖水,令人思接千载。沿溯时光无涯的荒野逆流而上,我似乎看到,东汉建安年间,广陵太守陈登率军进驻淮河右岸,筑破釜塘,屯田灌溉,在武家墩修筑捍淮堰三十里,成为洪泽湖大堤1800多年历史的开端。湖水的湿润化解了烈日暴晒、寒风呼啸中板结的泥土,涓滴流向每一棵稻麦苗儿的根茎,助其开一片叶、结一粒穗。南宋时,黄河夺淮入海,并顽固地持续了数百年。黄淮合流带来源源不绝的水,将破釜塘和周边的富陵湖、泥墩湖、万家湖连成一片,洪泽湖雏形初具。高家堰的修建,使一边的洪泽湖惊涛翻涌,水光接天,夏来渟膏湛碧鱼腾跃,冬来莹洁似玉平如镜;另一边的灌溉区良田千顷,丰收连年,春来新苗吐翠揖清芬,秋来风吹稻菽千重浪。

洪泽古灌区集蓄水、取水、输水、排水、灌溉、防洪于一体,以博大安然的心胸,滋养历代百姓。千百年来,先民治水稼穑,历尽艰辛。如今,他们的身影早已消失不见,但他们开拓进取的精神却永远镌刻在碧波荡漾的湖水、春秋枯荣的田地、风雨磨蚀的石刻砖瓦、拼搏奋发的民族血液里,又代代传承至今。这湖、这水、这树、这连绵无际的良田,定然也以其四季分明的满目秀色,抚慰了在此埋头苦干的人们。

光阴流逝,古灌区遗存洪泽湖大堤67.25公里、明清石工墙15公里、三国至清代排灌河道5条。此外,还有决口遗址、5尊镇水铁牛、34块石碑、为数众多的石刻及纷繁的文献记录,穿越岁月的浮沉,以古朴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眼前。如今,古灌区仍然以井然有序、四时顺遂的水源,恩泽48万余亩田地。新时代赋予了古灌区新风貌,她正以温婉厚重又朴实缄默的气质焕发着新生机。(刘开栋)

三七分泉

霍泉灌溉工程位于山西省洪洞县,自唐贞观年间开始便有明确记载,至今仍发挥着灌溉、供水、生态、旅游等功能。目前,工程灌溉总面积为10.1万亩。2023年,霍泉灌溉工程成功申报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霍泉是山西霍山脚下的一片泉群。早在唐贞观年间,霍泉流域就建立了发达的灌溉系统。经过1300余年的发展演变,当地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备的引泉灌溉工程,至今仍灌溉着10万余亩土地。

山西自古缺水,霍泉流域虽然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但依然没有改变当地缺水的问题。据历史记载,从北魏至清代,洪洞地区先后发生过8次严重的旱灾。每遇旱灾之年,当地饿殍千里,百姓流离失所,因此水资源成为百姓心中永远绕不过的痛。

在霍山脚下,有一个长57米、宽16米的长方形水池。汩汩清泉日夜不停地喷涌而出,汇成一池清水,这就是霍泉泉眼。早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就有霍泉的记载:“汾水又南,霍水入焉。水出霍太山,发源成潭,涨七十步,而不测其深。西南径赵城南,西流注于汾水。”清道光七年《赵城县志》记载:“霍泉源出沁源县诸山,流经岳阳县南渗水滩,伏流八十里,至县东南霍山下复出。”

扶着栏杆看去,只见泉水清澈可鉴,池底石头粒粒可数。在稍离开泉眼的地方,水面静得你根本感觉不到它的流动。如果不是池底水草随波荡漾,你会以为水池是一块巨大的透明琉璃。此时,我的心中萌生掬水痛饮的念头,只可惜相关部门为了保护霍泉,已经将此池围了起来,不能靠近。

水池西北角有一个出水口,连接霍渠,向西而去。渠的尽头建有一个卷棚顶廊桥样的亭子,这就是霍渠分水亭。分水亭南北两侧各有一个砖砌门楼,里边分立《建霍渠分水铁栅详》和《建霍渠分水铁栅记》碑。其中,《建霍渠分水铁栅记》详细载明了霍泉设栅分水的历史:

