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灸,生活中艾叶的养生保健功效,究竟有多少?

艾叶,为菊科草本植物艾的干燥叶,又名灸草,陆佃《埤雅》有云:“医家用灸百病,故曰灸草。”又载:“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艾叶以蕲州产出者为佳,故又名蕲艾。艾叶气香味苦,性辛温,归肝、脾、肾三经,能温经通脉、驱寒逐湿而止冷痛、止崩血、理下元、固冲任,为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除湿止痒之要药,也为日常养生保健之佳品,常用以温灸泡脚,疗效显著,冬补三九,夏养三伏,夏天选择艾叶来养阳,不仅可以温中散寒,还可以除湿气、止腹痛,并可行血中之淤、气中之滞,对夏季常见的脾胃之病、风湿之患以及寒凝血阻、气郁血滞有很好的疗效,可以说是肝、脾、肾三经之妙药。以鲜艾叶与凉血止血的鲜生地、鲜侧柏叶、羊荷叶合用,可治血热妄行之出血、衄血、吐血,若配以温脾止血的干姜,以及阿胶、芍药、当归、干地黄等补血之品,可疗崩中漏下,月经过多,并可补血调经。艾叶之功,《名医别录》有载:“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蠶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本草纲目•卷十五•艾》也载:“温中,逐冷,除湿。艾附丸治心腹少腹诸痛,调女人诸病,颇有深功。”《本草汇言》有记:“艾叶,暖血温经,行气开郁之药也。开关窍,醒一切沉痼伏匿内闭诸疾。”《本草从新》也记:“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珍珠囊》云之:“温胃。”《景岳全书•本草正》最详:“艾,味微苦,气辛,生用微温,熟用微热。能通十二经,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凡妇人血气寒滞者,最宜用之,故能安胎。止心腹痛,治带下,血崩,暖腰膝,止吐血、下痢,辟风寒、寒湿、瘴疟、霍乱、转筋及一切冷气。”除此之外,艾叶还有镇咳、平喘、祛痰、抑菌的作用,多制成艾叶油胶丸服用,或者煎水外洗,可除湿止痒、祛风疗疮,治疗皮肤湿疹瘙痒。对其它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疾病、荨麻疹、慢性肝炎、急性菌痢、疟疾等也有一定疗效。但艾叶药性温燥,平素阴虚血热者慎用,《本经逢原•卷二》有载:“阴虚火旺,血燥生热,及宿有失血病者为禁。”有出血倾向血液病者当忌用,而且艾叶有小毒,不宜大量服用,生活保健多作外用即可。

【缤纷知识小贴士,教你小妙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