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局:冬天顿顿不离,夏天依旧火爆,美味牛肉火锅做起来

火锅应该是最适合搭配冬天的美食了,无论是外出与朋友聚会,还是在家里招待亲戚好友,来个火锅通常是简单又好吃的选择。

但是火锅在众口难调的时代里,也是会有争议的,有人说,吃火锅不太卫生,毕竟是好多人拿着自己的筷子在一个锅里涮;还有人说,火锅也没有太好吃,毫无情调可言。但是还有一批人,就是那些钟爱火锅的人啦,邀几个朋友一起围炉而坐,一边吃一遍说着话,热热闹闹才是中国该有的氛围嘛。记得之前都看到过说火锅是象征了中国文化最好的寄托,把中国红红火火,热气腾腾非常完美的展现出来了。

火锅的起源至今没有一个更确切的答案,直到现在,不仅仅中国的火锅层出不穷,在国外也是五花八门。不过,虽然不一样的底料是不一样的味道,但是在形式上还都是大同小异的,都想通过火锅拉近与朋友彼此的距离,说说笑笑之间又吃到了美食。

在我的印象中,只要提到火锅,第一印象肯定是辣,不过,事实上,这只是川渝火锅的风格。在我国四川、重庆,都是麻辣锅占绝大多数,但是还有一个小小的区别,重庆火锅的锅底是牛油锅底,而四川锅底是菜籽油锅底。重庆火锅是比较讲究重口味的,要的就是火辣辣,而四川火锅讲究麻辣鲜香,更容易让不爱吃辣的朋友接受。

有的人觉得辣锅底根本吃不出食物本身的味道,辣味把食物本身的味道全都掩盖了,这是因为川渝火锅原本就是一种老百姓都能吃得起的料理。最开始吃火锅的是一些重庆江边的传功,主要食材是一些别人不吃的动物杂碎,本身的味道并不好,需要用辣来掩盖,。直到现在,重庆火锅的食材中很大一部分是毛肚、黄喉、腰片等内脏。

北京涮羊肉完全是大西北游牧民族带过来的,用铜锅炭火,锅底就是清水,加几个姜片,几粒枸杞,一两段葱段等。与川渝火锅不同的是,北京火锅里的主角只有羊肉,配菜的话,白菜、粉丝、冻豆腐,都算是比较清淡的的东西,是为了更好的吸收肉香。北京的涮羊肉讲究先下肉后下菜,最后最后下粉丝,目的是让菜和粉条都能更好的吸收羊肉的鲜香。

牛肉火锅几乎成了潮汕美食的代名词,与北京涮羊肉可以说是大同小异,在这里主角是牛肉,牛身上几十个不同的部位都可以用来涮火锅,吃起来口感也不一样——

吊龙是牛脊背上的一长条肉,脂肪分布并不均匀,肉质软嫩细腻;匙仁就是牛的肩胛里脊肉,肉质非常鲜嫩;胸口朥虽是一块脂肪但并不肥腻...... 除了鲜切牛肉,潮汕火锅里还可以放牛肉丸、牛筋丸,口感弹牙多汁。潮汕火锅没有什么花哨的吃法,用的锅十分朴素,通常一个放在电磁炉上的铁锅就可以。锅底和北京涮羊肉一样,都比较清淡,简单的牛骨汤底或者清水底,最多也只是加些南姜和盐调味,或者放点牛肋排、白萝卜。配菜也不会太多,通常只有生菜、白萝卜、玉米等淡味食物。它注重的就是牛肉的原味,十分考验其新鲜度。同样,如果要判断牛肉是否新鲜,可以根据肉的质感是不是弹性大,颜色是不是鲜红光亮。

如果你已经了解这些火锅并学会了吃它们的方法,那就赶紧约上朋友去实践吧,祝大家火锅能吃得更尽兴喽~

本文由东网科技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