霍麓出泉,溉田千顷。唐贞观间,分南北二渠,赵城十之七,洪洞十之三。因分水不均,屡争屡讼。雍正三年乙巳夏,创制铁栅,分为十洞,界以墙,南三北七,秋九月起工,四年丙午春告竣,水均民悦。

分水亭桥下设有11根竖立渠底的铁柱,将霍渠的水面分成10孔。霍泉之水自此流出廊亭,形成人字形的两股水,北七南三,分别流入赵城和洪洞两县。七分之水入北霍渠,流入赵城;三分之水入南霍渠,流向洪洞。

霍泉北面的水神庙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元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重建后保存至今,生动展现了以水神崇拜为主要内容的民间祭祀活动。

明应王殿是水神庙的正殿,重檐歇山顶,东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四周建有围廊。殿内四壁绘制以祈雨、行雨、酬神为主线的壁画。壁画绘制于元泰定年间,高5.5米,总长34米,总面积190平方米。主图《祈雨图》和《龙王行雨图》分别布置于大殿东西两壁,并在其四角空隙处绘制了反映当地民俗风情的壁画。其中,《梳妆》(镜)、《对弈图》(棋)、《捶丸图》(球)、《卖鱼图》(雨)各取一字,构成“敬祈求雨”之意,用心极巧,暗喻了画师和百姓对水神的膜拜之情。

在明应王殿的东西围廊处,存放有《都总管镇国定两县水碑》《察院定北霍渠水利碑记》等石碑,详细记述了霍泉分水碑亭、分水铁栅、水神庙和霍渠的修建历史。因此,水神庙也被称为霍泉灌溉工程的历史博物馆。

霍泉灌溉工程以地亩为基础,以水户为单元,创造性提出了以分水铁栅为核心的水资源调控制度,在中国古代灌溉工程管理中独树一帜,堪称古代水利管理和地方治理的璀璨瑰宝。(梁有权)

长渠千载后

长渠,又名白起渠、荩忱渠,位于湖北襄阳古城南部,西起南漳县谢家台村,东至宜城市赤湖入汉江,全长49.3公里。相传其前身为战国时期名将白起所开渠道,最迟南宋时期已形成相对完善的灌溉体系,至今仍灌溉着南漳县和宜城市30.3万亩良田。经过历代修缮,长渠现已发展成为以三道河大型水库为主水源,15座结瓜水库及2671口陂塘为补充水源,各级干支渠道为脉络的“大、中、小”相配套、“蓄、引、提”相结合、“长藤结瓜”式农业灌溉系统。工程拥有规模以上干渠1条、主要支渠38条、闸门499座、渡槽39座、涵洞518座、倒虹吸3座、滚水坝1座。2018年,长渠成功申报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穿过蜿蜒的山道,穿越茫茫的雨雾,我们来到湖北省南漳县武安镇,长渠的渠首就在这里的沃野和村落之间。

长渠始建于公元前279年。战国时秦将白起带兵伐楚,久攻不下,于是在鄢城(今湖北宜城)西山的蛮河上游拦河筑坝,以水代兵,水淹楚国鄢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描述了这场残酷的战争:“水溃城东北角,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因名其陂为臭池。”

战事结束后,鄢城划入秦国,秦以鄢为县。秦昭王以白起筑堰之旁的武安镇之名,封白起为武安君,所筑之堰命名为武安堰。白起因征战所开之水攻战渠,此后被沿线百姓改造成引水灌田之渠,并称之为“白起渠”。历朝历代不断修治改造,并把渠道与附近一系列陂塘串联起来,灌溉面积越来越大,形成早期的“长藤结瓜”式蓄水引水灌溉工程,所灌之处,皆成“膏良肥美”之地。

明清时期,战乱频仍,长渠渐被湮废,完全丧失了工程作用。民国时期,爱国抗日将领张自忠曾倡议修复长渠,南漳、宜城两县人民也曾多次吁请。当时的湖北省政府曾经在1942年作出修复长渠的决定,但终因多种因素未能实现修复。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之时,湖北省政府将兴修长渠工程于1950年报请水利部批准并得到政策和财力支持。1953年5月1日,历尽沧桑的百里长渠终于竣工通水,重新造福沿线数十万人民。

