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烦不安情绪差?几点妙招帮你忙!

在临床上,心烦是一种很常见的主诉,指心中烦热不安的自觉症状。《伤寒论》中涉及心烦症状的条文有很多,比如烦满、烦热、虚烦等。

同时,心烦也是抑郁症患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如果家人及朋友没有注意,没有尽快求医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为什么会心烦

追究发生心烦的原因,有因热、因寒、因痰的分类;就病症性质而言,心烦有虚证,实证、虚实夹杂的不同。

虚损心烦

心阳虚损,脾虚,肾虚引起的心阳不足,虚火上扰导致心烦。

实热心烦

这种心烦主要表现出燥热的症状,可能是实热内结等原因导致。

寒浊心烦

寒邪犯于中焦,使中焦阳气受抑而见烦躁。

阴虚心烦

阴虚则阳盛,阳盛则生热,生热则心烦。这也是最为常见的心烦。

如何治疗心烦

饮食调理

食疗原则多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调和肝脾、滋补肝肾为主,达到安神定志、稳定情绪、消除症状之目的。应多食用一些如苹果、香蕉、南瓜、西柚、莲子、百合、低脂牛乳、深海鱼肉等食物。

舒心小食谱

地黄竹沥粥

养阴清热

生地黄汁30毫升。生姜汁、白蜜各10毫升,淡竹沥40毫升,粳米100克。粳米煮粥,将熟时,加入地黄汁、生姜汁调匀,直煮至粥熟时,再下蜂蜜、淡竹沥拌匀即可。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第二次在临睡前服用。本方有养阴清热的作用,对于治疗阴虚火旺的心悸心烦有很好的效果。

地黄酸枣粥

安神宁心

生地黄60克、酸枣汁10克、生姜2克、粳米100克。地黄水煎取汁,入粳米煮粥,将熟时,再加入酸枣仁、生姜,直煮成稠粥服用。本方有养阴清热、安神宁心的作用,也是适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的心悸心烦。

按摩穴位

每日抽出一些时间按摩攒竹穴和劳宫穴,一定程度是可缓解烦躁情绪。

攒竹穴位于眉毛内侧眉头处,按摩攒竹穴可以治疗头痛、眉棱骨痛、目赤肿痛、目视不明、眼睛疲劳等常见症状。

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处(第二、第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按摩劳宫穴有助于清心火、安心神,临床上用于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按摩时应采用揉擦方式按压,每穴按压5分钟,每天2-3次。

当发现自己心烦或家人心烦频繁时,不要慌了手脚,着急担忧,要主动向家人朋友寻求帮助。如果心烦症状比较严重,而且持续时间较长,要及时求助医生,也可以主动寻找心烦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文章采编自《养心病自除》

专家简介

唐国顺

中医内科主任医师

擅长治疗:抑郁症、失眠、过敏性疾病、冠心病、便秘、肝胆疾病、胃炎、老年病、更年期综合症及肿瘤术后调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