比之京杭大运河,长渠不够宽,也不算长,但其施工技术巧妙,在水利技术史上有许多重大创造,尤其是“长藤结瓜”式的蓄水引水灌溉方式,堪称中国水利技术史上的重大创新。

长渠整个工程起初以拦河坝、引水口、干渠三大工程为主体。拦河坝就是我们现在仍可看到的渠首工程,《水经注》曾概括为“立碣、壅水、筑巨堰”,即拦河筑坝,抬高水位,逼水入渠,储存水量,充实水源。

引水口建于拦河坝右岸。白起修渠时并无引水建筑物,但在后来的工程运行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设置闸门的重要性。唐宋以后,长渠引水口建起了调节引水的闸门。

长渠工程之巧妙,一为“立碣、壅水、筑巨堰”“障渠而东”,筑坝引水。而其筑坝施工技术,《水经注》记载为:“以竹笼石,葺土而为堨。”其最大优点是将分散的卵石聚为一体,既抗御洪水冲击,又能泄水,还能适应河床的变化。二为多源引水,梯级开发。《水经注》记载“复凿蛮水与之合”,采用了跨流域调水的方法,多源引水以补充水源,而且与其姊妹渠木渠是有记载的同一水系梯级开发的先例。它们都引用蛮河水系的水,取得了显著的灌溉效果。三为“起水门”。水门相当于斗门、节制闸,建在渠道上以控制流向,调节流量。《大元大一统志》记载长渠“起水门四十有六”。四为斩竹伐木,垒以土石,以防横溃。它开创了我国古代水利的一项重要技术。

长渠流经之处,沿线串起大量水库和堰塘。所谓“陂渠串联”,就是将堰塘与渠道串联起来。如果说长渠是一条藤,沿渠与之串通的水库、堰塘,则是一个个瓜。现在这些“瓜”包括15座中小型水库、2671口堰塘。这些“瓜”的作用非凡。它们循环蓄水,在非灌溉季节,拦河坝使河水入渠,渠水入库、塘;农田需水时,随时输水灌溉,提高了水库堰塘的利用率。整体工程也实现了以多补少、以大补小、以余补缺,互通有无,平衡水量,充分发挥了长渠工程的最大潜力。这种“长藤结瓜”式的供水方式十分科学合理,放到现在仍十分先进。

站在“长(白起)渠遗址”这块湖北省人民政府2008年3月立的黑底金字省文物保护单位石碑前,我的思绪穿过历史,探寻着长渠留给我们的遗存和启示。

从血雨腥风的水战之渠,到造福一方的水利工程,这条长渠不仅见证了社会的兴衰,也给后人许多警示和思考,其文物和文化价值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总结。

就文物价值而言,长渠由战渠变灌渠,形成至今已有2300多年。但以历代文献,尤其是《襄阳府志》《宜城县志》的相关记载,对照1938年经航空测量制成的地图,古今渠线基本一致,后来的勘探和卫星遥感图片也证明了这一点。这条绵延百里、至今还在福泽一方的古长渠,本身就是活着的文物和不朽的景观。

2300多年的古长渠,曾吸引历代政治家、文学家和有识之士,或亲力亲为修渠,或为长渠献计献策,或以诗文传世,留下了许多宝贵文献。

“武安南伐勒秦兵,疏凿功将夏禹并。谁谓长渠千载后,水流犹入故宜城。”唐代胡曾这首讲述长渠历经沧桑,默默养育一方百姓的《咏史诗·故宜城》,在南漳、宜城童叟皆知。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盛赞:“古渠废久人莫知,朱君三月而复之。沃土如膏瘠土肥,百里岁岁无凶菑。”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还曾为长渠撰《襄州宜城县长渠记》:“鄢入秦,而白起所为渠因不废。引鄢水以灌田,田皆为沃壤,今长渠是也。”

历代志书中,《宋史·河渠志》《大元大一统志》《湖北通志》《襄阳府志》以及南漳、宜城县志对长渠都有详细介绍,为我们研究这条古渠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渠首的碑廊内,陈列着数十块记载历代修渠的石碑、残碑和拓片。最具代表性的是元大德年间南漳、宜城两县民众重修武安灵溪堰,襄阳府立的《重修武安灵溪堰记》残碑和国宝级的蛮河涨水碑。蛮河涨水碑由武安镇莲花堰村村民王华国捐赠,记载了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长渠渠首蛮河莲花堰和武安镇一带洪水消涨情况,在长渠申遗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昨日已逝,今日已来。长渠之首的白起雕像前,缀满了绿树繁花。我站在渠首,注视着汩汩流淌的长渠,想起历代史籍和文学作品中对长渠的记载,感慨之余,也有种穿越的感觉。

这长渠就是一个时空交接的枢纽,让古代物质文化遗存的灿烂光芒折射当世,不仅使这片古老的土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膏腴之地,也必将续写鄂西北大地新的传奇。(周伟苠)

鹭语天宝陂

天宝陂位于福建省福清市龙江中段,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公元742年—756年),故称“天宝陂”。其坝体长216米,高约3.5米,其中150米为唐至明代所修旧坝。天宝陂选址精妙、结构先进,在宋代就采用浇灌铁汁的方式加固坝基,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型蓄淡拒咸水利工程,见证了福清从一个斥卤之地变为全国百强县的发展历程。时至今日,周边城市建筑林立,但天宝陂依然保存古有的工程布局,灌溉着下游1.9万亩耕地。2020年,天宝陂成功申报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有一只白鹭,正在一陂秋水间翩翩起舞。

秋冬,流速渐缓的龙江水微微打湿了鸟儿的白色羽翼,可它半点不在意,兀自在一块块墨色条石中来去穿行,不自觉点染出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白鹭的身影越来越近了,它的双足最后落在我身边的一块题字石头上。

这里是天宝陂。

这一道道其貌不扬的长陂,其实是古老的大型蓄淡拒咸水利工程。虽然与白鹭给人的惊艳相比,那一块块条石乍看显得有些黯然,但台阶式长陂形成的小“瀑布”、江上立满芦苇的沙洲,分明是与律动相对的另一种静谧的美。

白鹭没有飞远。天宝陂这一带,分布着上百个白鹭族群。良好的生态环境、咸淡交汇的水质,让此地成为白鹭钟爱的家园。它们有的在空中翩飞,有的在江上埋头觅鱼,还有的单足立在陂上,仿佛在为下一次起舞蓄力。不过,它们各自静好的局面很容易被打破——只要有一两条鱼儿从上游淡水向下“争渡”,龙江之上,便能欣赏到“惊起一滩鸥鹭”的盛况。

白鹭是极眷恋水的,人亦如此。因为水乃万物的生命之源。自古以来,人类傍水而居,足迹从黄河与长江,蔓延到天宝陂下的龙江。如今,龙江一岸是绿意盎然的玉融山,一岸是人口密集的福清市区。它宛如福清市的主动脉一般,为两岸和下游输送着宝贵如血液的水源。

在我来天宝陂的路上,有不少农人正埋头在田野间收割晚稻。来时的我,尚未把田地两侧潺潺不绝的水渠与目的地联系起来。天宝陂旁的龙江水文化公园里,孩子指着来去自如的白鹭惊呼,写生的学生架着画板,描绘龙江上摇晃的芦苇……

无数人受惠于如今的龙江。谁能想到,千余年前,眼前的这条江对福清百姓而言,却堪称一条恶龙。

我站在郎简亭内,远望着秋冬季节龙江相对干涸的躯干,脑海中回忆起龙江夏日江水滔滔的模样。水流是无常的,千百年前,福清虽处龙江下游冲积平原,却罕见平原地区“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盛景。秋冬两季江水干涸,不宜农耕的海水倒灌而来;丰水期则水满为患,江水冲垮屋舍,摧毁农田。

如果把龙江上的故事写成一本小说,那天宝陂定是应运而生的主角。它一改福清往日的凄凉景象,在这块“有福之地”,开启了属于它的“天宝纪年”。

唐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左右,长乐郡刺史高璠决意在此修建一处拦水大坝。据说,最初的最初,人们用竹笼拦水,打下木桩,再采来山石围堵。不知经历了多少个春秋轮回,龙江上终于出现了眼前长陂的雏形。

乍然知悉这段历史时,我惊讶于其中的一个词——竹笼。“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歇后语尽人皆知,即使是编织再密的竹笼,也很难完全挡住来势汹涌的江水吧?可细思一番,当时物资匮乏,取用竹笼,或许是难得的权宜之策了。

不知经历了多少曲折,天宝陂终于落成。从此,龙江一年四季的水旱难题被初步解决。上游的淡水被天宝陂积蓄在身后,下游的咸水被天宝陂拦截在身前。天宝陂的臂膀可真宽阔啊。千余年了,它仍勤勤恳恳地守卫着这片土地。

即使中途无数次被江水冲垮身体,只要有人记得它,天宝陂便能再次挺起脊梁。史书中,天宝陂修护过无数次,较为出名的两次,出自两任福清知县之手。一是郎简疏浚修堤的功劳,二是庄柔正使用铁汁巩固天宝陂基底的壮举。郎简为它清理了身上的积痛,庄柔正则用钢铁重塑了它摇摇欲坠的脊骨。

在福清百姓的血汗中,天宝陂一次又一次重获新生。而被古人运用千般手段维护的天宝陂,也成为人们如今还在参考的水利技术活化石。

我学着白鹭,走上天宝陂的条石。枯水期,朝下游去的流水缓缓,甚至淹不过我的鞋子。我学着白鹭,站在天宝陂的正中,身后是福利万家的淡水,身前是秋冬咸水回潮、芦荡丛生的沙洲。我学着白鹭,让思绪飞上空中,俯视弯弯如月的天宝陂和两侧泾渭分明的情景,倏忽一惊,眼前的一切,不正暗合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调和吗?

我的思绪被打断了,“罪魁祸首”是一只不怕生的白鹭。它掠过我的眼,张开黑色的长喙,低声叫着,仿佛在嬉笑我,只因我先前误解天宝陂的大道无言。我羞愧极了,顺着白鹭张开双翼驱人的动作走回岸上,走向天宝陂孕育的天地、人和、自然。(言浅)

横江三百丈

通济堰始建于西汉,是岷江中游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大型水利工程。通济堰渠首位于成都市新津区南河、西河、金马河交汇处,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运用时间最长的活动坝。通济堰灌区目前是都江堰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向成都、眉山两市四县区提供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灌溉面积52万亩,惠及人口百万。2022年,通济堰成功申报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滔滔岷江,沃野千里。自都江堰宝瓶口一分为二后,一支流经成都,滋养了一座千年古城。另一支则顺着金马河南下,经温江、双流,在新津城南与南河、西河汇流,再匀出一小支来,形成一道千年古堰——通济堰。

据《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水利史分册》载:“西汉景帝时,蜀郡守文翁在岷江流域筑湔堰,在武阳县(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引岷江水筑大堰,开六水门灌溉。”“大堰”自唐代正式定名为“通济堰”,含通达四方、兼济天下之意。

当2000多年前那一股清泉源源不断地流进田间地头,天府之国这片肥沃的土地,就有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水利保障。

尔后,经过唐代扩建、宋代扩修、元代整治、明代修复、清代改造、民国助修,通济堰的生命得以延续。20世纪50年代和21世纪初,当地先后两次投入巨资,对通济堰进行了拓展改造。目前,通济堰灌溉系统由一座渠首、3条干渠、65条支渠、291条斗渠及若干农渠组成,浇灌着成都、眉山的52万亩良田,为灌区上百家企业提供生产用水,为城镇、河流和湿地提供生态补水,受益人口逾百万。

如今,站在岷江之滨的宝资山森林公园向南望去,但见一条蛟龙横卧岷江右岸,将奔腾而来的河流揽入怀抱。河水顺着龙尾的方向,打着旋儿涌入通济堰,然后时隐时现,向南蜿蜒而去。我真佩服古蜀先民的智慧,将渠首选址在三江汇流处。南河正好在此处拐了个弯,经测量,此弯道的角度为137.5度,这个角度在水利学上被称为“黄金角”。古人因势利导,紧贴拐弯的黄金分割处开凿堰道,利用弯道环流的力量,顺势引河水入堰。同时取水口正好位于南河与岷江江口的凹处,泥沙不易淤积。修觉山下的坚硬红岩,则抵挡了河水的经年冲刷,有效解决了凹岸冲刷问题。

其实,曾经的通济堰是“垒石为坝,有坝引水”的活动坝,直至20世纪50年代才改建为固定坝。可以说,通济堰的引水坝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活字典”。其做法是,每年春灌前,工匠们利用当地丰富的竹子编制长条形竹笼,竹笼里填满鹅卵石,用来筑坝,拦河引水。由于汛期竹笼坝会被洪水冲毁,故称“活动坝”。在当时的经济、社会、技术条件下,采取这种就地取材、方便易行、节约费用的做法,是古蜀先民的智慧之选。

古人的智慧绝不仅限于此。在因地制宜维护整治,分工负责开展水政管理,贴近百姓采取分水量水等方面,先民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为通济堰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就拿“堰长制”来说吧。据清嘉庆年间《眉州属志》载,清代通济堰全堰设堰长10人,其中眉山4人、彭山4人、新津2人。堰长承担渠首岁修、工费夫役征集和用水管理等事宜,类似今天的“河(湖)长制”。

通济堰的主要灌区——眉山,孕育了“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等历史文化名人,成就了“中国泡菜之乡”“中国优质稻米之乡”“中国竹编艺术之乡”等荣誉。真是“一方好水养育一方人”呀。

如今,眉山依托通济堰,在成乐高速公路两侧,集中连片打造高标准农田,设立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这片区域,已经成为“天府粮仓”的重点地区,成为现代、科技、高效、生态农业的示范和标杆。

历朝历代的善政者,都十分重视通济堰,并留下大量咏之诵之的诗文。陆游巡视通济堰后,写下《十二月十一日视筑堤》,其中有句:

西山大竹织万笼,

船舸载石来亡穷。

横陈屹立相叠重,

置力尤在水庙东。

宋孝宗时期眉州知州晁公溯对通济堰更是情有独钟,曾整修通济堰并留诗多首,其《视通济堰二首》云:

野树皆绿叶,清江初白苹。

偶来无筮日,小出当行春。

人颂勾龙社,恩沾佩犊民。

横江三百丈,遥见石嶙峋。

沿着通济堰一路徜徉,清清渠水,奔流不息,它本身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所经之处,有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有起起伏伏的丘陵山冈。渠堰两旁是葱茏的庄稼、挺拔的树木以及挂满果子的柑橘,还有迷人的村镇、古朴的民宿。春看播种插秧,夏看白鹭成行,秋看丰收景象,冬看田园风光。一年四季,时时可观。一路灿烂,美景相伴。(刘友洪)

(编辑:葛泳江)

相关阅读

  • 30万亩小麦“喝足”冬灌水

  • 群众正在浇灌小麦渭南日报 记者 马周宁11月27日,在临渭区官底镇名相村左中组的麦地里,农民正在灌溉小麦。据了解,连日来,面对灌区干旱少雨、冬小麦播种偏迟的情况,省交口抽渭灌溉
  • 组图 | 湖北利川:大美百丈沟

  • 走进百丈沟,便可一览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和神奇美景。这里,云海翻腾、峡谷瑰丽、梯田秀美、林海莽莽、溪流欢腾、飞瀑如练……百丈沟大峡谷全景百丈沟的森林、梯田、乡居百丈沟生
  • 渭南市冬灌工作全面启动

  • 渭南日报 记者 姚琼 通讯员 余永敏11月29日,记者从市水务局了解到,今冬以来,该局通过强化冬修工作,完成各级渠道整修8000公里,清淤200万方,维修建筑物4800座,为冬春连灌奠定基础。
  • 都江堰灌区被授予全国“节水型示范灌区”称号

  • 11月27日至30日,由中国灌区协会主办的全国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经验交流会暨中国灌区协会2023年年会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会上,都江堰灌区被中国灌区协会授予“节水型示范灌区
  • 江苏盐城:水利建设全面提速突破取得新成效

  • 2023年,全市水利行业年度建设项目132个,总投资361.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5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128个,完成投资75.5亿元,基本实现了年初制定的“投资和规模流域走在前”目标。同时,

热门文章

  • 一树白梅迎春来

  • 视频制作 记者 胡龙召2月1日,位于宁波市东钱湖陶公岛的一株白梅绽放迎春。这株白梅有20多年的树龄,高约7米,12米左右的树冠像一把洁白的雨伞,清雅美丽。据当地居民介绍,这是东钱
  • 夏季最适合老年人旅游的十大旅游圣地

  • 炎炎夏日,你是否也来一场避暑之旅。游览祖国名胜古迹、奇山秀水,漫步在山间小路,容身于翠绿之中,既赏心悦目,又增长见识,强身健体。对于老年人来说真是一举多得的事情。那么哪些地

最新文章

  • 一水护田 沃野千里

  • 日前,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公布,中国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江苏洪泽古灌区、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4个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此,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